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易提示
1.A股昨日成交7841亿元,环比大幅收窄;北向资金净卖出47.34亿元,中断连续4日加仓节奏并创下年内抛盘之最。盘面上,新能源赛道熄火,金融、白酒龙头亦歇足休整,题材股分化严重。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表示,当下权益资产性价比仍然占优,A股市场将逐浪上行,珍惜“牛回头”的宝贵布局机会。当前配置角度行业打分靠前的板块主要包括医药、芯片设计、消费电子、计算机、非银金融、装修建材、工业金属、新能源运营、风电光伏等。
2.北向资金在1月净流入超过1400亿元之后,节奏放缓。数据显示,海外中长线共同基金已经行动起来。摩根大通旗下两只中国股票基金均显著加仓中国核心股票,一只显著加仓股王茅台,另一只则大举加仓腾讯控股,后者加仓幅度更高达100%。此外,富达国际旗下旗舰中国基金大举加仓百度,加仓幅度超过40%。
3.港股成交1146.07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7.32亿港元。盘面上,科技、新能源汽车、医药股跌幅居前,香港本地银行股走强。另有数据统计,2023年以来,港股再融资市场回暖迹象明显。截至2月21日,已有59家港股上市公司公布拟公布再融资方案,募资总额达到380亿港元,其中1月份拟募资355亿港元,环比增长143%,也是自去年2月份以来募资金额最高的月份。
4.截至2月22日收盘,证券公司指数(399975)2023年以来累计涨幅接近10%,,去年四季度末就提前重仓的公募基金更是浮盈可观。以东方财富为例,529只重仓的基金2023年以来累计浮盈达37.72亿元。国泰、华宝、易方达、南方旗下基金浮盈规模均超1亿元,富国朱少醒和汇丰晋信陆彬旗下基金也从东方财富上涨中获利显著。基金分析认为,随着全面注册制落地,企业一二级融资循环更加通畅,券商深度参与企业的发行、定价、承销、上市等环节,或将迎来业绩提振,券商板块,尤其是优质龙头券商的投资机会继续看好。
5.今年以来“迷你基”遭遇密集清盘。截至2月22日,年内共有74只(A/C份额分开计算)基金清盘。其中,有10只基金成立不满一年,就进入了清算程序。业内人士认为,清盘的基金大多数是实力、规模等都比较差的,出清后更多的资金能够流向更加健康的基金中。基金公司也应当加强风险控制和产品创新,提高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以提升基金的长期业绩表现,从而降低清盘的风险。
6.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的热情高涨。截至2月22日,共有26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的280只基金产品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参与定增项目数量共计75个,总规模约为76.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0%。其中,兴证全球林国怀管理的多只FOF参加了蓝黛科技的定增;广发基金郑澄然管理的5只基金参与晶科科技的定增;泉果基金赵诣管理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认购256.88万股的联赢激光。
7.今年以来,明星基金经理动作频频。Wind统计显示,截至2月22日,2023年以来已有近200位基金经理卸任,其中不乏多位百亿基金经理所管产品出现变更。也有不少基金经理在卸任之后也离开了原属公司。另外,2022年,基金公司和资管机构新聘基金经理总人数687人,离职的基金经理人数达到325人,离职人数超过2021年的323人,基金经理离职的数字继2021年后再次刷新历史数据。
8.据金融界统计,年内共有40只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期,其中有2只为一天结束募集的“日光基”,有6只产品募集期在两天以内。本周提前结束募集的5只基金中,有3只是中长期纯债型基金。
推荐阅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什么意思? 提前结束是好是坏,背后又传递了什么信号?
二、宏观&产业
2月21日长三角二期基金揭牌,由上海国际集团会同国泰君安、中国太保、机场集团等上海市属国企共同发起设立,南京扬子国投、合肥长鑫存储、杭州恒生电子、湖州产业投资等苏浙皖机构积极参与。基金目标规模100亿元,首封签约规模71亿元。
《2022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平稳发展,超七成受访企业维持或扩大现有对外投资规模;超八成企业对未来对外投资发展前景持较为乐观态度;约九成企业看好RCEP国家投资机遇。
险资系机构作为GP(普通合伙人),设立私募股权基金热情高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保险资管机构共登记保险私募基金21只,数量创下历年新高;登记规模达1218.28亿元,同比增长13.75%,这也是连续第4年保持在千亿以上。
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达9582亿元人民币,近7年复合增速约17.5%,已跃升为除美国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三、新发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