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事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针对本次会议透露出的经济和政策变化,我们解读如下:
一、经济形势:当前依然承压,明年有望总体回升
国内外形势方面,会议提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显示出短期国内经济依然承压。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凸显。如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均大幅负增长(见图1),两者及相关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超5成和约3成,是经济增长承压的主因。二是居民和企业部门预期仍未改善。如根据央行调查数据,2022年三季度城镇居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调查中,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达58.1%,位于2002年以来的历史高位,同期更多消费和更多投资的占比有所回落(见图2)。三是海外需求超预期放缓,导致出口需求下滑过快,也对工业生产和制造业投资形成制约。如欧元区和美国经济先行指标制造业PMI指数分别连续6个月和2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见图3),指向未来海外需求放缓压力或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出口的支撑减弱。
对于2023年经济形势,会议指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随着防疫优化等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信心大幅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2022年国内经济遭遇了疫情超预期反弹的冲击,2023年随着防疫政策不断优化,居民消费场景、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均有望迎来较大幅度改善;二是受益于财政、货币、产业、地产等政策协同发力显效,明年经济仍将受益,企业部门的市场信心有望得到提振,生产投资活动有望趋于恢复。
二、经济目标:稳增长置于首位,经济重回合理区间
对于明年的经济工作目标,会议明确提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有几个重点值得注意:一是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二是稳增长置于首位,三是实现质的有效提升。经济工作统筹了当前和长远,不回避问题,直面当前经济中信心不足、需求快速持续下降、经济增速跌出合理区间的挑战,作出了正面直接回答。
(一)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信心比黄金重要”,在当下很应景。会议在布置明年五大经济工作任务时,开门见山明确提出“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提振民营经济信心。在明年第三大工作任务中提出“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要“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二是提振外资信心。在明年第四大工作任务中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如何吸引和利用?“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要为外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二)推动经济重回5-6%的合理区间
对于市场高度关注的经济增长尤其是GDP增速设定问题,会议没有直接给出明年GDP具体读数,但从会议通稿中还是能读出一些很有意义的信号。如会议提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什么是当前我国经济的合理区间?我们认为应该在5-6%。有以下三大理由:
第一个理由:来自2021年经济工作会议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表述。2021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2022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把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明确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由此可见,政府文件中的“合理区间”表述,背后隐含的增速区间为5-6%。
第二个理由:完成“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目标的客观需要。在我们12月份的深度报告《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0-5.5%较合适》中,指出2023年GDP目标定为5.0-5.5%左右的四点理由:一是2035年GDP总量翻一番目标有硬约束(见图4-5),前半期经济增速宜高不宜低。二是该目标值能兼顾2025年和2035年目标的实现。“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要求人均GDP保持4.2-4.6%的最低年均增速,与2035年翻一番目标4.5%的最低增速基本接近。5.0-5.5%能满足2025和2035年目标的最低增速要求,又仍在潜在增速附近。三是剔除基数效应影响后,5.0-5.5%的目标并不高。预计2022年低基数将被动拉高2023年GDP增速1.5-2.0个百分点,扣除低基数影响后,2023年新增长只有3.0-4.0%,只稍高于2022年,并非不可完成。四是2020年以来我国经济受到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冲击的影响,波动幅度较大,整体增速水平偏低,已处于最低增速要求下方。如果2022年GDP增速为3.2%左右的话,2020-23年三年平均增速为4.5%(见表1),低于翻一番要求4.73%的最低增速。因此,2023年经济增速适当提高一点是有必要的,毕竟“发展是当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体可参阅《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0-5.5%较合适》报告)。
(三)质的有效提升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的发展,因此“创新是第一动力”。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开好局起好步。
具体举措上,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政策上加大支持,加强财政货币等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二是产业政策发展和安全并举,狠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三是科技政策聚焦自立自强,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三、宏观政策:加大力度,财政担主纲
为提振信心,推动经济重回合理区间,会议明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预计2023年宏观政策力度有望加大,由财政政策担当主纲,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两者相互配合、互为支撑。
(一)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对中央财政和准财政的依赖或提升
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与2021年“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相比,本次会议增加“加力”提法,表述更加积极。但会议又提出既要“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又要“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意味着财政加力或主要依靠中央加杠杆和准财政工具。
一是预计2023年财政赤字率有望提升,地方专项债额度总体稳定。一方面,经济承压需要财政政策加力,但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不断加大,土地出让收入下降,为保证财政可持续,中央或是财政加杠杆主力。如2022年三季度末中央政府杠杆率为20.6%,低于地方政府8.5个百分点,仍有提升加力空间(见6)。另一方面,目前政府性基金收入对专项债的偿付保障能力已明显不足,加之项目收益越来越难以覆盖专项债券的融资成本,导致专项债券扩张受限,预计2023年专项债券额度与近两年相当,大概在3.65万亿元左右。
二是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加大力度,财政贴息规模大概率加大,对基建和技改投资保持高增形成支撑。会议明确提出“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预计2023年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进一步扩容,重点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此外,会议提出“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贴息首次与传统财政工具并列提出,将成为财政和货币协调配合的另一载体,也是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的重要手段,预计2023年财政贴息将重点为技改等制造业领域提供低成本资金。
