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预见2023】中原信托副总经理赵阳:2023年投资路线,结构层面配置经济复苏板块,赛道股关注产业革命细分项

2023-03-14 18:15:35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18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2023年是疫情管控放开后的第一年,也是“二十大”的开局之年。国际形势仍动荡不安,全球经济将面临衰退风险,主要金融市场仍有剧烈波动的可能;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也仍较突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3 年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值此关键时点,金融界特推出《启程:百位首席预见2023》,旨在通过

  2023年是疫情管控放开后的第一年,也是“二十大”的开局之年。国际形势仍动荡不安,全球经济将面临衰退风险,主要金融市场仍有剧烈波动的可能;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也仍较突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3 年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值此关键时点,金融界特推出《启程:百位首席预见2023》,旨在通过专家分析解读,为企业社会注入信心,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启发。

  本期嘉宾:中原信托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赵阳

  核心观点:

  ·2023年的全球经济将面临通胀居高难下,货币政策易紧难松,衰退风险逐步加大的逆风格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将较2022年显著上升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外需转弱、消费乏力、投资失衡困境,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导向下,消费和基建投资有望托底经济,中国经济或将迎来一轮弱复苏

  ·A股市场风险资产将明显跑赢避险资产,资产排序为股票>;债券>;商品,重点关注高端制造、国产替代、信创板块;港股情绪和估值存在上涨修复空间;商品市场则品种分化,基建等相关需求旺盛,利好黑色、有色等工业品

  ·2023年债市配置应以高等级信用债和信用风险较小的大行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为主,同时关注地产债信用修复下潜在的挖掘机会

  ·依据个人风险偏好匹配风险不同的产品,高净值投资者可通过家庭信托、家族信托,在财富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实现传承、风险隔离

  以下为对话全文:

  影响全球经济前景的三种因素:通胀、货币政策、地缘政治冲突和大国博弈;2023年的全球经济将面临通胀居高难下,货币政策易紧难松,衰退风险逐步加大的逆风格局

  金融界:您认为当前影响全球经济前景的最主要因素有哪些?请您展望一下2023年的全球经济?

  赵阳:我认为目前全球经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于通胀、货币政策、地缘政治冲突和大国博弈三个方面。

  从通胀的角度看,2022年在全球央行过度宽松和俄乌冲突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冲高,推动全球通胀持续高企,也成为了引发欧美央行大幅收紧货币政策的导火索。虽然随着各大央行的持续加息,大宗商品价格冲高后有所回落,但与疫情前相比,大宗商品价格整体来看依然处于历史高位,通胀压力并未真正远离。展望2023年,虽然在高基数的影响下,发达经济体通胀有望高位回落,但由于美国就业市场超预期强劲,居民资产负债表整体较为健康,美国通胀下行面临一定阻力,在高位持续的时间可能长于预期;欧元区则面临俄乌冲突延续导致的粮食和能源短缺的威胁,通胀粘性或将持续较长时间。因此2023年对全球经济而言,通胀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挑战。

  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2022年美联储、欧央行、英国央行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均大幅加息以收紧货币环境,一方面虽然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通胀的失控上行,但另一方面也为2023年潜在的经济衰退风险埋下了伏笔。展望2023年,由于通胀尚未回到合意区间,欧美央行的加息进程在上半年仍将大概率延续,持续加息和高利率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将逐渐开始显现:一方面高利率环境对投资和耐用品消费带来拖累,欧美经济衰退风险已经初现端倪,未来或将愈演愈烈;另一方面高利率和强美元的组合之下,新兴市场国家或将面临资本流出压力,本币汇率和债务风险将明显加大,经济衰退风险攀升。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2023年俄乌冲突仍在持续发酵,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大宗商品供应链的长期影响值得警惕。除此之外,叙利亚、伊核、朝核、台海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2023年也需要持续关注。大国博弈方面,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以来,中美竞争格局持续升温,2023年甚至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美摩擦都将成为影响中美关系乃至全球政治格局的主旋律,仍需重点关注。

  综上所述,2023年的全球经济将面临通胀居高难下,货币政策易紧难松,衰退风险逐步加大的逆风格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将较2022年显著上升,疫情后的全球经济弱复苏或将告一段落,新一轮的全球经济衰退和货币政策宽松可能已经渐行渐近。但考虑到随着中国经济逐步恢复,对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和贸易环境恢复都将带来一定提振,叠加技术进步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长期提振,长远来看也不必对全球经济过度悲观。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着外需转弱、消费乏力、投资失衡困境,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导向下,消费和基建投资有望托底经济,中国经济或将迎来一轮弱复苏

  金融界: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请您展望一下2023年的中国经济?

