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托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明显提升
一是抗击疫情,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世纪疫情多点散发,严重冲击实体经济发展。信托业贯彻落实“六保”政策,发挥慈善信托作用抗击疫情,并为实体企业复工复产减免利息、延期还本,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根据行业调研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末,信托业设立抗疫防疫公益信托403.20万元,与抗疫防疫有关的公益慈善捐赠金额379.73万元,如光大信托、万向信托、国投泰康信托等均设立抗疫慈善信托,用于全国首战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重要战役等。信托公司为支持实体企业复工复产而减免利息8亿元,为支持实体企业复工复产而延期还本的业务规模15.48亿元,如陕国投信托与北京市朝阳区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合作等,为辖区内小微企业提供“零利率”资金支持,减缓疫情期间停工停产对企业带来的压力,稳定经济;中海信托在供应链金融产品原年化利率的定价标准上降低150BP,年融资利率下降20%等。
二是信托业发挥资金融通功能,为实体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鲜血液”。截至2021年末,信托业直接投入实体经济(不含房地产领域)的信托资金余额是12.64万亿元,占全部信托资产余额的61.5%;2021年,全年新增支持实体经济的信托资金(不含房地产领域)5.97万亿元。信托业直接投入实体经济的资金基本覆盖了实体经济的各个行业,对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降本增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信托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拉长资金久期,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根据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登”)对外披露数据,2021年成立的基准收益率类产品和基准+浮动收益率类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4.6%,较2020年下降0.39个百分点,连续三年下降,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见图4-4)。2021年成立信托产品平均期限为5.71年,较2020年5.08年环比增长12.4%,拉长实体经济融资资金的久期(见图4-5)。
四是服务国家战略落实。近年来,信托业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深度参与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大对相关基建项目融资力度,加大对区内国民经济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截至2021年末,信托业支持国家战略方面投入信托资金为3.75万亿元,其中,投向京津冀协同发展信托资金0.82万亿元,投向长三角一体化信托资金1.29万亿元,投向粤港澳大湾区信托资金0.73万亿元,投向“一带一路”建设信托资金0.84万亿元(见图4-6)。
(二)信托业服务实体经济结构优化
一是信托业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托围绕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股权投资、科创类政府引导基金、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积极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末,29家信托公司参与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参与9个科创类政府引导基金,投入资金11.05亿元;直接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托资金1 736.33亿元。其中,25家信托公司布局生物医药/医疗健康产业,13家信托公司布局半导体及电子设备产业,11家信托公司布局IT产业,10家信托公司布局机械制造产业,9家信托公司布局化工原料及加工产业,4家信托公司布局互联网产业。如五矿信托和中诚信托分别设立了鼎晖成长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点石58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产业基金形式服务科创企业发展;建信信托、爱建信托等设立华海清科股权投资信托和爱建南方富春事务管理单一资金信托,以股权投资形式服务战略新兴产业等等。
二是信托业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在深入实施制造业强国的背景下,信托业深入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末,25家信托公司积极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项目数量239个,投入信托资金865.44亿元。如五矿信托发行成立“五矿信托—晨鸣纸业创投1号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用于助力我国造纸业龙头企业晨鸣纸业是技术创新及绿色升级。
三是信托业服务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主体,在稳增长、扩就业、促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末,45家信托公司参与服务小微企业,合计服务小微企业2 012.43万家,投入信托资金10 840.14亿元;纾困民营企业的信托资金达到7 539.04亿元。如东莞信托、陕国投信托、国投泰康信托等分别设立了抗疫纾困信托,抗击疫情纾困中小微企业;华润信托、华能信托等探索小微企业全链条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和贷款可获得性,如华润信托设立华润信托·润业系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
