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42家上市银行的2023年上半年“成绩单”已交齐,多家银行上半年经营业绩整体向好。
从上市银行2023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来看,零售银行营收和利润贡献度均持续提升,国有大行赢在规模,股份制银行胜在效率,但商业银行零售信贷市场角逐愈发激烈。
银行零售业务快速发展
消费金融业务的升级,离不开银行零售业务的全面发力。今年一季度,波士顿咨询公司报告指出,国内零售银行已经进入客户经营为王的新时代,客户深度经营正在成为业绩增长的新动力。
2023年,多家银行持续夯实零售业务能力。如农业银行,截至6月末,个人客户总量达8.6亿户,居同业首位;个人存款余额达16.5万亿元,居同业首位;个人贷款余额近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4320亿元,增量及增速已连续三年保持同业领先。
再如中信银行,今年上半年,该行零售管理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元,其中私行管理资产规模目前已破万亿;零售信贷规模达到2.2万亿元。
除上述两家银行外,其他银行也在积极发展自身零售业务。江苏银行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个人存款余额66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09%,个人贷款余额63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3%;信用卡累计发卡 738.55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3.04%;信用卡消费额273亿元,同比增长11%。
截至6月末,北京银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录得119.63亿元,同比增长16.01%,在全行营收的占比达到37%,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自营线上贷款“京e贷”规模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167%。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认为,在经济周期波动、风险形势复杂和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企业、居民资产负债表变迁等大背景下,零售金融将凭借资本消耗少、业务前景广阔、客户收益稳定、创新条件充分、风险分散等特点成为银行“逆周期”能力的关键。
未来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零售业务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向市场输出和传播的路径,也是银行发展客户关系的工具,零售业务营运成功与否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但我国当下新常态经济的背景下,很多国有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进行解决与完善。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多家商业银行都将零售业务作为战略选择,但由于零售业务属于“慢工出细活”,成本收入比相对较高,同时面临着利率市场化、存款理财化、互联网消费贷款风起云涌、第三方支付异军突起等多重挑战。
华西证券表示,未来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的发展将更多的来自大负债管理规模的增长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从而增加对利润的贡献度,也将驱动整体估值体系上的转变。未来,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在产品管理和财富管理层面还将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整体将继续提升对利润的贡献度。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一是要明确发展战略,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地在零售银行业务上投入资源,借助金融科技深度转型;二是积极开展与外部机构的深度合作,特别是中小银行应秉持“开放银行”理念,开展跨界合作,融入金融生态,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双赢、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