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您可以先介绍一下自己吗?
大家好,我是Jason,目前是一个独立研究员,喜欢研究行业里新的技术、项目和趋势,也自诩为一个布道师,过去一年撰写了近100篇科普与投研文章,差不多50万字,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捕获了一些早期投资机会,如Lido、SSV、Push等,我也是万物岛的builder,参与一些投研内容品牌流量等工作,除此以外也获得Mirror SpotLightr和PushPortal的Rocket Star的社区贡献奖励,我之前是做过程序员和产品经理,再往前之前在读书时发表过SCI一区的区块链扩容paper,目前谷歌学术有130+被引,也瞎折腾过在web2和web3都有过不成功的创业经历。
2.您可以分享一下入圈的契机吗?
我在17年读硕士的专业是软件工程,机缘巧合选择了区块链方向作为研究课题,当时区块链的性能问题很大,所以就尝试研究扩容相关领域,做了2年的时间也如刚才提到的发了paper,当时提出的方案类似于现在的rollup,很多人听到我17年就开始专门搞区块链,都以为我是老OG早都A8、A9了,其实当时是完全只在技术层面研究,并且当时对于行业带有偏见,所以完全错过了17年这最大的一次行业财富红利,这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毕业后,我选择了传统的道路,应届生进入大厂打螺丝,先去阿里做和法务风控相关的工作,在这期间也涉及到的区块链,因为有合同和诉讼的上链存证业务,不过那就是联盟链了,后面觉得在大厂比较无趣,就参加了红杉资本的红杉学者项目,我在他们的一家SaaS被投企业做了一年,经历这两个工作阶段,我深刻的感受到传统互联网增长乏力红利殚尽,我们这一代人真的错过了外企、房地产、互联网三大时代红利,当时恰逢21年Web3牛市,感到Web3也许是留给我最后一个时代的机会了,于是决定all in 进来。
当时一方面我和几个朋友在做NFT相关的产品,另一方面我个人开始去深入的研究Web3,发现这和几年前我所搞得区块链已经完全是两回事了,每天刷着看不懂的词汇就非常焦虑,于是我又从头学起并写学习笔记,当时是开了一个公众号叫 今天有更懂这个世界一点了吗,我的很多读者以为这句话是对他们说的,都说看了我的公众号真的更懂世界了,其实这句话是对我自己说的,我曾经一度自信的以为我作为专门搞过区块链的,重新回到这个行业肯定乱杀,但当我开始了解后才发现这个世界这么的陌生,于是我就提示自己要每天晚上睡觉前要自问:今天有没有更懂这个世界一点。
后面开始写一些和技术相关的教程,逐渐的向上写协议、项目、市场和趋势,以及投资机会,开始有了一些读者,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结果,推特和公众号有5万多粉丝,写的内容也被BSC、SSV、PUSH、Lens、Worldcoin等头部项目的官方进行转发和互动。
除写文章以外,我进入行业后也做过几个小项目,其中因为我之前从事安全行业,来到Web3后感觉安全问题非常严重,于是当时和社区的几个朋友做了防钓鱼安全插件MetaShield,通过用户高危交易行为的监测来做主动防御,这个项目是开源的public good,还有其他几个小产品。
离开之后我在全国几个城市跑了一遍,面对面的与很多Web3的朋友交流沟通,看到了太多太多优秀的认真做事的朋友们,并写了一篇小作文用来回应之前华人Web3犹太人的论调(https://mp.weixin.qq.com/s/mpJmIqdFcV-9ytujM4MQnQ)。我尽可能的把自己生产力拉满继续做行研和写文章,我深刻的知道不论是接下来政策监管收紧,还是越来越多优秀的人进来,也许留给我下一个牛市可能是最后一个,所以我要尽全力赶上这趟末班车,我也处于和时间赛跑,和自己赛跑的状态。
我认为我在行业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写文章,它真的是一个非常好内修外练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将自己零散的知识结构化成体系梳理,给别人讲懂了,自己肯定也就懂了,其次是可以帮助我找到更多同频的朋友,我的很多贵人、朋友、合作伙伴等都是通过写文章认识的,这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其实作为我这种“行业草根”,没有资源没有背景,有的就只有自己的双手和大脑,所以把东西学到脑袋里,再写出去,这就是我能给自己最大的杠杆。以及我基本上只要时间允许,就会尽可能的帮助大家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觉得这个行业还非常小,广结善缘,不要计较一时得失,先助人,人才会助己,尤其是Web3目前还是比较无序的行业,充斥着很多真真假假的骗子,所以待人真诚一些。
我目前在万物岛中参与从投研-内容-影响力-品牌-流量-社区这部分工作,看起来很多,其实都是一以贯之的,以及也会参与一些朋友的项目作为顾问。
核心内容: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曾在阿里和红杉学者从事程序员和产品经历相关工作。后我和朋友合作开展了NFT相关产品的研发,但由于遇到市场问题,我们开始转型。我喜欢写文章进行科普布道,我们将社区转变成了一个DAO组织,快速打出品牌认知,通过深入研究和分享加深了自己的认知,并拓宽了自己在行业里的资源人脉,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3.您在web3最难忘的经历有哪些呢?
