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乘势而上
5月首周A股市场受小长假期间内外部因素影响震荡波动,低估值国企领涨并助力上证指数表现较好,其余主要指数及风格表现较为平淡,尤其是成长风格整体表现不佳。我们在前期发布的报告中认为 “二季度可以积极一些”。结合目前内外部环境,我们继续维持对A股市场偏积极的看法。支持后续市场表现的逻辑包括:1)投资者对增长预期有继续改善空间。2)二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有望相较一季度明显回升。3)外部不确定性仍需继续关注,基准情形下对A股影响可能有限但需警惕潜在冲击。上述因素结合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不高且仍处于历史中低位,我们认为当前位置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配置方面,TMT领域前期集中交易风险释放后或进入盘整阶段,未来进一步催化可能来自政策预期或产业趋势新进展;随着复苏逐步深化且上市公司业绩进入改善周期,基本面改善可能逐渐成为市场交易的核心逻辑,市场风格有望更为均衡,关注基本面具备复苏逻辑的领域,如前期调整相对充分的泛消费领域。低估值国企及一带一路等主题仍值得继续关注。
行业建议:复苏为主线,风格更均衡。建议投资者关注如下三条主线:1)基本面修复空间和弹性大,且政策继续支持的泛消费领域,如食品饮料等;2)关注产业链安全、数字经济等政策支持的成长领域,包括高端制造、科技软硬件,新能源领域的偏谨慎预期也有望有所修复;3)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国企改革等主题机会。
国泰君安:势在“现代化”
疾风知劲草,继续结构做多。回顾4月,我们提出的“大象也能起舞”,中特估+类债高股息重叠资产成为引领市场的投资主线,并逐步成为新共识。在4月末市场调整与恐慌中,我们在低点准确提示“疾风知劲草,回调遇良机”。面对当下投资者对市场投资的疑虑,我们的看法是:1)国内经济和政策环境的稳定,是股票做多的重要前提;2)经济活动与经济政策超预期与否不影响股票做多决断,只影响股票投资结构;3)政治局会议对“内生动力还不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深化改革”的定调有助于打消市场对于GDP好了就不需要稳经济的疑虑;4)“房住不炒”意味着当前仍不是全局性行情,而是结构性行情。5)美国对华投资限制风险即将落地,注意逆向布局。边际上,中国利率水平的下降与海外紧缩周期的结束,我们判断A股仍处于底部抬升,结构性做多的行情。
势在“现代化”,主旋律在国有经济改革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我们3月中旬以来提出“做多窗口期”的一个重要逻辑是,在国内风险预期稳定、无风险利率下降环境中,持有货币/类货币资产不论是收益还是效率都比较低。同时,在股票资产当中存在一个重要的资产类别具有低估值、高股息,且受益于国有经济改革与经济周期恢复。前者的特征令这一资产在利率下降环境中相对优势扩大;而后者的变化令这一资产内在价值改善。经历一个月石化、金融、建筑的上涨,我们提出该观点时红利指数股息在7%,现已降至5.84%。我们认为中特估+类债高股息资产的重估并未结束,但接下来会出现扩散,建议关注国有经济、数字化、现代化产业相关领域兼顾高股息细分的行业与个股(见正文)。此外,4月21号深改委、4月28号政治局、5月5日中央财经委三大高级别会议密集提及“现代化产业体系”,或预示顶层设计与政策将进入密集期,关注科创相关投资机会。
看好风险特征不高、受益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成长股:中特估/数字经济/创新药&;;半导体。下一阶段机会聚焦在产业政策有进一步催化、盈利周期见底、交易结构较好的股票。1)国有经济改革(&;;中特估)与类债高股息重叠资产的重估:建筑/石化/金融,以及扩散细分(传媒出版/运营商/设备/运输/中药)等;2)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继续看好股价调整充分、盈利预期见底,微观筹码出清,且中期维度受益周期性复苏和技术创新板块,美元紧缩周期的尾声也有利于长久期资产,看好低位成长:创新药/半导体(自主可控方向),以及政策有望进一步催化的数据要素&;;经济相关子板块:运营商/云服务/算力/数据安全等。3)传统领域布局“性价比消费”成长性细分:啤酒/食品/餐饮供应链/黄金珠宝/大众白酒。
