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柳叶惊鸿,维斯曼笔记
在Web3圈子,基本是以比特币减半周期为一个大周期,四年时间里,有超过三年是熊市,只有一年是牛市,而牛市达到价格峰值往往只需要一两个月。所以熊市和牛市的投资策略与投资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在Web3圈子摸爬滚打了六七年,所以把我的两大核心经验总结一下分享出来。
熊市投资技术驱动、盈利型项目。项目有直接收入才能熬过熊市,没有收入的项目最大可能是慢性死亡。
牛市投资营销型、市场型项目。牛市时间短,不足以让技术型项目缓慢发育,交易所也以流量为王,但流量项目需要快进快出。
现在解释一下其逻辑。什么是技术驱动的项目,就是那些以技术为导向,不断扩大生态版图的项目。拿单个协议来举例,比如Uniswap,他们会不停更新版本,追求更完善的AMM形态。而非技术驱动的竞品,基本则是fork了Uniswap V2之后,就再无技术性更新,只是一味的玩代币经济。拿整个生态来举例,比如Cosmos,他们以IBC协议作为基础设施,实现自定义区块链的功能,目前很多新上binance的热门项目包括Neutron、Celestia等等都是基于Cosmos IBC做的Layer1。
盈利型项目更容易理解,就是项目本身有直接收入,最好的情况是收入能够覆盖支出的项目。通过defillama可以直接查看到众多项目的协议收入情况。目前排名第一的是Maker DAO,最近24小时协议收入为50万美元。如果读者有一定股票投资经验,必然能理解公司收入对于估值判断的重要性。如果熊市一个项目是零收益,同时项目Token还在持续释放流通,那么必然陷入一个慢性死亡的死亡螺旋。当然项目方也会积极寻找VC这样的“白衣骑士”,通过融资来解决困境。
牛市需要关注营销类、市场类项目,其本质逻辑依然是流量为王。以往无论是meme还是铭文,只要有足够大的流量,交易所必然会争先上币。因为交易所的核心资产其实是用户,用户数量会决定一个交易所的未来,因此在牛市应该放下偏见,关注那些在营销下功夫的项目。
牛市筛选项目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牛市的定义非常简单,一段时间内频繁出现造富效应其实就是牛市,而造富效应基本与流量相互依存,你在Web3过往历史几乎找不到一个不具备流量,但是默默无闻又诞生造富神话的项目。
因此牛市筛选核心一定要围绕着“流量”,所以我们基于这一点去寻踪牛市项目痕迹。
痕迹一、参与门槛低,且参与方式容易。这一点在当前正在印证,比特币铭文赛道风头正盛,不同于以往投资项目需要场外买额度搞私募代投,比特币铭文可以直接铸造完成分发。在以往牛市,都有不同形式的具象化化。在上一波DeFi summer牛市中,Launchpad正是这样的角色,在再上波,IC0正是这样的角色。虽然每次具象化的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其本质核心就是通过降低投资门槛来捕获流量的工具。
痕迹二、交易所开始抢list。一般来说,交易所对于新list都会非常慎重,但是在牛市中会因为内卷开始抢list,比如开辟创新区、种子区、高风险区。无论何种名义,对于交易所来说,其本质核心是不想因为错过流量导致用户流失。一旦交易所陆续抢list一个项目,那么这个项目的赛道竞品很可能也会被争夺。
痕迹三、跨语言市场营销火爆。这一点可能是很多人的盲区,受制于语言门槛,绝大部分人只关注简中新闻,而简中新闻又绝大部分是倒手无数次的新闻,而热度传导是有延迟性的,美国火爆的项目很可能要十天半个月后才被简中区知道,因此跨语言的地区性火爆项目也很可能是潜力股。最近典型的案例,很多圈内人在去伊斯坦布尔区块链周之前,完全不知道AVAX在土耳其的火爆程度,很多人也不知道11月上半月的版块涨幅其实是跟着韩国炒币用户的热度在轮动。所以痕迹三的核心本质,就是利用信息差捕获已经具备热度,但是没有传导至简中区的潜力项目。
最后,我分享的内容并不是财富密码,只是增加财富获取概率的经验总结,具体投资还是需要结合个人的理解。今天就分享这些经验吧。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还希望点赞关注分享。
来源:金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