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观要闻
(1)证监会: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上证报消息,6月1日,2023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开幕,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现代资本市场必定是一个双向开放的市场,一个张开双臂欢迎全球投资者的市场,一个有力支持本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市场。中国证监会着力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制度优化,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助力形成反映高质量发展的优质上市公司群体,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为境外机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加便利友好的环境。
方星海同时表示,受益于中国经济规模持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市场,拥有全球数量最多、交易最为活跃的投资者群体。深交所投资者开户数达到2.6亿户、股票成交金额稳居全球证券交易所第三位。
(2)三亚印发推进金融业发展若干扶持奖励措施 最高可达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援引三亚发布的消息报道称,三亚市人民政府印发三亚市推进金融业发展若干扶持奖励措施的通知,对经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各类集团型法人金融机构,按实缴资本的一定比率给予一次性入驻奖励,最高可达到5000万元。
对市场化的重大金融基础设施、消费金融公司等法人金融机构以及法人金融机构依法设立的专营机构或专业子公司,包括但不限于信托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专业子公司、证券公司资产管理或自营业务专业子公司、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等,以及对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依法设立的财务公司、财资中心,按实缴资本的一定比率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可达到3000万元。
(3)毕马威发布《中国银行业报告》:宏观复苏有力 行业着意转型突围
新京报消息,毕马威中国近期在其最新发布的《潜蕴匠心,登峰不辍——2023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中指出,从一季度公布的经营指标来看,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总体向好,规模保持较高增速,盈利水平企稳回升,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情况良好。报告认为,2022年不同类型的银行拨备覆盖率较上年底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今年以来经济有序复苏,部分优质商业银行可能会适当降低拨备计提,回归常态化发展战略,此举一方面可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可使净利润保持适度增长。
毕马威中国金融业审计主管合伙人陈少东表示,当前在经济金融领域呈现全球资源配置成本上升、流动性收紧、金融风险承压等新特征,中国银行业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金融监管亦显示出极大的定力与魄力。此外陈少东预计,2023年银行业监管坚持主线不改,严监管态势仍将延续,监管政策将继续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2、行业扫描
(1)4月公募基金市场规模再超27万亿元
中国金融新闻网消息,近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的2023年4月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3家,管理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7.29万亿元,较3月底规模增加6163.77亿元,环比增长2.31%。其中,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为3.67万亿元,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3.62万亿元。
对于公募基金总规模重回历史相对较高位置,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规模增长的推动是主要原因。4月A股市场又出现一轮震荡行情,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导致部分资金从股票基金或混合基金流向风险更低的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不过在新基金发行方面,公募基金4月和5月发行规模接连下滑,重量级的新产品也未出现。分析人士认为,拉长周期看,发行遇冷常常是下一个强势行情的拐点。基金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市场周期性变化,在合适时机提前进场布局。
(2)基金代销违规频现!年内已有20家银行“踩红线”
中国证券报消息,该报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多地政府部门为鼓励创业就业,大力推行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该类贷款主要用于支持特定人群创业或小微企业扩大就业,与普通小微企业贷款相比申请条件有较大限制。在财政贴息的支持下,大部分地区此类贷款实际支付利率在2.5%以下,低于部分存款、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利率倒挂情况。
业内人士表示,创业担保贷款是政府部门鼓励创业就业,通过贴息的方式为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机会、降低融资成本的重要举措。但超低利率也会让部分企业钻空子,他们从银行获取低息贷款后,并没有投入实际经营,而是去购买收益率较高的理财、存款产品进行套利。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银行应加强信贷资金用途和流向管理,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检查力度。
(3)“二次综改”即将全面启动 车险保费会降吗?