四是信托业服务乡村振兴。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信托业服务乡村振兴,是服务居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截至2021年年末,38家信托公司参与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其中,支持乡村振兴的帮扶投入金额15.98亿元,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投入金额94.41亿元,支持乡村文化振兴的投入金额2.24亿元,支持乡村生态振兴的投入金额3.22亿元。2021年共设立乡村振兴慈善信托32个,慈善信托规模为1.29亿元,实际支出金额0.85亿元。中航信托、五矿信托、外贸信托、华润信托、万向信托、财信信托等信托公司均已开展慈善信托业务,汇聚社会力量,服务乡村振兴。
五是信托业服务绿色产业。信托业坚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要求,积极开展绿色信贷、绿色股权投资、碳金融等绿色信托业务,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服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美好家园。截至2021年末,44家信托公司参与服务绿色产业发展,投向绿色产业的信托资金达3 317.05亿元,涵盖节能环保产业473.42亿元、清洁生产产业116.27亿元、清洁能源产业1 537.35亿元、生态环境产业308.21亿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648.60亿元、绿色服务产业76.60亿元及其他相关产业126.38亿元。为助力“双碳”目标,积极探索开展碳金融信托业务,管理信托资产规模28.38亿元。
(三)信托业防范化解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是主动管理提升、通道业务下降,避免脱实向虚。在信托管理功能上,2018—2021年,主动管理信托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事务管理类信托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与此同时,主动管理信托与事务管理类信托的内部结构也在持续发生分化,主动管理信托中的融资类信托加速下降,投资类信托则持续上升。
主动管理信托继续稳步增长。截至2021年末,主动管理信托(融资类+投资类)规模增至12.0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91%;占比提升到58.80%,比上年末上升了3.64个百分点。与2017年10.60万亿元规模和40.38%占比相比,主动管理信托4年间规模总计增长了14.00%,占比总计提升了18.42个百分点,已经成为信托业的主导业务。其中,融资类信托规模降至3.58万亿元,比上年末压缩了1.28万亿元,降幅高达26.28%;占比降至17.43%,比上年末下降了6.28个百分点,规模与占比的年度降幅均为近年来最大。与2019年峰值相比,两年间融资类信托规模总计压降了2.25万亿元,降幅总计达38.60%,占比总计回落了9.57个百分点,压降成效显著,融资类信托已不再是主动管理信托的主导产品。与此同时,2021年底,投资类信托规模则增至8.50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了2.06万亿,增幅高达31.92%;占比则增至41.38%,比上年末上升了9.92个百分点,规模与占比的年度增幅均为近年来最大。与2017年6.17万亿元规模和23.51%占比相比,投资类信托四年间规模总计增加了2.33万亿元,增幅总计达37.80%,占比总计提升了17.87个百分点,已经成为主动管理信托最主要的产品形式。
事务管理类信托继续平稳下滑。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为9万亿元,与2021年末相比上升6.26%;占比提升至42.66%,比2021年末上升了1.44个百分点。与2017年15.65万亿规模和59.62%占比相比,事务管理类信托四年间规模总计下降了42.49%,占比总计下降了16.96个百分点。
二是规范房地产信托业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受房住不炒、规范房地产融资、防控房地产金融风险等因素影响,资金信托投向房地产的占比自2020年开始下降。截至2021年末,信托业投向房地产领域信托资金1.76万亿元,较年初减少了0.52万亿元,同比下降22.81%;占比降至11.74%,同比下降了2.23个百分点,在所有投向中的占比名次也从前两年的第三位下降到了位居第五的倒数第二。
三是信托业有效盘活存量资产。我国经济步入新时代,由增量经济时代转为存量经济时代,信托制度的破产隔离功能,使其在有效盘活存量资产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尤其近两年,在信托行业面临转型的背景下,信托公司参与资产证券化的积极性近年来显著提升,信托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布局及业务逻辑也正发生着转变,从原有的通道角色逐步转向主动管理转型,朝着资产证券化业务链上下游延伸。
从业务模式来看,一方面,信托公司是唯一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受托机构,参与信贷ABS具有制度上的先发优势,信贷ABS占据主导地位。2021年全市场信托公司参与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其中信贷ABS发行187单8 509.89亿元,占比49.55%。另一方面,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政策导向下,ABN和企业ABS市场持续扩容,2021年信托公司参与ABN发行519单5 844.24亿元;企业ABS发行237单2 815.54亿元,发行规模较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8.79%、3.73%。
(课题牵头单位:国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
摘自:《2022年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