主题与个股:掘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经济与中特估行情的扩散。1、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维护产业安全和增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看好半导体(中微公司/中芯国际/华特气体)/高端装备(纽威数控/纽威股份)。2、数据要素化提升数据资产价值,数字产业投资增强经济增长动力,看好运营商(中国移动)/数据服务(淳中科技/恒生电子)等。3、中特估叠加低估值高分红,且具备多重主题逻辑共振,看好餐饮零售(老凤祥/广州酒家)/医药(华润三九)/传媒(芒果超媒)/建筑(陕西建工)等。主题推荐:数字版权/创新药出海/一带一路/虚拟现实。
华安证券:震荡市下把脉复苏、科技及中特估
五一节后两个交易日结构性行情延续节前惯性,极致演绎,“中特估”相关金融股涨幅扩大、传媒继续大涨,同时TMT延续分化调整、新能源持续探底。
展望后市,内部经济复苏斜率有所放缓,但长端利率新一轮下行背景下流动性宽裕偏积极,同时外部非农超预期带来美国经济短期衰退担忧减弱,又不会导致市场加息预期产生质变,因此整体环境下,预计仍将维持震荡格局不变,优选结构性投资机会为主。
配置上建议关注两条主线及中特估主题:一是经济复苏重点转向需求端,建议重点关注消费风格的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美容护理;二是TMT产业行情未休,仍可优选方向,建议在通信和电子中继续挖掘机会。同时也可关注中特估概念下的催化行情,低估值且行业基本面改善的银行和有望受一带一路带动的中字头建筑和建材。
中信建投: 耐心等待,低位把握
一季度全A营收增速等指标仍在探底,五一出行恢复亮眼,但制造业PMI已露出疲态,海外处于多事之秋,高利率环境下美国银行风险事件频发,衰退风险上升。市场处于再平衡期,低位把握再布局机会;短期结构上关注在低位资产中寻找景气稳定或好于预期方向,中期线索在于科技周期与复苏链中的弹性方向。行业重点关注:医药、传媒、通信、餐饮链(预制菜、啤酒)、军工、新能源等。主题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数据要素等。
出行强制造弱,复苏内生动力不足,海外衰退隐忧未散。“五一”小长假出行数据及相关旅游消费数据亮眼。但4月一系列经济数据显示复苏动能有所趋缓,且当前中国制造业复苏很可能弱于服务业与出行链。从今年3月初的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到本周第一共和银行倒下,其也是美国历史上倒闭的第二大银行,虽然及时救助与相关方案短期缓解市场担忧,但持续高利率环境下,美国银行体系的问题依旧存在。在海外衰退风险加剧背景下,关注美联储5月议息会议对后续的指引及表态。
全A(非)Q1盈利负增,消费亮眼,科技已有改善。23Q1全A/全A(非金融两油)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为1.42%/-6.48%,相较2022年累计同比变动+0.53/-5.16pct,一季度经济及企业景气相较22Q4回升,盈利增速大概率为全年底部,低基数下预计23Q2将明显改善,下半年伴随去库深化修复斜率有望加快。行业业绩表现上,消费/光储亮眼,科技改善,能源拖累。展望后期,值得关注的业绩景气方向是:1)有望维持高景气的细分方向:IT服务、储能/风电/光伏(分环节)、火电、出行链、券商、中药、预制菜;2)有望景气趋势向上且可能实现跃升的板块:通信设备(光模块)、游戏、半导体、软件、啤酒、竣工链、黄金、基建、医疗服务。
兴业证券:“数字经济”轮动强度开始从高位回落
年初以来,市场轮动强度一直处于历史较高的水平。根据我们对一级行业近五日涨跌幅排名变动绝对值加总所构建的短期行业轮动强度指标,年初以来市场轮动强度中枢较往年明显抬升,2月底时更一度创下历史新高。此后3月初至4月中旬,随着主线聚焦“数字经济”,市场轮动强度阶段性收敛。而近期,市场轮动再次加速。
因此,今年市场主要矛盾或许并非择时,把握轮动的方向更加重要。
虽然这种轮动看似杂乱无序,但深入复盘后依然能发现清晰的逻辑链条,即“一个大循环、两个小循环”:
“一个大循环”——“数字经济”和“中特估”之间的轮动。例如,3月中旬至4月中旬,随着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叠加AIGC技术进步以及政策的持续催化下,我们看到“数字经济”成为资金聚焦的方向,TMT板块迎来共振大涨。又如4月以来,随着“数字经济”在前期大涨后拥挤度快速提升至历史高位、甚至进入到局部过热的状态,叠加业绩期市场风险偏好收缩,我们又看到市场主线逐步向低估值、高分红、涨幅落后,同时有政策加持的“中特估”轮动、切换。
“两个小循环”——“数字经济”与“中特估”内部的轮动。“数字经济”和“中特估”的内部结构,也是随着整个板块的上涨在不停地轮动和切换的。例如“数字经济”从去年底的信创,到2月的AIGC,再到3月的算力、云计算、半导体,以及4月的光模块以及近期的AI+,整体上就是一个在内部不断跟随性价比、拥挤度和产业催化寻找主线方向的过程。与此同时,“中特估”也是从我们一直以来聚焦的运营商、能源链,向“一带一路”、大金融等扩散的过程。
