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为绿色金融发展赋予了新的机遇和使命。为引导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相关上层政策陆续落地。2021年,人民银行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思路。2022年6月,银保监会印发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作为植根大湾区绿色金融的重要代表,平安银行积极落实绿色金融战略部署。不仅在总行成立绿色金融办公室,还设立了总行一级部门绿色金融事业部,并在分行公司和风险条线设立专岗推动绿色金融业务。除此之外,平安银行还通过发挥综合金融优势,拓宽企业低碳转型的融资渠道,推动产业低碳转型进程。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平安银行绿色贷款余额1049.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8%,绿色金融业务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平安银行绿色金融事业部总裁朱育强在与金融界《未来银行》对话时表示,平安银行绿色金融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较快发展,源自该行对绿色金融的深入布局谋划。朱育强认为,我国传统高碳行业规模较大,随着转型金融政策体系的出台,煤电、钢铁等传统高碳行业将稳步有序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未来转型金融将大有可为。
“新的发展阶段赋予绿色金融新的使命,未来,平安银行将持续以绿色金融促进实体经济绿色发展,全面助力国家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为应对气候变化,履行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做出新的贡献。”朱育强进一步表示。
以下为对话全文:
充分发挥综合金融优势,全力构建绿色金融生态圈
金融界:平安银行在推出绿色金融服务过程中都有哪些创新亮点?
朱育强:平安银行始终坚持以绿色金融引领绿色发展为战略导向,充分发挥综合金融和金融科技优势,持续创新升级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做好三个“结合”打造了一批绿色金融促进实体经济绿色发展的创新样本。
一是创新与客户的结合,即绿色金融的创新必须与客户实际需求相结合。比如,平安银行用碳排放权市场机制为客户制定创新融资方案,于2022年10月向客户发放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又如,平安银行推出的新能源电站前期项目贷款,也是基于对客户、同业的详细市场调研,最终形成业务方案。
二是做好创新与科技的结合。平安银行通过“金融+科技”赋能绿色金融,先后发射三颗卫星“平安1号”“平安2号”“平安3号”上天,成为第一家拥有卫星的商业银行,打造了“上有卫星、下有物联网、中有数字口袋和数字财资的开放银行数字经济服务生态”。如针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分布较散,给贷后监测带来不便的问题,创新贷后管理方式,实现远程智慧监控电站运维情况,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实时监测各项目运行情况,有效解决了因项目所在地分散无法及时掌握项目运行数据的问题,支持户用光伏企业绿色信贷投放。
三是做好创新与人才的结合。绿色金融服务的创新思路、头脑风暴、方案规划、产品设计、系统支持等全流程的讨论沟通、推进落地,需要既懂绿色、又懂产业、还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在国内较为欠缺。因此,平安银行凭借自身在金融与科技领域的专业优势,将创新与人才结合,通过内部孵化机制培育“绿色金融+互联网”复合人才,不断涌现绿色创新理念。其中,国内银行业首个全卡个人碳账户平台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2022年5月,平安银行在口袋银行APP上线了全国首个借信双卡碳账户“低碳家园”,覆盖1.2亿用户。在“低碳家园”中,用户可通过17种绿色消费和银行业务行为累计绿色能量、通过6种绿色出行行为累计碳减排量,倡导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同时,平安银行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跨境金融、海外并购、海外发债、境内企业外债贷款、结售汇及衍生品避险等服务。另外,平安集团旗下还有多家持牌机构网点与银行一起为客户提供绿色金融服务,共促绿色发展。例如,平安海控是平安最大的海外投资及资产管理业务平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丰富、优质的海外投资产品与服务;平安资管(香港)致力于促进绿色债券市场的投资活动,支持将国际标准纳入绿色投资实践当中,助力低碳转型;平安证券(香港)拥有丰富的大型企业上市项目经验,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助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特专科技赴港融资,更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
此外,平安银行还打造了新能源电站资产交易平台,落地清洁能源扩产能“股+债”一体化业务,推出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碳排放权质押贷、碳减排挂钩贷等一系列创新产品,持续开展内外部绿色金融课题研究,打造绿色金融创新的“平安样本”。目前,平安银行已经与众多光伏和风电龙头企业建立全方位合作,全力构建绿色金融生态圈。
创新“股债一体化”模式,助力客户绿色可持续发展
金融界:平安银行是如何利用绿色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经济发展的,请介绍一个具体案例?