我个人最难忘的经历是在去年4月份获得了Mirror Spotlight,那时候我刚开始写文章没多久,突然有一天Shawn联系我说我入选了Mirror Spotlight,我当时很惊讶,因为我之前听说过这个很难获得,这件事情让我在内容上的价值得到了第一次的认可,给了我很强的正反馈,Shawn也是挖掘我的伯乐,是他看到了我的文章后进行了推举。
在投资上难忘的是我在今年1月,连着写了三篇文章深度的覆盖了整个LSD赛道,应该算是做了一次吹哨人,适时的科普和预警了以Lido和SSV为首的LSD赛道爆发,现在能看到关于这两个项目的很多文章应该都是通过我那三篇引申出来的,这个也算是我比较大的一次战绩。
核心内容:最难忘的经历是在投研领域实现了个人价值,获得了Mors Spotlight奖项,并寻找到了投资机会,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在研究和写作方面的道路。
4.您可以分享一些投研方面的技巧吗?
首先要明白投研是一项孤独并长期建设投入的工作,自己一个人坐在电脑跟前从早看到晚,这个过程在起步阶段很难得到正反馈,要耐得住寂寞,所以一开始心态要调整好,有不少朋友找我说Jason哥,我也想当Kol,或者说我想通过投研也找到财富密码,你能不能带带我,我的反馈是如果你抱着想当Kol或者赚钱的心态去做投研,大概率做不好,因为前期你写的东西肯定不会在数据上给到你正反馈,所以你看着自己写的东西没人点赞,或者是研究了半天没找到财富密码还亏钱了,心态肯定就崩了,那所以一定要抱着就是纯粹内修外练的心态去做研究,找到投资机会和获得流量影响力,那都是附加值。
我之前在Twitter和公众号里写了一篇文章,分享了我所有的投研和写作方法和策略:
https://mp.weixin.qq.com/s/7d36MwMbFKK7Q6Mq9lt8KA其中的逻辑可以概括为:找到一个被低估且深度足够的赛道,并在其中找到头部项目。
首先,被低估的赛道应该是那些还未被市场充分认可、但具备很大潜力的赛道。其次赛道要足够深度,能够容纳大量的资金进入。一旦有大量资金涌入,就存在涨幅的空间。此外还要找到头部项目,因为在任何赛道里,整个价值捕获往往被头部项目占据。
如何找到一个赛道及其中的项目?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对市场的敏锐度,以便获取一手信息,我平时是不看媒体的,因为媒体通常会滞后几天,等到美国的消息传到国内再被人解读出来都好几天了,而这段时间对于投资交易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因此建议大家尽量能够消化一手信息,比如以太访基金会的论坛、以太坊开发者论坛等等,这些都会涌现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一手信息网址分享]
以太坊新闻周刊:https://weekinethereumnews.com
以太坊社区论坛:https://reddit.com/r/ethereum/
以太坊开发者论坛:https://reddit.com/r/ethdev/
EIP提案论坛 : https://ethereum-magicians.org
以太坊研究者社区 : https://ethresear.ch
以太坊基金会官方博客:https://blog.ethereum.org
核心内容:要想找到长期价值的投资机会,首先要找到一个深度足够的赛道,同时要找到一些具有高价值预期但没有被低估的头部项目。为此,需要保持对市场的敏锐度,以便获取最新的信息,并尽量去消化一手信息。
5.您认为现在有哪些有深度的赛道?
请注意我接下来的内容完全没有任何投资建议,大家自己DYOR。
我曾经在推特上分享过我的看法,从大赛道来说,存储、去中心化稳定币、应用链等,就存储领域而言,我认为这个领域一直以来都有机会。之前我也写过一篇文章,分享了我对以币安新发布的Green Field这条存储链的探讨。存储领域的机会是存在的,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我还没有看到存储领域取得重要的里程碑事件,这个逻辑我在刚才说到的分享全部投研逻辑方法论的文章里重点提了。因此这个领域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成长,需要耐心等待。
另外一个有机会的领域是去中心化的稳定币领域。我们现在使用的大多数稳定币都是中心化的,包括超额抵押等等,web3原生的去中心化的稳定币是一个比较确定性的发展方向。
第三个有机会的领域是应用链。这个概念已经很早就出现了,但一直起起伏伏。我目前感觉,无论从资本的角度,还是从项目方的角度来看,应用链都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领域。这是我目前的观察和判断,之前也写过相关的文章。其实有潜力的赛道还是不少的,大家看我的推特和公众号,基本上大赛道我都会进行分析。
核心内容:我觉得存储赛道、去中心化稳定币和应用链是当前可能的机会。存储赛道可能需要时间养成;去中心化稳定币是一个相对确定性的方向;应用链也许会有不错的前景。
6.您在接下来的市场中有怎样的布局?
