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在数据中心业务方面的布局情况如何?众合科技答投资者问

2023-03-07 09:57:42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13 0收藏举报
— 分享 —

2023年3月7日,众合科技(000925.SZ)发布2023年3月2日众合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众合科技相关人员对公司发展历程、“一体两翼”战略定义、战略内涵作简要介绍,并就智慧交通、泛半导体以及产业数智化三大业务2022年度主要经营情况及战略布局进行解析。

1、智慧交通业务方面,将在以城市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应用场景里,基于自动售检票清分系统和信号系统两大核心机电系统产品,融合数字技术,实现轨道交通专业领域数字化和智能化,同时逐步向整个大交通领域范围延伸,以此构建平台化与生态化,实现跨专业、跨领域的交通数智化。

2、泛半导体业务方面,持续贯彻“一个核心、多个亮点”的布局,力求在做强核心半导体单晶硅材料基础上,顺延至关键领域涉及的半导体产业链,积极拓展产品边界,打造有特色、自主可控、可持续的泛半导体核心竞争力。

3、产业数智化方面,以交通和能源两大应用场景作为主要聚焦领域展开,深化一苇数智以及一叶感知这两个核心大数据平台的研发,不断挖掘存量轨交场景、探索新的工业场景的深度和潜力,构建大交通领域和能源工业领域的数智业务生态圈,拓展多个数字化、智能化业务新场景,打造软硬件融合的智能化模块核心能力。针对2022年度业绩预告中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作了相应说明:

1)报告期内公司力争稳健经营,但受相关事项等影响,智慧交通业务交付规模有所缩减,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2)因公司积极推广新业务模式及数智化产品等,个别项目毛利率较低,报告期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下降。

此外,公司针对投资者对公司在数据中心业务方面的布局情况、轨交订单是竞标为主还是政府合作为主、半导体业务中客户对公司的接受程度如何等方面进行答复。

具体答复如下:

1.公司在数据中心业务方面的布局情况?

答:众合产业数智化业务起源于与王家耀院士团队合作研发的一苇数智·智慧交通时空大数据平台。时空大数据被广泛应用于新型城市、交通、农业、医疗、教育等多个社会领域。2021年,众合科技在进行智慧交通时空大数据平台研发的同时,投资了深圳众源时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数达智远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2月,基于甘肃庆阳“东数西算”国家级数据中心项目的落地需要,众合与甘肃庆阳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控股子公司深圳众源时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合作实施主体公司,在数据中心建设、运营方面提供咨询及运维服务。

2.轨交订单是竞标为主还是政府合作为主?

答:轨交业务均为招标模式,看重技术能力。由于轨交项目本身的特殊性,公司在各个重要地铁城市都设有子公司以便于在当地展开合作。

3.针对刚公布的“东数西算”的合作,请问业务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样的?

答:众合科技及项目实施主体深圳众源时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依托时空大数据云中心,联合并贯通时空大数据产业的上中下游,向时空大数据的消费侧提供更充分、更便捷且更低成本的数据服务。

4.半导体业务中客户对公司的接受程度如何?

答:首先,海纳半导体源自浙江大学半导体厂,具备悠久的历史技术底蕴、过关的产品质量。在目前山西投产过程中,部分客户已经对海纳的产能进行了预定。其次,半导体行业作为一个相对较为封闭的行业,客户通常不会轻易更换自己的供应商,海纳的客户粘性较强。最后,海纳8寸的研磨片已经出口到日韩地区甚至欧洲,可见海纳的产品质量在国际上已经逐渐得到认可。

5.半导体这个业务在整个公司里面营收占比的情况?现在进行扩产的话,下游需求是否也有相应的消化能力?

答:目前整个半导体在上市公司里面的营收占比在17%左右。产能大部分已被预定。

6.轨交业务目前的竞争格局?

答:轨交信号业务方面,上市公司主要有交控科技、中国通号等企业作为同业竞争企业,中国通号目前排名第一,交控科技体量上与众合科技相当。目前三家的市场占有率合计可达到70%-80%,且这个比例相对较为稳定。在此业务的国产化方面,众合科技与交控科技相对走在前列。众合自主研发并委托中芯国际生产的IO控制芯片已经达到航空航天级的安全等级,并已在自己的信号线路试应用,且目前效果不错。今年预计会大规模替换进口产品。

在自动售检票领域,公司存量服务的车站数已逾800个,大部分有地铁的城市都有众合的售检票系统。在该领域内,公司一直保持着技术先进性:第一个做支付宝扫描二维码移动过闸的技术且第一个将此在杭州大规模进行产业化应用。

7.深圳众源目前是否有具体落地的项目?

答:深圳众源团队在王家耀院士的带领下,在时空大数据行业的产业布局、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均有推进,在前期策划阶段尚未有落地项目。

8.当前山西基地近三年的产能释放节奏如何?

答:根据目前的建设进度,山西单晶基地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开始调试投产,逐渐形成规模化的生产,产能爬坡预计需要一年时间达到满产750吨。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