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就在刚刚,中国央行采取重磅行动。央行宣布大幅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为今年首次下调,历史上第三次下调。受该消息影响,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短线飙升。美元指数迅速走低,现货黄金则快速上扬。
根据中国央行发布的一份新闻稿,为提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自2023年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下调至4%。
(截图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市场反应
公告发布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短线急涨逾350点,一度收复7.24关口。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5分钟图 来源:FX168)
美元指数短线跳水,目前跌向103.50关口。现货黄金则短线急涨,目前升至1943美元/盎司附近,刷新时段高位。
(美元指数5分钟图 来源:FX168)
(现货黄金5分钟图 来源:FX168)
本轮人民币贬值以来,中国央行在7月首次动用外汇政策工具箱。
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继续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于2023年7月20日实施。
什么是外汇存款准备金?
外汇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将其吸收外汇存款的一定比例交存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交存央行的外汇存款准备金与其吸收外汇存款的比率。与存款准备金相比,外汇存款准备金是将一定比例的外币存放在央行,而存款准备金是指将一定比例的人民币存放在央行。
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可以释放更多的外币供给,影响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外币供需。
截至7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218亿美元,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下调至4%,意味着9月15日起金融机构存到央行的外汇存款准备金可以减少合计超184亿美元。
此次为今年以来中国央行首次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一次下调为2022年9月15日,当时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至6%。
去年4月,中国央行首次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从9%下调至8%。
回顾来看,中国央行数次调整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均与当时的人民币汇率表现有关。一般而言,在人民币贬值预期较强时,央行可以下调这一利率;而当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时,央行会上调该利率。
机构点评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宏观策略主管Becky Liu谈及中国人民银行的行动时表示,这将支撑人民币人气。以往的经验表明,类似的措施将短暂支撑人民币,但这并不是在中长期内扭转美元兑人民币走势的一步。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受美元指数波动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定的震荡,这次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有助于增加国内的外汇供给、稳定外汇供需,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有效的支撑,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会震荡偏强运行。
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通过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释放银行体系的外汇流动性,增加市场外汇供给,促进市场平衡。
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也释放出央行稳定外汇市场的政策信号。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此举明确释放出稳定外汇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鲜明政策信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民币汇率单边贬值预期,对冲人民币汇率压力,防止出现“单边市”和“羊群效应”等现象。
信达宏观点评称:2022年以来,央行3次下调外汇存准率,第一次是2022年4月25日下调1个百分点,彼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由6.30贬破6.55。第二次是2022年9月5日下调2个百分点,彼时恰逢美联储史诗级加息,中国央行在8月下调1年期MLF利率10bp,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由6.70贬破6.90。
下调外汇存准率有利于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机制在于:下调外汇存准率将释放一部分外汇流动性,增加外汇市场上的美元供给,提高金融机构的售汇意愿和能力,从而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本次调整,将释放外汇流动性约164亿美元。截至2023年7月底,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余额为8218亿美元,此次下调外汇存准率2个百分点,将释放外汇流动性约16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