每日经济新闻消息,该媒体从业内获悉,继北京等首批地区于4月28日24时率先试点采用最新的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之后,上海、重庆等多地将于5月26日24时完成系统升级工作,定于27日正式上线。2022年12月30日,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从[0.65-1.35]扩大为[0.5-1.5](即“二次综改”)。执行时间原则上不得晚于2023年6月1日。
“二次综改”即将全面启动,车险保费会降吗?该媒体记者多方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相对于前几年车险保费明显下降的情况,这一轮改革在保费端,消费者感受到的价格不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动。“不会造成车主保费普降,只有部分优质车主能够享受到降价优惠,部分高风险车主保费仍然面临涨价风险。”业内如是称。
3、公司消息
(1)建信消金获批开业 大行旗下消金公司再添新成员
财联社消息,建设银行5月31日公告称,已收到建信消金的开业批复,这也意味着又一家大行旗下消金公司加入消金阵营。而随着建信消金开业,消费金融公司也将增至31家。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大型银行而言,消费金融公司业务更普惠,可与银行现有的信用卡、消费贷款等形成互补,为防止可能成为银行的“鸡肋”,建议引入市场化机制并选择合适的业务发展模式。消费金融公司阵营进一步扩容后,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消金公司需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更好地提升运营效率和风控效率,结合自身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策略。
(2)AI将独自管理私募基金?公司回应:不是蹭热点
华夏 时报消息,私募止于至善投资6月1日宣布,拟安排公司4位研究员,以及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暂定名为赛博坦),独立管理5只不同的私募基金。名为赛博坦的AI独立管理的基金是止于至善1号,并由该公司总经理监督。止于至善在公告中称,所有的研究员及机器人将共享投研股票池,此举有望让每一位研究员直接参与到投资实践中,并正向作用于未来的研究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公司的业绩持续向好发展(非承诺)。同时AI机器人对基金的独立管理,将是公司首次尝试将主观与AI所融合,并以量化的方式,投资全球市场,为迎接AI时代打好基础。
公司总经理何理在接受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能不能用我们投研体系选出的股票池,让AI去交易,这是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也就诞生了今天的公告。公司在尝试用AI去探索合理的价格边界是什么,以及用AI去探索卓越的公司是什么。”
(3)传闻被证实!“香港巴菲特”抛售股权,广发证券出手
证券时报消息,广发证券和香港惠理集团6月1日双双发布“联姻”公告,广发证券全资子公司广发香港拟以低于10亿元人民币总对价购买惠理集团不超过3.69亿股普通股(占惠理集团全部已发行股份约20.2%),最终购买股份数量和比例以交割时为准。广发证券表示,此次交易是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积极响应服务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部署,有助于增强公司境外资产管理业务的竞争能力,提升国际化水平。
据了解,惠理集团成立于1993年,股份于港交所主板上市,主要从事资产管理,为机构和个人客户提供投资服务和产品。惠理集团创始人为谢清海,目前他担任惠理集团联席主席兼联席首席投资总监,人称“香港巴菲特”,其经历富有传奇色彩。
4、海外动态
(1)美国信用卡债务触及1万亿美元大关
每日经济新闻引用海外网及外部信源报道称,美国的信用卡债务已经超过或即将超过1万亿美元,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现在背负着1万美元信用卡债务,这两项数据均已创纪录。 根据美联储的数据,美国信用卡债务为9860亿美元,两年内增加了2500亿美元。其他来源计算出更高的债务。个人理财网站WalletHub在2022年底的报告则指出美国信用卡债务已达1.2万亿美元。以新信用卡的平均利率24%和每月250美元的还款额计算,全美家庭需要耗时8年到2030年才能还清债务,同时还款总额超过2.03万亿美元,是实际支出的两倍多。
美联储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该国创纪录的高通胀已削弱美国家庭的财务安全感。随着疫情放缓,该国民众支出回升储蓄放缓,但美联储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加息,导致信用卡债务在2022年第四季度增加了860亿美元,为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增幅。目前,超1/3的美国家庭将通胀视为当前的主要财务挑战。
(2)欧洲央行警告:欧元区房价可能“无序”下滑
中国金融新闻网消息,欧洲央行5月31日发布的最新一期金融稳定评估报告显示,在近期外部银行业危机背景下,欧元区金融稳定前景仍然脆弱。高利率叠加高通胀正在给欧洲的房地产市场带来冲击。如果出现负面的宏观金融意外,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可能会变得无序。欧洲央行副行长德金多斯称,价格稳定是保障金融持久稳定的关键,但货币政策收紧恐将暴露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因此,在银行业联盟框架下,监测并管控金融系统的脆弱性至关重要。
欧洲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也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关注。IMF在最新一份报告中指出,即使避免了更广泛的金融危机,欧洲房地产市场的无序调整也可能发生。如果金融状况收紧程度超过预期,房价可能加速下跌,这将对家庭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产生不利影响。
(3)美联储官员发声 6月加息预期回落
经济参考报消息,近期对美联储未来是否继续加息的分歧仍存,市场对美国经济数据、美联储褐皮书、美联储官员发声等因素较为敏感。当地时间5月31日,多位美联储官员表态“6月可以暂时停止加息”,加上美联储褐皮书似乎也在向市场传递出美国经济状况虽然还“热”,但并没有之前那么“热”的信息,市场人士对美联储6月加息的预期急剧下跌。对于有关官员的表态,咨询企业Evercore ISI副主席克里什纳·古哈表示,这是“美联储领导层不打算在6月加息的权威信号”。不过,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5月31日则表示,没有看到一个令人信服的暂停行动的理由。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官员们一方面担心通胀尚未得到控制,另一方面又担心随着银行收紧信贷,经济可能大幅放缓。这使得他们在做出决策时变得摇摆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