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1月6日消息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宁吉喆今天在2024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经济持续恢复中,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2023年在经济恢复增长回升,就业增加,物价比低,外汇平衡的同时,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是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新的举国体制健全,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提升,涌现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比如神舟16、17号载人飞船、C919飞机,新技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快速增长,新智生产力加快形成。
二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稳定增长,支撑了经济恢复发展。前三季度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4.4%、6%,农业基础进一步加强,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14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工业的主导作用增强,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稳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都是两位数的增加。国家水网、高速铁路、5G通信、新型能源体系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大。
三是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实施,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经济主体达1.8亿户,前三季度新设经营主体2481万户,同比增长12.2%,其中绝大部分是民营经济主体,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新疆子自贸实验区挂牌成立,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高水平制度型总体开放方案实施,1-11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万家,同比增长36.2%。中欧班列前11个月累计开行16145列,货物运量已经超过去年,红海苏伊士运河出现紧张,中欧班列的风险比红海小。
四是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地方债务、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风险隐患,有序推进,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国家的粮食储备足以支撑14亿人口食用一年多,能源安全不断加强。外资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也在保持了正增长。
五是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促进了居民收入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9%,快于同期经济增长,其中主要是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3%,快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这反映了居民辛勤劳动经营的成果,也是国家各项惠民惠农政策的结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公共服务继续加强,住房领域工作深入推进,保障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全面启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大,1-11月份全国339个地级以上的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达到了85.8%,PM2.5的平均浓度29微克/每立方米,好于2019年同期,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源消费强度下降了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