而当前,从“大循环”的角度,4月份以来“数字经济”与“中特估”的相对收益已显著收敛。“数字经济”内部的交易拥挤度已显著回落,其中多数细分方向拥挤度压力已回落至历史中等乃至偏低水平。因此,往后看两条主线的相对性价比或再次进入到一个较为均衡的状态,需更多关注“数字经济”与“中特估”内部的“小循环”。
浙商证券:十年一轮回——传媒逆袭,不止于修复
我们认为红五月可期,仍是TMT和中特估双主线,其中,TMT进入基本面线索驱动基金配置的牛市主升段,中特估五月催化剂密集将继续发酵扩散。
2023年TMT引领结构牛市。横向比较TMT内部,盈利维度,传媒和计算机具备率先启动的基础。
原因在于,复盘13年计算机、19年半导体、20年新能源等结构牛市,可以发现盈利阶段对股价表现有指引意义。其一,牛市第一波行情启动时,指数上行斜率陡峭,此时盈利处在反转初期,往往对应盈利增速为负,相应的基金配置尚未明显提升。其二,随着牛市主升段展开,指数上行斜率放缓,此时盈利进入上行通道,相应的基金配置往往在此期间开始提升。
结合23一季报,计算机和传媒盈利同比自22Q4触底向上,而电子仍在探底,一级行业维度看通信趋势不明确。这意味着,从盈利阶段看,计算机和传媒应率先启动。
基金持仓视角,TMT中传媒的配置比例最低,以“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为统计口径,截至23Q1,相较于计算机8.26%,传媒仅1.08%。
进一步综合产业逻辑和盈利确定性,传媒具备比较优势。其一,从盈利确定性看,游戏版号恢复发放,以及疫后修复,传媒的反转确定性较强;其二,从产业逻辑看,就AI潜在应用受益领域而言,传媒的行业构成以To C端为主,逻辑上看想象空间和受益顺序上都具备比较优势。
当前我们认为随着本轮AI浪潮的逐渐深化,新一轮结构牛市正在被逐步催化,传媒既是数据要素的重要提供方,又有望受益于AI带来的多重变革。目前AI+传媒正在逐步落地,成为板块行情的重要催化剂。
华西证券:先抑后扬,5月聚焦央国企主线
海外市场:美联储加息步伐或已结束,但降息预期仍将反复。“五一”期间,美国公布的一季度GDP增速不及预期,同时银行业危机和债务上限引发市场担忧,海外衰退交易升温。5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如期加息25个基点,FOMC声明删除了此前暗示未来还会加息的措辞,意味着本次加息可能是最后一次加息;关于何时降息,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重申年内降息的可能性较小。当前市场预期联储9月开启降息,但在显著超预期的4月非农数据公布后,市场降息预期出现降温。我们认为5月可能是联储最后一次加息,但降息预期的反复将使得海外市场相应波动,需持续跟踪美国经济、就业及通胀数据的验证。
中央财经委首次会议释放积极信号,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人口高质量”,再次强调重视和爱护民营企业。本次会议是二十大后的首次中央财经委会议,会议规格高,将指引中长期宏观、产业政策的发力方向。具体看,会议将“现代化产业体系”放在首位,并提出五个坚持,兼顾当前和长远;“人口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此外,会议提及“倍加珍惜爱护优秀企业家,大力培养大国大匠”,再次强调重视和爱护民营企业。此前二十届中央深改委首次会议也提出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有利于增强场外资金入市信心。
A股业绩底探明,后续有望逐季改善。A股企业一季报相对平淡,并未超出市场预期:23Q1全A营收累计增速下行,净利润增速转正,但全A(两非)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继续下行;23Q1全A(两非)ROE(TTM,整体法)为7.63%,已连续三个季度下滑,主因资产负债率和周转率下降。往后看,A股本轮盈利下行周期已接近尾声:单季度来看,一季度全A净利润增速已转正,全A(两非)净利润增速仍为负增,但营收增速已出现改善。一季报探明业绩底后,随着国内经济复苏纵深推进和低基数效应,预计二季度A股利润增速将大幅改善。
投资建议:5月A 股有望“先抑后扬”,聚焦央国企主线。对于五月A股市场,我们认为此次中央财经委首次会议释放了积极信号,尤其是再次强调了重视和爱护民营企业,将有利于增强场外资金入市信心。盈利端,一季报上市企业业绩底探明后,A股将迎来盈利上行周期,预计五月A股“先抑后扬”,操作上,建议逢低敢于布局。行业配置上,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本月我国将举办首次“中国+中亚五国”元首峰会,有望推动各方在重点领域的合作深化,建议聚焦受益于“一带一路”和“中特估”持续催化的优质央国企。
天风证券:4月决断——一季报后的行业比较思路
