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美联储放水3000亿美元 加密市场将迎来新的牛市?比特币以太坊为何暴涨?

2023-03-23 17:15:53
金色财经
金色财经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6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美联储放水3000亿美元 加密市场将迎来新的牛市?比特币以太坊为何暴涨?

 随着持续的美国银行业危机的影响逐渐显现,加密货币市场今天上涨,因为美联储已向经济注入近3000亿美元。比特币一度突破27500美元,而以太坊已经突破了1800美元。这也是自2022年6月以来的最佳表现。加密货币市场大幅上涨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那就是美联储又重新放水了。硅谷银行SVB和Signature Bank的联合破产,导致美联储提供了2970亿美元的紧急资金。

 自开始加息以来首次扩大其资产负债表。其最新的贴现窗口借款使银行进一步借贷1500亿美元,创下甚至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新纪录。根据美联储最新数据显示,近一周向市场注入的紧急流动性达到了近3000亿美元,重申了金融体系的韧性。自上周硅谷银行破产以来,由利率飙升下资产配置风控不足及存款流失形成的潜在流动性危机一度从美国传导到了欧洲,引发了市场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担忧。

 为了防范风险进一步扩散,多家央行迅速采取行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瑞士央行宣布向瑞士信贷提供流动性工具借款500亿瑞士法郎。美联储则通过引入担保工具为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提供必要的融资渠道。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当周,美国银行业通过贴现窗口从美联储获得1528.5亿美元,是此前一周45.8亿美元的近30倍。这也超过了2008年秋季金融危机最严重阶段创下的1120亿美元的纪录。

此外,本周美联储以美国国债等其他抵押品为抵押的定期融资计划BTFP规模已经达到119亿美元。再加上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成立硅谷银行,以及Signature Bank的新过渡银行提供的1400多亿美元的其他资金在内,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在短短一周内激增了2970亿美元。随着比特币价格和几种山寨币对美联储近3000亿美元的大规模流动性注入做出反应,加密货币市场正在经历大幅上涨,这一行动被一些人解释为量化宽松QE的复苏。面对持续的美国银行业危机,美联储已向经济注入大量资金以避免灾难。

 市场的大幅度上涨反应预示着量化紧缩QT的结束。美联储此前曾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以及2020年3月COVID19跨市场崩盘期间制定了此类政策。随后几年,美国M2货币供应量在QT开始前增长了46%,比特币从不到4000美元涨到近69000美元。到本月底,资产负债表可能会创下新高。而下周的加息似乎已经无关紧要。在银行救助的推动下,通胀将会再次走高。为了向美国存款机构提供流动性,每个联邦储备银行将向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垫款,并将某些类型的证券作为抵押品。美联储刚刚以另一种名义实施了4.4万亿美元的量化宽松政策。量化宽松QE是美联储将准备金贷给银行的过程,作为回报,银行将持有的UST和MBS出售给美联储。根据BTFP规则,美联储不会直接从银行购买债券,而是印刷钞票,并以银行的UST和MBS抵押品为抵押发放贷款。如果存款人想要4.4万亿美元的现金,银行只需将其全部UST和MBS组合抵押给美联储,以换取现金,然后美联储再将现金转交给存款人。无论是量化宽松还是BTFP,美联储创造并投入流通的货币数量都会增长。

说到最后,比特币近期很有可能突破30000美元,在美联储的流动性注入和持续的银行业危机的推动下,当前的市场飙升引发了加密货币市场的乐观情绪。而且有消息指出,现在还有186家银行处于风险之中。这些银行面临着与导致硅谷银行倒闭的问题类似的问题。在美联储迅速加息的过程中,经济学家们对美国的个别银行进行了评估。他们评估了资产账簿和市场价值损失。国库券和抵押贷款等资产的价值可能会下降。当新债券提供更高的利率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他们的发现表明存在潜在问题。如果这些未投保的储户中有一半要从这186家美国银行中的任何一家迅速提取资金,即使是投保的储户也可能面临损失。这是由于所有存款人可用的资产不足。如果没有政府干预或资本重组,这些银行肯定面临挤兑的潜在风险。如果银行业危机进一步扩大,资金会考虑流入比特币来对冲风险,伴随着比特币的价格徘徊在27500美元以上,通往30000美元的道路似乎越来越合理。如果多头能够保持势头,加密熊市的结束可能就在眼前。

在加密行业你想抓住下一波牛市机会你得有一个优质圈子,大家就能抱团取暖,保持洞察力。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四顾茫然,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想在这个行业里面坚持下来其实是很难的。

想抱团取暖,或者有疑惑的,欢迎加入我们——

来源:金色财经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