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两市超38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8737亿元。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12.95亿元。
盘面上,水利建设板块涨幅居前。其中,巴安水务(300262.SZ)、深水规院(301038.SZ)、冠龙节能(301151.SZ)涨20%。建筑材料板块亦走强,其中,韩建河山(603616.SH)、国统股份(002205.SZ)、冀东水泥(000401.SZ)涨10%。
消息面上,10月24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提高到3.8%左右。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据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介绍,聚焦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确定的重点任务,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增发万亿特别国债主要用于8个方向。>> 查看详细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表示,增发国债资金主要用于灾后重建和基础设施补短板,将对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支撑。
据德邦证券测算,预计增发国债可拉动3万亿元投资,假设分3-5年完成,明年增量投资6000亿元-10000亿元,可直接带动名义GDP增速0.5-0.8个点。增发国债后,对明年经济增长可以更乐观,增长目标可设定为5%左右,赤字率亦有可能继续突破3%,如果与今年持平,对应赤字约5.1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增发的10000亿元国债,将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全部安排给地方,即具体资金使用全部都在地方。
大成基金表示,当前中央加杠杆确有必要性。一方面,今年卖地收入不及年初预期,1-9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为-15.7%,财政存在收支缺口,去年通过7400亿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5000多亿专项债结存限额进行弥补,而今年则采用增发国债的方式应对;另一方面,在化债过程中,地方政府新增举债和开展投资的能力受限,中央成为最有能力加杠杆的主体。
根据学术研究,2002-2017年间我国财政支出乘数在0.58到0.67之间,因此1万亿国债对GDP的拉动或在0.5%左右,但需要考虑到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年内发行部分形成实物工作量或也主要在明年,以及本年度本就存在收支缺口等问题,因此本次增发国债对四季度经济的拉动或较为有限,更多是为明年一季度高基数下的经济增长做好铺垫。
本次增发国债显示中央对于经济增长仍有底线诉求,以及未来中央加杠杆这一政策方向的明确,经济的尾部风险得以缓释。
据大成基金分析,从投资层面看,债券方面,债券供给与利率并无稳定相关性,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资金面。当前经济的修复仍不稳固,宽财政后还需宽货币配合,本周以来资金面紧张态势逐步缓解,未来央行将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降准降息等总量政策为经济复苏保驾护航;权益方面,国债增发有利于改善风险偏好、提振市场信心,随着后续美债利率的企稳以及政策不断加力,市场有望企稳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