  赵阳: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正如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外需转弱、消费乏力、投资失衡三个方面。

  首先从外需看,后疫情时代由于全球供应链受阻带来的出口红利,2020-2022连续3年我国出口都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因素。2023年随着全球经济衰退风险的不断加大,叠加海外供应链修复产生的替代效应,以及前期高速增长带来的高基数,外需走弱已成为必然。2022年四季度出口连续3个月负增长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趋势,2023年这一趋势或将愈演愈烈,对工业生产和制造业投资的冲击值得警惕。

  其次从消费看,虽然疫情防控措施的彻底放开,卸下了疫情带给消费市场的沉重枷锁,在短暂的冲击后推动了消费市场,尤其是线下消费的快速复苏,但老百姓依然不能、不愿、不敢消费,消费距离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一方面3年疫情对就业冲击巨大,失业率上升、收入下降使得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都受到很大影响,边际消费倾向的修复无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另一方面疫情的不确定性也使得居民防御性储蓄显著增加,短时间内很难再次转化为消费需求。

  最后从投资看,三大类投资失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制造业投资前期受外需提振,一直保持较高景气度,但随着外需走弱趋势逐步明朗,制造业投资回落迹象开始显现;基建投资一直是疫情冲击下政府稳增长的重要抓手,2023年稳增长诉求仍强的背景下,保持较高的基建投资强度是大概率事件,但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背景下的城投债务隐忧值得关注;地产投资虽然经历了多轮政策刺激,但下行风险仍未真正缓和,2023年政策仍有望继续发力,但在房住不炒的大环境下,2023年地产投资恐怕难有明显起色,止跌企稳同比转正已是较为乐观的结果。

  因此综合来看,2023年虽然出口、工业、地产面临一定压力,但消费和基建投资仍有望托底经济,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导向下,中国经济或将迎来一轮弱复苏。

  风险资产可能明显跑赢避险资产,资产排序为股票>;债券>;商品A股重点关注高端制造、国产替代、信创板块;港股情绪和估值存在上涨修复空间;商品市场整体偏向走弱,品种表现分化,基建等相关需求预计旺盛,利好黑色、有色等工业品

  金融界:2023年我国资本市场将会有怎样的表现?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赵阳:首先,A股市场整体机会大于风险。回顾2022年的宏观环境,海内外均存在较多不确定性,投资者情绪偏弱,市场表现较为低迷,A股市场整体估值已经回到历史偏低位置。今年A股市场已逐步体现弱复苏预期,类似22年3、4月份期间大幅下跌的行情已经较难出现,中长期机会逐渐大于风险。

  其次,港股2023年或存在一定上涨修复空间。2022年港股面临的三重压力包括:地缘局势影响风险偏好、国内经济活动受限影响企业盈利、美联储紧缩影响融资成本和流动性,因此未来市场的修复节奏和持续性也取决于这三重压力的解决进展和程度。近期三重压力均出现边际好转,港股情绪和估值的部分修复逐步显现,但反弹的持续性还需要分子端盈利的兑现和后续更多政策配合。

  第三,美股欲扬或需先抑,尤其是二季度面临衰退压力。美国的加息政策退出可能要分阶段兑现,有可能当前阶段降速,年中前后停止加息,年底宽松预期升温。

  第四,商品市场整体偏向走弱,品种表现分化。2022年俄乌冲突双方均为能源出口大国,且西方对俄罗斯禁运、出口等方面进行制裁;疫情已经导致供应链问题,制裁对能源供应链的破坏进一步加剧,因而出现了全球性的通胀。预计2023年地缘政治、疫情和天气扰动等造成的供给风险虽说不能完全解除,但可以大幅缓解,从而对能源价格形成下行压力。另外,美国年中前后可能停止加息,对商品的压制也有望减少。国内稳增长的政策逐步落地,基建、市政建设等相关需求预计保持旺盛,将利好黑色、有色等工业品。