朱育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对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以粤港澳大湾区某大型核电集团为例,我们通过客户战略扫描,了解到客户在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亟需介入风电战略布局,存在大金额的“股权融资+债务融资”需求。
借此机会,平安银行撬动集团资源,创新利用险资投股、银行做债的“股债一体化”模式,为客户制定了大金额、全品类的差异化投融资解决方案,通过“绿色贷款+债券直融+股权直投”为该企业提供降成本、扩资产等全方位服务,助力客户绿色可持续发展。
其中,平安银行通过投放离岸绿色贷款21亿,为该企业提供了大额低成本资金,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针对企业外部评级高,发债需求旺盛的特点,运用投行摆渡池政策,今年承销发行该企业债券规模53亿;同时,撬动平安集团险资以真股权投资20亿参与企业风电增资引战,满足企业在清洁能源领域快速扩张的资本金需求,助力企业清洁能源资产规模和竞争力提升。
支持绿色金融湾区建设,发挥支持引领作用
金融界:下一步,平安银行将如何更好参与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
朱育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和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另外,近年来,大湾区出台了多项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未来,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湾区产业将从分工协作向融合一体化发展,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大湾区。
平安银行作为大湾区重点金融企业,将依托大湾区的政策利好、区位优势和发展前景,结合自身优势,在绿色金融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支持引领作用。
一是支持大湾区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大湾区作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有较强的制造产业集群。平安银行背靠平安集团,可充分发挥综合金融和金融科技优势,以及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专业创新实践,为湾区制造企业提供“股债一体化”的投融资服务,同时创新发展绿色供应链金融,支持大湾区制造业集聚集群发展水平加速提升。
二是支持大湾区项目加强境内外联动。大湾区经济外向度较高,平安银行将持续发挥离岸金融牌照优势,推进香港分行、深圳分行、广州分行、珠海分行等分支机构进一步加强联动,探索跨境绿色融资、绿色金融资产跨境转让,服务绿色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促进境内外金融资源与绿色项目有效对接。
三是支持大湾区积极发展海洋经济。在“双碳”战略下,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是必然选择。大湾区海洋经济资源丰富,平安银行可发挥在绿色产业趋势研判、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及各类金融资源撬动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并组织绿色保险、绿色投资等绿色金融工具,加大对海上风电、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旅游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助力大湾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参与转型金融标准研究,推出转型金融特色产品
金融界:平安银行在落实转型金融方面有何举措?
朱育强:转型金融聚焦于支持高碳行业按照气候目标和路径进行有序转型,为高碳行业企业融资提供了新选择。今年4月,央行召开研究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研究转型金融,推动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的有效衔接,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11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批准了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制定的《G20转型金融框架》,为国际国内转型金融政策体系构建提供指引。我国传统高碳行业规模和转型金融需求较大,未来转型金融将大有可为。
今年以来,平安银行在央行组织下开展了对八大高碳行业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在人行深圳中支指导下,参与了《转型金融国际比较和中国借鉴研究》研究课题,探索制定煤电、钢铁等高碳行业转型金融支持目录;支持某大型钢铁企业建设全国最大的CCUS高碳转型项目;推出并落地首单碳挂钩贷款等转型金融特色产品。未来,平安银行将充分发挥综合金融和金融科技优势,以及在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领域先行先试的优势,开发更加丰富的转型金融产品、提升对高碳行业客户的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为我国积极稳妥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平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