金融界1月31日消息 国家统计局1月31日发布的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回落,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升。分析师指出,与近年的春节前一个月相比,本月制造业PMI相对偏低,不过涨幅强于季节性。2018-2022年1月制造业PMI平均回落0.2个百分点,反映出经济景气水平回升。
外需支撑制造业PMI边际回升
本月PMI不及近年同期水平,不过涨幅强于季节性。海通宏观分析,究其原因,除了内需边际回升,外需的支撑更为明显。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
供需回升是PMI主要贡献。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分别上拉本月PMI 0.27个、0.09个百分点。
不过,东吴宏观提示,从数据上看,选择加快生产、消化在手订单的偏谨慎的企业居多,企业采购和就业明显落后于生产。当然每年1至2月的数据由于假期的原因,噪音较大,不过我们依旧认为政策当前应该更加重视经济的“水平”,给予改善更多的呵护。
降息的必要性大幅上升
民银研究指出,1月经济景气度有所回升,综合PMI较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至50.9%。不过,不少指标仍待改善,特别是1月制造业动能指标(制造业新订单-产成品库存)降至-0.4%,去年6月以来首次转负,显示内需仍然偏弱。
因此,1月22日国常会要求“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1月25日开始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叠加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将有助于推动作为信贷定价基准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东吴宏观研报指出,以史为鉴,PMI持续低于50%的话将提高政策出台的概率——历史上PMI连续两个月或以上低于荣枯线,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都不会“袖手旁观”。尤其是当PMI超过3个月低于50%的话,便会有货币政策降准又降息的“鼎力相助”。目前1月降准已落地,降息或许也正在路上。
东方金诚判断,在1月24日宣布降准后,接下来宏观政策将在稳增长方向持续发力,直至引导制造业PMI指数回升至扩张区间。东方金诚分析,后期PMI回升速度将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首先是在房地产支持政策全面加码前景下,楼市能否较快企稳回升。这是当前宏观经济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点。二是一季度财政政策稳增长加力后,2024年初基建投资能否较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特别是加发1万亿国债对基建投资的拉动效应能否较快释放。三是促消费政策将在多大程度上推动春节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