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爆发的巴以冲突是哈马斯武装对以色列最大规模的袭击,同时引发了以色列即刻报复。冲突尚未结束,预计将短期推升大宗商品领域的原油和天然气价格,但涨幅还需看后续事态发展变化:现在预计原油价格暴涨还为时过早。
通过历史比较,需注意这次冲突的范围和环境的变化的三点不同,判断或难以引发类似1973由于中东战争引发的石油价格暴涨:
1. 这场危机并非1973年10月的重演:阿拉伯国家并未一致发动对以色列的攻击。埃及、约旦、叙利亚、沙特阿拉伯及阿拉伯世界其他国家都在旁观,而非主导这些事件。
2. 目前石油市场本身不具有1973年10月前的特征。1973年石油需求激增,全球已经耗尽了所有的备用产能。如今,消费增长已经放缓,随着电动汽车成为现实,可能会进一步减缓。此外,美国、沙特阿拉伯及阿联酋均拥有可观的备用产能,必要时候可以释放缓解市场紧缺。
3. 美国可以动用战略石油储备来限制汽油价格的影响,以维持打压通胀的努力和对拜登总统的支持率。如果中东紧张局势导致油价飙升,美必将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尽管美战略储备已经处于40年来的最低水平,但仍有足够的石油来应对另一场危机。
后续的外交斡旋和以色列的态度对事态发展至关重要:
美国同伊朗的关系今年以来有所缓解:因此,今年伊朗的石油产量已增加了近70万桶/天,是2023年增量供应的第二大来源,仅次于美国页岩油。后续需注意伊朗在此次冲突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美国和以色列对此的反应和反制措施。
若对伊朗的石油出口采取进一步制裁,可能有利于俄罗斯的原油出口价格和数量。美国可能会权衡利弊,采取对应的行动。
总之,以现在的巴以冲突规模来预判原油价格暴涨还为时过早,但需注意短期油价波动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