我目前所擅长的是从投研出发、产生内容、形成品牌影响力、沉淀为流量社区这一条路径,我可能会继续长期保持这个方向,并寻找一些行业机会,不论是投资还是做项目,目前主要参与的社区是万物岛,我选择万物岛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一直看好华人在Web领域的地位和优势,与我的价值观相符,万物岛是一个立足于香港,辐射全球华人的组织,我们在今年4月香港峰会也会正式开营,去服务和赋能第一季的数十个项目。核心内容:作为一名投研人员,我选择加入万物岛,致力于搭建投研社区和内容矩阵,并可能未来成立一个基金或研究院组织,以支持华人在Web领域的发展,争取香港成为一个拥有优势的阵地。
7.您还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吗?
我一直在回顾我在Web3里所得到的和错过的东西,尽管我在2017年到2019年做了整整两年的技术研究,但是却忽略了市场和商业上的价值,这可能是因为当时我对这个行业有着偏见,大家普遍认为整个区块链就是一个以金融炒作投机为主的行业,错过了这个机会。现在回过头看,我意识到当时自己的认知不够,带有有色眼镜,所以第一个教训是不要带着偏见去看待一个行业,躬身入局。
另外我想说的是在Web3是一个充满诱惑的行业,并且圈子太小了,作为新人一定要“洁身自好”,遵守行业的共识,不要做或者说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我觉得如果是想在行业中长期待下去的话,越是没有法规的地方,守规矩的价值越高,当然这个纯粹是个人看法,求同存异。
另外建议大家友善一些,我感觉现在圈子里的戾气真的非常重,推特经常会有撕逼和互喷的情况出现,不论是为了博流量还是什么原因,在行业这么小的情况下,都会给整个行业的氛围产生影响,如果是认真和我交流探讨的,或者我写的内容出现了纰漏指正的,我会非常欢迎,所以建议大家友善一些,讲道理一些,就事论事,有时候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真的挺为难的,花了大量的时间做调研写东西,不赚钱就算了,还再产生一些纠纷,真的没有必要,我在看别人内容时发现有问题都会私信对方提出,或者在其下面进行评论补充,抱着互相提升讨教的心态去交流就好,如果抱着对立争对错的心态,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
核心内容:回顾在Crypto的经历,错过了市场和商业上的价值,主要是因为当时带有偏见。分享教训是要摘下有色眼镜理性看待行业机会,不要带有偏见。另外行业很小,作为新人要维护好自己的口碑,自律。
8.您可以分享下过往投资Token经历吗?
首先我认为如果想要真正的感受这个行业的脉搏和温度,是需要买Token的。有的人说看不上买Token,认为这是一种投机,赚快钱的事情,或是自己太忙,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看市场,但我认为这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分配一点时间和钱来投资,因为这是一种有效的驱动你更好地理解行业的行为。炒Token并不是说整天刷twitter,跟着KOL去买,或者一天两小时就看盘,甚至直接开合约,因为这种行为没有提升个人认知,并不知道背后的逻辑。反而我认为是要以投研为主,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赛道,然后找到一些有价值的项目,并且买一点,这样炒Token同时也可以对自己的投研和行业理解进行检验。
第二个是作为创业者,最终你的项目价值大概率还是反馈在二级市场,当然部分项目并不会发Token,所以如果你是有发Token预期的话,需要花时间去关注二级市场表现的,因此当我通过研究发现市场中有几个不错的项目时,我就买入,如果赚到钱就是对我的研究奖励,但如果亏损说明我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没有考虑到某些重要的方面,如果你研究完的项目觉得好,都不去买的话,那是不是对自己的研究没有信心呢?当然也许你有不同的意见,求同存异。
但是请注意如果你有自己的正职工作,并且抗风险能力不强,尽量不要沉迷于交易,甚至开赌,毕竟区块链24小时交易,且波动性如此之大,你可能会输掉全部本金甚至背上债务,尤其是在圈子里会有很多财富神话,要明白这里面会有很多想讲给你听的故事,一定要提升自己的辨识度。
核心内容:如果想要在加密货币行业中长久发展,除了要关注市场的变化和有价值的项目,还要做好研究与投资的准备,结合二级市场的反应,充分利用投研和投资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来源:金色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