4月PMI数据再度回落至荣枯线下方,表明了当前经济复苏的路径仍不清晰。总量复苏力度不高+市场风险偏好回升,最终在结构上就更容易指向与总量关联不高、景气相对独立、产业空间较大、估值弹性较高的主题赛道。
从4月决断的逻辑出发,5月之后市场或向景气趋势改善更为明显的细分赛道和AI赋能方向倾斜:一是传媒和计算机子行业中,当前景气改善较明显的游戏、金融IT、云计算;二是AI赋能拉动较大的方向,如算力、部分AI应用;三是全球半导体周期接近见底+国产化逻辑下,看好半导体产业链机会。
国盛证券:“哑铃型”策略是当下首选
4月以来,极致化的交易结构正在确认收敛。结合前期报告,我们把交易格局自极值回归的过程,归纳为“两种情景+三个特征”:
两种情景—— 1、指数震荡休整,结构趋向均衡,主线切转向有基本面加持、拥挤度相对健康的板块;2、市场进入普跌(大多发生在宏观下行周期中),低拥挤度方向同样有相对优势;
三个特征——1、交易格局与行情演绎同因同果,交易结构的左侧信号意义相对有限,但右侧信号通常很有效;2、当交易结构确认收敛后,行情在接下来的一个季度通常都会有明显的反转特征(1-2个月窗口内更为明显);3、极致化行情回归期间,市场会出现震荡与普跌两种形态,其中,稳定类风格的抗跌属性凸显,而成长风格波动更为剧烈。
决断期过后,自上而下配置思路的两点变化:
关于多空的判断,我们维持前期的观点:负反馈式的普跌难以重演,指数底部存在支撑,上行周期的波动带来的更多是机会。1、2022年Q4后,宏观贝塔的负反馈进程基本结束;2、我们的【预期-库存】周期模型提示,A股的估值与盈利周期,在2023年的方向都是向上的;3、与周期方向一致,我们的量价趋势指标同样显示,权重指数中期向上拐点已现。
一季度数据&;;财报披露完毕后,策略的重心与抓手上提示两点新变化:1、经过年初以来经济的整体性恢复后,最新的高频数据指向,货币-信用-实体越来越接近货币宽+信用紧+实体弱的组合。尽管我们认为中期视角看,库存周期将迎来底部确认,但短期内上述的宏观环境似乎仍会延续一段时间,历史上看,信用+实体走弱,而货币宽松阶段,优势风格转向金融地产+稳定红利两类行业。
全A盈利二次探底,往后大概率开启新的一轮盈利上行周期,随着内生性需求逐步确认恢复,供给端格局改善的行业有望更快出现资本开支改善,进而迎来基本面与估值的双击,在细分行业中,我们可以筛选出高性价比且具备供需格局反转的方向。
结合宏观、中观到微观层面的思考,“中特”国央企估值修复+供需反转的高性价比资产的“哑铃型”的配置思路仍是当下的首选。(一)有基本面加持的“中特+”:建筑/油气/交运;(二)盈利预期&;;供需反转的高性价比行业:医药/家电/半导体;(三)货币-信用-实体时针指向,金融股有望迎来阶段性表现:保险/地产国央企。
平安证券:积极的因素正在增加
近期国内市场积极因素正在增加,一是世卫组织宣布结束新冠疫情全球卫生紧急状态,二是五一出行高景气恢复,三是政治局等高层会议明确后续经济政策方向。节后两天A股市场表现分化,金融地产表现亮眼,消费成长相对弱势。
A股业绩披露落幕,一季度实体企业盈利筑底,消费金融向上周期向下。22Q4、23Q1全A非金融盈利增速分别为0.9%/-5.8%。结构上,出行和服务消费行业在疫情影响退坡后出现盈利恢复性增长,金融地产随着宏观基本面的修复有所改善,周期板块在高基数和需求修复不足下盈利回落,成长板块景气度分化,新能源延续高景气,计算机、传媒和高端制造盈利环比改善,通信和电子盈利下行。
沿着困境反转和景气延续两个维度筛选一季度高景气行业,酒店餐饮、旅游及景区、航空机场、美容护理、房地产服务、IT 服务、广告营销、数字媒体、证券和保险的盈利增速居前并较22Q4显著改善,多数盈利增速由负转正;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的光伏设备、电网设备和航空装备的盈利增速有回落但仍处高位。另外高频数据显示经济仍在弱复苏,一方面五一出行高景气恢复至2019年同期,另一方面4月百强房企销售额环比有下滑但同比仍在高增。
政策面沿着政治局会议“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加码布局,关注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和新能源。5月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召开,要求“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国常会进一步部署政策落实,要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等。
展望后续,一季度A股盈利底部基本是共识,后续在经济持续修复预期下,A股市场仍有业绩估值共同向上的空间,但波动也较大。结构上,全年TMT和“中特估”的投资主线不变,短期关注高景气延续且政策支持加码的先进制造以及TMT领域中的相关细分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