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公司的人工智能所需硬件销售突飞猛进,使这家芯片制造商的股价飙升,初步证明科技行业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今年早些时候,英伟达成为第七家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上市公司。现在,投资者想知道这家芯片制造商以及更大的科技行业将何去何从。回顾一下定义了前两次科技周期的公司——互联网繁荣与萧条,以及智能手机和云时代——就会发现,随着科技转型进入由人工智能推动的时代,英伟达的可能性很大。
随着互联网在上世纪90年代的到来,一家硬件公司让投资者相信,互联网泡沫是真实存在的,并展示出与英伟达(Nvidia)今天所炫耀的类似的巨额收入增长。思科系统公司思科的收入从1995财年的不到20亿美元跃升至1996财年的40多亿美元。该公司生产企业利用互联网所需的网络设备。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该公司每年的销售额都增加了20亿美元。1999年和2000年,思科的销售额增幅更大,年营收接近190亿美元。
不过,20世纪90年代末的网络建设开始遇到了障碍。在2000年底和2001年初,增长放缓,然后在2002年,由于互联网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起飞,收入又出现了下降。许多公司期望看到大量的消费者和企业资金流入网络,但未能实现这一愿景,导致思科股价大幅下挫。
最终,这笔钱确实流向了互联网,但直到智能手机的兴起,才真正实现了20世纪90年代末做出的承诺。苹果在2007年推出iPhone, 2010年销量迅速飙升,增幅接近80%。到2012年,苹果公布的营收是2007年的六倍多,移动时代真正到来了。
虽然苹果的增长确实从那时开始放缓,但它没有接近思科经历的悬崖,而且整个科技行业很容易经受住苹果增长放缓的考验。有什么不同?虽然思科的硬件销售未能在整个科技行业带来广泛的收入增长,但苹果做到了,这要归功于通过App Store销售的移动应用程序的迅速成功。
在一个新的技术时代,总是硬件销售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公司最终会开发出利用硬件的软件和服务。以思科为例,其开发的在线服务并没有立即获得成功。
不过,对苹果来说,几乎是立即出现了一股创新浪潮,催生了优步科技公司的叫车服务优步(Uber)和Snap Inc.的Snapchat等移动应用。iPhone时代给为个人电脑开发的服务带来了新生,比如Meta Platforms Inc.旗下的Facebook和Netflix Inc.旗下的流媒体服务NFLX。
分析人士已经将英伟达与苹果进行了比较,主要是因为这家芯片制造商的利润率很高,而且它拥有成熟而重要的Cuda软件,这是一种与苹果非常相似的专有产品。
虽然苹果从未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占据多数,但它创造了该行业的大部分利润,而且现在仍然如此。在我们看来,英伟达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继承者地位——凭借先见之明的全栈方法,英伟达远不只是一家芯片公司,”Melius Research分析师7月份写道。
因此,要预测英伟达的成功,不妨考虑一下微软和Alphabet Inc.旗下的谷歌等公司,它们正在收购英伟达的人工智能设备,并通过云服务付费使用这些设备。这些公司能否成功开发下一代软件和服务,为自己带来收益?更重要的是,这将在何时发生?
对于英伟达来说,要想效仿苹果的做法,这些客户需要在不超过几年的时间里推出成功的新产品。英伟达高管尚未提供超过一个季度的财务指引,但分析师表示,如果没有其他科技公司的大幅增长,这波投资不太可能持续到这之后。
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师在7月底对英伟达的成功进行其他历史比较时写道:“虽然衡量产能增加和人工智能需求的规模和轨迹可能是愚蠢的预测,但我们怀疑,我们可能还会有12至18个月以上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无限制地建设,但除此之外,情况看起来更加黯淡。”
在英伟达的历史上,对芯片的巨大需求不断增加,然后突然消失的例子比比皆是。2018年,用于开采加密货币的卡的需求下降,导致了“加密宿醉”,去年大流行时期对游戏卡的需求结束,在目前的高峰之前,销售和公司股票都受到了影响。
但英伟达高管坚持认为,该公司不需要当前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趣——这种方法使ChatGPT出名——来继续取得成功。上个月,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告诉MarketWatch,虽然“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企业了解人工智能如何工作以及如何应用它的‘顿悟时刻’,”但英伟达的技术将被用于更广泛的人工智能用例,比如药物发现和强大的超级计算机。
英伟达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应该会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在此期间,它的股价不太可能暴跌。不过,该股能否在这段时间内持续强劲上涨则更加不确定,尽管目前的估值似乎至少反映了该公司维持收入增长的可能性。
如果英伟达像苹果一样,拥有一个将在未来几年刺激软件创新的生态系统,从而说服企业继续购买他们的设备,那么现在购买英伟达就像在2008年购买苹果的股票一样。但如果你认为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成果,那么可能会有一个更好的买入机会——毕竟,思科的市值已经从互联网泡沫破裂的谷底增长了两倍,该股已经加入了蓝筹股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