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xTrust是Arbitrum one链上部署的Defi一站式服务平台,其服务于用户更加便利和智能化的参与Defi生态,作为平台,其赋能方式和价值锁定依靠公链的Defi生态的价值积累,同时作为Defi门户也将为Arbitrum生态引入大量的流动性资产。
MixID
新一代的DID+生物识别技术,相当于是将KYC变成了生物识别,同时绑定链上身份,这就意味着更加保护的用户的隐私,而不是直接在各种web2平台上收集用户的信息。
MixID作为新式DID,区别于传统DID首先是生物识别防女巫,其次MixTrust以Defi服务平台门户的角色发布的DID意味着这将是MixTrust引入用户进入Defi赛道的战术之一。
mxt 也是蹭得香港概念板块和AI板块得两大热度,目前得话市值较低,埋伏潜力较大 平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搭建!
Arbitrum大火,大量的链上生态如Radiant Capital、GMX、Gains Network随着Arbitrum的空投预期吸引了大量的流动资金进入生态。
我们可以看到Arbitrum上的大部分项目都因ARB的上所预期造成了TVL大规模拔升,首先是GMX:
GMX是一个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永续合约交易平台,其交易量目前超过1100亿美金,手续费超过1.7亿美金。
其次是GNS:与GMX类似的永续合约交易平台,其不仅提供加密货币,同时也提供外汇、股票、商品和指数的杠杆交易,交易量320亿美金,2300万美金的手续费收入。
最后是Arbitrum上链游龙头Magic:其市值也达到了3.8亿美金的体量。
为何部署在Arbitrum上?
Arbitrum作为四大L2之一,并且在rollups 赛道脱颖而出,链上tvl达到38亿,较昨日上涨20%之多,占据了L2赛道55%的市场份额。
连续数日的交易量超过ETH主网,坐实L2赛道龙头,直观的数据是,大量的高TVL应用以Defi协议为主,其中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AAVE、GMX,更直观的数据是,Defi用户在Arbitrum上为主体,让Arbitrum成为为Defi用户高频交易为主的L2龙头。
一、DID是当前Web3应用层发展的瓶颈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去中心化的身份(DID,Decentralized Identity)系统?用大白话讲,现在Web3中的交互都是基于钱包地址的,但是创建新地址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少有人会把自己绑定在一个地址上。这就导致了用户可以随时放弃一个地址所代表的“身份”,也可以零成本创建大量的地址“身份”,进而导致一系列问题。
对于此现象,V神及其合作伙伴近期也在长文《中心化社会:寻找Web3的灵魂》中进行了指出:他们认为,Web3目前在应用层存在相当的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源自当前Web3 缺乏代表“人类的身份以及社交关系”的原生组件。这导致许多应用在实现关键功能的时候,必须依赖于其原本想超越的中心化Web2架构,从而复制了后者的局限性,无法实现Web3闭环。
典型的案例有:
1. 当前的DeFi由于无法构建地址与“真人”的联系,无法实现不少现实中常见的经济活动,比如抵押物不足的借贷。
2. DAO如果想实现(有代币门槛的)“一人一票”投票机制,往往得依赖web2的基础设施,如社交媒体个人资料,来对抗女巫攻击(用程序生成大量机器人模拟真人行为)。
3. Web3建设者在各个DAO建设中都做出了贡献,但这种贡献却无法直接与其链上的身份绑定,导致其在求职时可能依然需要走Web2的简历填写等流程。
4. 一些NFT项目声称自己是由某知名艺术家创作的,但这种创作无法在链上得到直接验证。用户只有通过Web2社交媒体联系艺术家来验证真伪,若无法联系或得不到及时澄清,容易上当受骗。因此,Web3原生身份组件的构建,对于Web3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行业内一般称这类身份组件为去中心化身份(DID)。
二、DID的枢纽位置与应用场景
Amber Group,全球顶级的crypto金融服务商,于2021年11月勾勒了DID的生态系统,详见下图:
在这幅图中,DID位于Layer3,处于整个生态的枢纽位置。在DID的上游,是Layer1-共识标准层和Layer2-基础设施:
共识标准层可以简单理解为对Web3身份表示的各种标准规范的制定,目前主要参与方是为W3C(万维网联盟)和DIF(去中心化身份基金会)
基础设施层中,最值得关注的是.bit、ENS等域名项目 —— 由于域名可以绑定地址、地址本身难以记忆,未来Web3世界中每个人的“姓名”很可能会以域名的形式进行展示。
在DID的下游,是众多依赖于DID的应用项目。个人认为,当前对DID最为迫切的三类应用项目,是不完全抵押借贷、DAO治理工具、Web3社交:
不完全抵押借贷曾是Defi中的一大探索方向,曾经也有Goldfinch等有一定影响力的项目,但它们并不成功,TVL接近归0;但是,如果有了身份约束、甚至链下真人的唯一性认证,用户就不得不考虑到违约所要付出的信用成本,这和真实世界借贷相类似。
在DAO治理投票、包括项目对早期用户贡献的衡量中,如何识别哪些用户为真人、哪些是机器人一直是一大难题。当DID成熟之后,DAO治理也将会走向新的高度。
Web3原生的社交项目目前并没有非常成功的,其中的一个因素就是缺少现实真人在链上的实体映射:每个用户可能有多个地址,且地址之间的交易局限于金融行为而缺少社交行为。DID的出现将为Web3社交项目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DID目前的成熟形态尚不清晰,不少DID项目的分类在不同的地方也不一样,这个问题也将会在后文进行探讨。有时候一些本属于socialfi、defi类的赛道也会被归为DID赛道的项目,对此我们不必纠结。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当前的DID项目是如何做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尝试的。
三、DID项目的大致划分及其代表方案
上文提到,Web3中不同的应用场景都对DID提出了需求。对于不同需求的侧重,当前的DID项目可以大致划分为四类:链下身份认证类、链上身份聚合类、链上信用评分类、链上行为认证类。
价值捕获和后市预期
作为Defi平台,MixTrust的价值收集和捕获能力大大强于大部分应用,类似于去中心化的自助机构。尽管项目方仅具备不到20%的治理权,但其代币具有绑定其他Defi的能力,或可用于提供手续费及其他应用场景,这些能力都超过其他Defi代币。再加上香港概念、AI概念、Arbitrum生态狂潮等因素,以及MXT目前市值较低的特点,笔者认为MXT的涨幅空间是不可估量的。
来源:金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