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球保险科技大会将于12月9日在天津港保税区拉开帷幕。本次大会系第四届全球保险科技大会,以“向新 向实 向强——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为主题,将继续由天津市金融局、天津港保税区和金融界联合主办。
本届大会将邀请来自监管部门人士、保险机构高管、头部保险科技公司和保险中介公司领导、行业顶尖专家学者等三百余位大咖聚焦行业热点议题展开激烈探讨,并围绕前沿技术应用实践等输出建设性成果。而在这场大会启航之际,我们将系统回顾历届全球保险科技大会的盛况,回味专业人士和顶尖学者思想碰撞的时刻,领略其对保险科技领域高瞻远瞩的蓝图设计,共同畅想2023年末这场盛会的到来!
本期内容 · 重温2021全球保险科技大会——2021全球保险科技大会筹备之际还处在疫情动荡之时,但大会组委会积极履行责任、拥抱使命,“线上云峰会”的模式并未令会议成果大打折扣。除常规演讲外,一些“前沿对话”“生态专场”环节的引入让更多人了解到保险科技的最新动向,众多优秀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逐渐被市场认知。
01千磨万击还坚韧
2021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河南暴雨驰援、重疾险新规实施、互联网保险整改、外资布局加速、惠民保遍地开花、新能源车险出台等,保险业风起云涌、跌宕起伏,但又处处孕育着希望和新机。
2021年12月2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北京正式发布《保险科技“十四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这是保险行业首次以行业共识的方式发布保险科技领域中长期专项规划。
规划提出,要推动先进技术应用,赋能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化转型,增强保险价值链创新的科技支撑,夯实信息科技建设基础,提升科技应用风险管控,建立适应保险科技中长期发展的组织架构、激励机制、运营模式,引导行业企业做好相关技术、数据储备和人才培养。
而在《规划》发布的同一天,一场主题为“启新程 创未来”的2021全球保险科技大会正在火热召开中,来自政府、监管、行业协会及各相关企业、机构的数百位领导、嘉宾齐聚一堂,围绕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数据治理、前沿科技、新生态等展开探讨和分享。
作为在行业有着深厚影响力和前瞻性的大会,2021全球保险科技大会筹备之际还处在疫情动荡之时,但大会组委会积极履行责任、拥抱使命,力克重难、倾其全力,“线上云峰会”的模式并未令会议成果大打折扣。
同时,在首届大会基础上,2021全球保险科技大会增设了“前沿对话”“生态专场”“历史专场”等新环节,用思维碰撞为行业发展贡献智慧,让众多迷茫、困惑的航行者穿过黎明,迎来曙光。
02路漫漫其修远兮
随着移动互联网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保险科技产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众多科创平台纷纷兴起,智能技术被应用至很多环节,大量用户深度参与到产品购买和服务体验中来,便捷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需求不断涌现。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2021全球保险科技大会上指出,众多传统保险机构,将产品创新、智能客服与在线理赔等多个环节相互融合,探索保险服务的价值链重塑,对寻求数字经济转型新的盈利增长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他还以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的数字化转型为例,进一步说明数字技术对保险业产生的巨大成果。
中国人寿副总裁阮琦表示,”我们全面使用物联网技术,将公司5级机构、3万职场、20余万电子化设备、百万队伍和数亿客户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完全开放的高速信息连接,让中国人寿这样一个在总省市县都拥有机构,多层级、垂直型的传统企业,在组织层面实现了高度扁平化运作,各级机构的政策、资源第一时间直达一线,服务队伍和客户,快速获得市场反馈,大大提升了组织灵活性。”
“万物互联概念将提供实时、精准的风险理解和掌控,将深远影响保寿险、健康险、财险和商险在内整个保险业”,美国国际集团(AIG)董事总经理、统计机器学习首席科学家刘远源还指出,“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结合,能够使保险公司真正具备风控能力,从而降低报损,甚至消弭于无形。”
泰康人寿原助理总裁兼首席科技创新官杜彦斌还在演讲中表示,保险业面临外来入侵者的窘境,需要探索第二增长曲线,而寿险业也面临队伍、渠道、客户等方面挑战,行业需要创新型产品,科技深度赋能,全新客户互动方式,需要开放的心态和体验式销售模式。
但金融科技高速演进背后,弊端和乱象同样不可忽视,数据安全问题、消费者权益侵占问题尤为显著,如何发挥多元化主体责任、加强风险管控,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行业细则,这些业内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也在此次大会上有了一定呈现。