  2023年我们认为以下领域值得关注:

  假设 2023 年疫情对我国经济活动影响显著下降,参考国际经验,经济增长与市场情绪可能明显提振。经济基本面回暖带动风险偏好回升,风险资产可能明显跑赢避险资产,资产排序为股票>;债券>;商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 2023年经济的挑战提出六项“统筹”以应对,并将“扩大国内需求”作为 2023 年重点工作的首项,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消费板块中长期存在机会。22年中概股和医疗行业均出现大幅下跌行情,关注信息科技、医疗领域2023年可能出现困境反转的机会。

  受到国际政治环境、国内发展瓶颈等多方影响,政策持续强调了国家安全、自主研发等重要性,重点关注高端制造、国产替代、信创板块,这些板块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产业革命密切相关,特别是近期火爆的ChatGPT等相关产业链,都是重要的关注方向。

  2023年债市配置应以高等级信用债和信用风险较小的大行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为主,同时关注地产债信用修复下潜在的挖掘机会

  金融界:请您预判下2023年债市配置的机会在哪里?

  赵阳:我认为,在理财赎回压力未根本性解决、城投债务滚续压力增大和土地市场遇冷等多重压力下,配置上城投债要谨慎下沉,对地产依赖小的资源省份基本面会相对稳定,整体以高等级信用债和信用风险较小的大行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为主,关注地产债信用修复下潜在的挖掘机会。

  具体来看,此轮债市负反馈起源不同于以往,理财净值化的背景下,债市调整造成理财破净,刷新“散户”对于理财风险收益特征的认知,从而引发“散户”集中赎回行为。不同于以往的机构赎回,监管对于市场的呵护行为传导到市场企稳是比较困难的,此轮的赎回短期内恐怕很难回流。

  理财是城投债的重要配置机构,在理财面临赎回压力的情况下,市场对于城投的需求将有所走弱;而土地市场遇冷造成地方财政承压,城投债基本面恶化。加之,2023年是城投债到期压力最大的一年,由于面临较大的非标置换压力,再融资过程中出现舆情的概率在加大。但对于资源省份来说,受益于能源价格高企,财政收入均呈现较高的增长,财政相对稳定。

  理财赎回潮中,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跌幅显著,配置价值逐渐显现。但是年初的九江银行不赎回风波也提醒市场注意高等级的商业银行的不赎回风险。

  地产债方面,随着监管政策的呵护,地产销售端跌势趋缓,地产债呈现企稳的态势;此轮地产出清后,存量地产企业杠杆有降低的趋势,风险逐步降低,信用逐步修复。地产信用修复的过程中,存在超额收益的机会。

  依据个人风险偏好匹配风险不同的产品,高净值投资者,可通过家庭信托、家族信托,在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实现传承、风险隔离

  金融界:请您对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给出建议?

  赵阳:近几年,常见的投资产品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2022年,投资者的体验普遍不佳,未来,波动将是常态。

  对于保守型投资者,希望本金安全,收益目标为通胀水平。可配置较高比例存款、现金类产品,较低比例中低风险产品,例如纯债产品。

  对于稳健型投资者,具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追求稳定收益的同时对本金的安全性有一定的要求,,可配置较高比例中低风险产品,例如纯债产品,较低比例中高风险产品,例如权益类产品。

  对于进取型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高,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去博取更高的收益,可多配置一些中高风险、高风险的产品。

  大部分投资者由于平时对金融市场关注不多,产品波动时很容易焦虑,从而操作变形。投资理财应选择专业的持牌机构,比如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

  对于有财富传承、风险隔离需求的投资者,可通过信托公司特有的家庭信托、家族信托,在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实现传承、风险隔离等。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