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建议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建立适应研究型医生发展的制度体系

2023-03-06 09:46:24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17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金融界3月6日消息,2023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启航之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两会将传递重要信号。今年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带来了《关于建立健全研究型医生培养机制的建议》,她建议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建立适应研究型医生发展的制度体系,完善人才激励评价制度、职级晋升制度、职级薪资制度、科研管理制度,创造宽松的研究型医生发展环境,让研究型医生在医疗

  金融界3月6日消息,2023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启航之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两会将传递重要信号。今年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带来了《关于建立健全研究型医生培养机制的建议》,她建议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建立适应研究型医生发展的制度体系,完善人才激励评价制度、职级晋升制度、职级薪资制度、科研管理制度,创造宽松的研究型医生发展环境,让研究型医生在医疗卫生体系中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

  以下为详情:

  关于建立健全研究型医生培养机制的建议

  摘要:近年来,我国加速推动由“医药制造大国”向“医药制造强国”转变,国内医药创新氛围浓厚、创新药企动作活跃,每年申请临床试验的新药数量大幅增长,上市的创新药数量屡创新高。但相伴而生的一个新问题是,国内高水平临床研究医生紧缺,能够承担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者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与现有的医院培养、医院绩效考核等机制密切相关。

  研究型医生是创新药物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关键,是推动创新药研发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也是解决优质临床资源不足,改善重大新药创制能力不足的关键。在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医生的培养体系建设;二是转变医院管理理念,划分研究型医院和临床型医院主要职责,保障研究型医院的研究任务,建立合理的研究型医院管理、培训、考评机制;三是拓宽研究型医生培养渠道,让更多人加入到研究型医生的队伍中来;四是加快研究型病房的建设,让研究型医生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

  一、高水平临床研究医生紧缺制约创新药物研发进展

  药品是事关人民健康、民族强盛的特殊产品,医药制造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产业支撑。近年来,我国加速推动由“医药制造大国”向“医药制造强国”转变,国内医药创新氛围浓厚、创新药企动作活跃,每年申请临床试验的新药数量大幅增长,上市的创新药数量屡创新高。数据显示,2018-2021年间,我国IND注册申请数量总体增幅35.7%,远超过全球总体17.3%的增幅,中国创新药临床研究领域正逐步进入加速发展的新时代。

  但随着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数量激增,伴生的一个新问题是,国内高水平临床研究医生紧缺,能够承担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者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与现有的医院培养、医院绩效考核等机制密切相关,不利于研究型医生的培养。

  比如,目前教学医院(也就是研究型医院)的年度考核,大部分均有一定的住院天数、病房周转率、手术比例等要求。该要求更适合于社会服务型医院,但对某些特种疾病、病患人群并不适用。例如,新型口服抗肿瘤创新药的临床研究数据观察,需要较高频次的实验室检查和住院治疗,在此种情况下,常规医院的年度考核模式导致临床研究医生在繁忙的工作中只能重患者治疗而轻临床研究,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创新药临床实验得不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支持,质量堪忧、步履维艰。同时,考核机制要求教学医院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研究成果发表和获得国际认可,其目的与制药企业希望推动药物上市的终极目标存在偏差。

  同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究型医生并没有学习过专门的临床研究课程,缺乏专业化和系统教育,大部分从事临床研究的研究者仅接受了药物临床试验前GCP介绍与培训,缺乏对具体操作技能的专业、系统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因而不易发现和寻求最佳的诊治方案和手段,无法使更多的科学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为新疗法。

  二、建议持续建立健全研究型医生培养机制

  我国正在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该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创新药物来切实满足临床未被满足的用药需求。而研究型医生是创新药物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关键,是推动创新药研发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也是解决优质临床资源不足,改善重大新药创制能力不足的关键。为此,围绕研究型医生的培养机制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医生培养体系建设

  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建立适应研究型医生发展的制度体系,完善人才激励评价制度、职级晋升制度、职级薪资制度、科研管理制度,创造宽松的研究型医生发展环境,让研究型医生在医疗卫生体系中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

  (二)转变医院管理理念,划分研究型医院和临床型医院主要职责,保障研究型医院的研究任务,建立合理的研究型医院管理、培训、考评机制

  当前,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已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分级诊疗体系建成后,随着普通患者下沉到社区,大型医院的工作将以高难度、疑难杂症的诊疗为主。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学科,临床治疗已从过去的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变,以循证医学的证据来指导个体化治疗,此过程必须由高素质的“医学科学家”来完成。因此,真正培养研究型医生,需要政府和医院的管理者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从源头划分好社会保障型医院(即临床诊疗型医院)与研究型医院的主要职责,制定分工明确、考评合理的管理模式,重新思考未来医院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方式,强调分工合作,共同推动医学学科整体发展。

  (三)拓宽研究型医生培养渠道,让更多人加入到研究型医生的队伍中来

  要实现加快研究型医生队伍建设的目标,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大优秀研究型医生的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从事临床研究工作的人员加入;另一方面需要从人才培养的源头开始,完善医学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为研究型医生队伍持续输入新的血液。

  (四)加快研究型病房的建设,让研究型医生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

  研究型病房是医院中的一种特殊病房,其功能不是单纯治病,还承担着基础与临床双向转化的桥梁工作,是推动医学创新落地的关键。北京卫健委联合北京药监局、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已连续多年推进研究型病房建设,指导医疗机构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研究型病房,并建立健全支撑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临床研究对医药健康协同创新的支持作用。建议政府高度重视并引导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加大、加快研究型病房建设,让研究型医生依托于研究型病房实现个人价值,为推动更多中国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的优质治疗药物上市,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