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到两则比较有意思的新闻:
第一则是贝莱德资本的老总芬克对比特币前后6年的态度转变:
2017年,他说比特币是某种洗钱指数。
2023年,他说比特币是一种国际资产,并且督促美国证监会尽快批准他们家正在申请的比特币ETF。
像这样对比特币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变的传统机构投资者在这些年我们见得实在是太多了,早已经见怪不怪。
只是这样的大转变发生的过程在我这个散户看来实在太长-----前后经历了6年,而这6年我们都见证了加密生态的两个牛熊周期:
2017年的1CO;
2021年的DeFi、NFT和GameFi。
普通人只要在这两个周期中把握住一个就足以改变他的人生际遇。
人家都山鸡变凤凰了,你才姗姗来迟。
可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就是这样。
这里面除了认知方面的差异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我认为是传统的机构投资者在很多时候不得不从规避风险的角度看待这些新兴事物。
在风险还看不清的时候他们是不敢贸然进入的。只有当大众都对它产生了共识,他们认为流动性足够大到能够被大众承接的时候才敢进入到这个新的领域。
而现在的比特币就正好处于这个位置:它已经在相当大一批大众的脑海中牢固地确立了资产的地位、形成了强大的共识、获得了价值的认可。
这个时候贝莱德这样的大资本再进场就信心十足了。
然而这样的做法固然可以规避巨大的风险,却也丧失了极大的机遇。
在我看来这十多年作为一个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尤其是一个年轻、有野心、有朝气、憧憬未来的从业者如果知道加密行业还眼睁睁地丧失了加密资产的投资机遇,在某种程度上就算是比较严重的失误了。
近期在各大媒体(包括传统新闻媒体)上广泛转载了一篇名为《香港聪明人太多 币圈已无“韭菜”》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
在香港,想靠随便发项目忽悠有钱人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原因是这些有钱人雇佣了一大批专业投资者,而这些专业投资者:
“都是些毕业名校又有专业金融知识的正规军,更多的时候扮演的是‘镰刀’的角色,而不是韭菜”。
这个观点在我看来主要表达了下面几层意思:
首先,有钱人有一大批专业人才帮他们规避风险,所以他们不会轻易掉到各种“坑”里。
其次,这一大批专业人才强在什么地方?专在什么地方呢?原来他们都是“毕业名校”且又有“专业金融知识”,还是“正规军”。
这个观点里所指的专业金融人才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是指传统金融行业中的专才。这些专才对金融风险的评价和判断主要是基于传统商业模式的那一套规则,比如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团队背景、公司架构、收益率、市占率、投资周期......等一系列我们在金融学教材里面看到的那些东西。
但实际上那一套东西是根本无法用来评价颠覆性事物的。
就算到今天为止,我也看不出比特币有什么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团队背景、公司架构......
用那一套东西确实可以规避颠覆性事物中蕴含的高风险,可同样会完美错过颠覆性事物中蕴含的历史性机遇。
作为早期加密行业最有活力的地区,香港令人惊艳地孕育了泰达、Animoca Brands、BitMEX、Crypto.com、Amber Group、Diginex......
然而在这些知名加密企业的早期投资者中我们看不到有多少香港传统的资本(“老钱”)抓住了机遇,反而看到了一大批同样作为“老钱”的美国资本在大胆地介入。
在庆幸这些专才们替香港的大资本们挡住了风险时,我反而更觉得应该反思因为这种庆幸而错失的这些历史性机遇。
至于说专才们都“毕业名校”且又有“专业金融知识”,还是“正规军”,我反倒觉得这样的资历在加密生态中不仅不一定是优势反而有可能是巨大的累赘。
因为恰恰有可能是他们受到的专业训练、名校背景束缚了他们的思维、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从而看不懂加密生态中一个又一个颠覆性的场景和应用。
我们不知道中本聪毕业于哪个名校,我们知道Vitalik辍学了,我们知道Hayden Adams(Uniswap的创始人)此前是无业游民。
名校、背景、专业.......这一套陈旧的标准用在别的圈子或许合适,但在加密生态,英雄莫问出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来源:金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