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回购近800亿港元!港股历次回购潮后怎么走?

2023-09-26 09:26:56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9月24日,港股今年的回购总额已达到782亿港元,而过去30日港股的回购已超150亿港元,超越去年同期回购额。

这已经是港股连续三年加码回购。2022年前三季度,港股203家上市公司回购总金额为651.82亿港元,是2021年总回购金额381亿港元的1.7倍,而2021年港股回购已经是十年高点。

恒生指数预计,2023年港股总回购规模将达到929亿港元,约为此前五年回购均值的3.9倍。此高水平的回购金额或能反映出企业认为其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在2022年和今年年初至今被低估,促使其在期内“逢低买入”。

恒生指数回购金额覆盖度达87%

根据恒生指数官网发文,2022年,港股市场同比下跌18%,而企业股份回购金额则增至港币1049亿元,同比增长175%。一般来说,股票回购是源于上市公司认为其股票被低估,希望藉此支撑股价并改善财务状况。值得留意的是,此回购趋势一直延续到今年,2023年初至至9月15日,回购金额达港币735亿元,占去年全年总额的70%。

在旗舰指数中,恒生指数成份股的回购金额(为港币636亿元)占2023年年初至今港股回购总金额的87%;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的回购金额(为港币295亿元)占2023年年初至今港股回购总金额的87%。(截至2023-09-15)

2023年初至今指数于股份回购金额的覆盖度(占总额百分比):

(资料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3-09-15)

历次回购潮后港股怎么走?

港股市场上,上市公司的回购行为更倾向于为自身市场价值托底。因此,历史经验看来,港股市场的回购往往预示着市场或将迎来底部信号。目前,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等主要指数均处于历史估值洼地,和回购行为相呼应。

恒生指数最新估值情况:

恒生科技指数最新估值情况:

恒生指数官网指出,高水准的回购金额或能反映出,企业认为其在香港上市的股票被低估。企业回购的潜在动机,通常与其资本结构、融资成本、过剩现金水平等有关。一般来说,当企业认为其上市股票目前被低估、且预计未来会有有意义重估时,就会进行股票回购,以支持股价、改善财务状况、并提高股东回报。

根据海通证券分析,2005年以来,港股共经历五轮回购潮,分别为2008年、2011年、2016年、2018-2019年和2021-2023年。海通认为,港股回购潮开始时市场往往已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估值也达到较低水平,而随着市场进一步下跌和估值进一步回落,回购的力度也持续加大。

从历史经验看,港股回购激增时,恒生指数均处于估值底部区域,并接近向上拐点。历次回购潮之后港股往往企稳回升,中长期看,回购潮结束后的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均有不错的表现,根据海通证券数据:

1) 港股5次回购潮期间,恒指平均跌幅为19.9%,恒生科技指数平均跌幅为12.1%;

2) 而历次回购潮1年后,恒指和科指的平均累计涨幅分别为19.0%和52.9%;

3) 尤其是在2019年港股回购潮的一年后,恒生科技指数的修复幅度达到了创纪录的107.3%。

总的来说,众多公司的回购行为从侧面反映出公司内部对于其股票价值被低估以及未来长期有望股价上行的认同。当前港股主要指数处于历史低估区间,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随时有可能在消息催化下出现超跌反弹。恒生ETF(159920)、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恒生互联网ETF(513330)、恒生医药ETF(159892)、恒生红利ETF(159726)、恒生国企ETF(159850)为普通投资者布局港股市场或是港股科技、互联网、医药、中特估等细分板块提供了门槛更低、更为便捷的投资工具,且支持T+0交易,看好港股机会的普通投资者可借道ETF布局。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