例如,周延礼指出,“要发挥保险协会的自律组织作用,充分履行行业管理功能,正当引导企业做好经营,为数字保险发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他还强调,“我们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在金融风险结构更为复杂的前提下,加强风险管控意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阮琦则指出,“企业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数据管理体系,确保把正确的数据、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快速传递给正确的人和设备。我们在总部层面建立了分布式私有云,撤销了各级分支机构的所有机房,将数据作为核心资产进行统一管理,促进数据融合,缩小风险敞口,强化了数据的安全防护。”
“新型风险防控者的培养与能力建设,理应与保险科技的发展保持同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祁祥表示,“面对保险科技滋生的新型风险,特别是网络安全风险,保险行业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其多样性、未知性和伪装性等特征,掌握其产生、传播的机理与规律。这不仅需要具备保险行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了解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金融等领域的专业知识。”
03长风破浪会有时
2021全球保险科技大会上,“燕梳奖”颁奖典礼成为一大亮点。相较于2020年,本次大会共设置六大类奖项,在数量和维度上均有所扩大,但评选标准更加严格,进一步提升了奖项评选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例如,在2021“燕梳奖”全球保险科技企业奖评选上,中国人寿、泰康人寿、京东安联财险、车车科技和所托瑞安成功入围,虽然较2020年减少了三个席位,但奖项覆盖寿险、财险、科技公司等,领域更广、筛选更严,评价指标也更加综合。
此外,一些特色对话和特约专场的引入不仅丰富了大会内涵,还让更多人了解到保险科技的最新动向,众多优秀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逐渐被市场认知。
其中,“前沿对话”环节聚集了大量外界目光。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就数字人民币发展、数字化金融监管系统打造、区块链应用等进行了系列讨论。
李礼辉首先提出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数字信任机制。他认为,在信任比较薄弱或者信任缺失的环境下,建立技术性信任机制——数字信任,最大的好处是低成本、更普惠、时间长。
对于数字人民币的未来,李礼辉希望其可以打造成全球最好的央行数字货币,一方面要让数字人民币更好适应中国这么大规模高并发市场的可靠运行需要,另一方面则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新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力。
王忠民则表示,在全球或者在中国,在加密货币领域,包括主权加密货币、市场加密货币等服务体系当中,谁去做钱包服务、谁去做交易系统服务,我们还处在一个探索进步的过程之中,这一块所有分布式的新金融架构、新金融产品、新金融交易系统,正是我们今天区块链在金融科技视角当中的蓝海。
李礼辉还指出,要应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建立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的金融监管的系统,由金融监管部门共建共享,包括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证监会等监管机构,覆盖所有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机构,而且要能够穿透整个金融市场、金融业务,系统本身能够实现很好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够让我们的监管更有效率,能够节约监管成本和被监管成本。
“生态专场”环节,乐约健康创始人兼总裁付新华则聚焦“保险+医疗”融合,她强调,“健康险依托互联网流量和代理人红利实现高速增长时代过去了,以数据为核心,以服务为内涵的‘医疗+保险’融合发展时代已经开启”。
航天信德创始人戴维序介绍了卫星遥感助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前沿动态。他表示,“在距离地球500公里的天空中有几百颗遥感卫星,他们有的能区分农作物的颜色和成分,有的能感知温度。在农业保险中,卫星遥感能够在承保时进行作物面积提取、在灾害发生后定损时进行受灾位置面积和程度提取、在收入保险中能够对农作物进行产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