(二)货币政策:精准有力,聚焦小微、科技、绿色领域
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与2021年“灵活适度”相比,更加强调精准性和有效性。同时再次提出“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表明2023年M2、社融与名义GDP增速的剪刀差将较今年或有望收敛,流动性整体维持合理充裕。
一是预计2023年货币政策趋于稳健偏中性,M2、社融与名义GDP增速的剪刀差将较今年有所收敛。理由有三:一是当前货币政策已经非常宽松,市场并不缺流动性,如年内市场利率持续低于央行政策利率(见图7),反映出有效需求不足导致货币宽松的效应在减弱,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淤积”现象。二是单靠货币政策刺激,很难全面解决需求不足问题,反而可能会增加金融风险,货币政策起到提供稳定流动性环境的作用即可,且2023年国内经济有望总体回升,货币政策保持中性就行。三是2022年财政货币政策齐发力推动M2增速大幅攀升,但名义GDP增速受疫情超预期反弹拖累处于较低水平,导致两者剪刀差明显扩大(见图8)。预计随着经济回升、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2023年M2、社融与名义GDP增速的剪刀差有望收敛。
二是精准聚焦小微、科技、绿色等领域,与财政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一方面,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23年货币将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上述领域的贷款增速有望继续保持高增(见图9)。另一方面,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再贷款工具加大对上述领域的金融支持,此外,财政通过贴息的方式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两者形成合力,引导更多低成本资金进入上述高质量发展领域。
四、其他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一)防疫政策:因时因势优化
会议指出“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意味着2023年防疫政策将持续优化。
根据海外经验,预计未来我国防疫放松路径大概率分两步走。一是全面放松前的过渡阶段,预计持续到2023年一季度左右。在此阶段,新冠感染率攀升或难以避免,国内经济短期或依旧承压。二是走向共存回归正常化阶段,预计大概率为2023年二季度前后。如国际经验显示,海外绝大多数经济体均选择在3月份前后,基本全部取消疫情管控,走向共存阶段;国内知名医学专家团队预测模型也显示,乐观估计明年上半年,3月份后我国有望逐步恢复到疫情前生活状态,届时要素流动有望逐渐恢复,消费需求回升将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二)产业政策:发展和安全并举
会议强调“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发展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明显提升,具体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前者主要对应设备更新改造投资,预计受益于政策支持,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技术升级等投资需求有望维持高增,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有望得到提升。后者主要对应经济新动能,要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二是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不仅能够提高我国应对外部冲击挑战的抗风险能力,更是国内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面对逆全球化浪潮和疫情冲击等国内外风险挑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在于锻长板补短板、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三是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赢得主动。报告明确提出“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在风电、光伏发电和锂电池等主要新能源领域建立了规模世界领先、技术水平世界先进的产业链,未来要抓住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以及产业结构、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制胜新赛道,赢得主动。
(三)科技政策:聚焦自立自强
外部发展环境不确性的提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对重要产业体系的自主可控性和可靠性要求明显提高。因此,会议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 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明年的第二大工作任务。具体做法上,一是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二是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三是人才是第一资源,“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四是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
五、重点工作:扩大需求,提振信心
(一)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会议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重点工作的首位,并明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显示出消费将是2023年政策支持的重点,也是明年经济回升的主动力。
会议将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疫后三年消费持续遭遇严重冲击,存在较大修复空间。如2020-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4%,增速较疫情前的2019年已下降约一半,预计2022年将进一步下降至-0.5%左右,与疫情趋势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在三大需求中修复空间最大(见图10)。二是面对海外需求超预期放缓和价格支撑减弱,出口对经济大概率由支撑转为拖累,加上房地产市场由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地产需求难以维持以往的高速增长,消费将成为扩大需求的重要抓手。三是充足的居民储蓄余粮,为消费改善提供重要动力保障。疫情发生三年来,居民储蓄存款年均增加约12.5万亿元,为疫情前五年年均增幅的1.9倍左右(见图11)。根据海外的经验,疫情放开将成为居民部门储蓄存款转化为消费的重要催化因素。
对于如何扩大消费,会议提出“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三大抓手。首先,增强消费能力的关键在于稳定就业,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如受疫情冲击和企业盈利下降的影响,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不断创疫后新高(见图12),是居民消费能力下降的主因,亟待政策加力推动居民就业增收。其次,改善消费条件有利于提振居民消费倾向,如2022年三季度末居民年化消费倾向(消费/收入)为67.7%,低于2019年末水平2.4个百分点(见图13),存在较大修复空间,对消费回升形成支撑。最后,消费场景恢复和创新也是推动消费回升的重要力量。如国内社零增速与反映居民出行的百城拥堵延时指数走势高度相关(见图14),预示着随着2023年防疫政策不断优化,疫情冲击导致的居民出行减少、消费场景受限现象将出现明显缓解。
方向上, 会议提出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预计住房改善消费领域有望出台新的支持政策,新能源汽车消费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养老服务消费迎来长期发展机遇。预计在低基数、防疫政策优化、经济恢复以及储蓄余粮释放的支撑下,2023年居民消费支出有望增长8-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增长7-11%。
(二)支持平台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2020年底以来,对平台经济的监管政策,大体先后经历了“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专项整改,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的过程(见图16)。
本次会议明确支持平台企业在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释放出四方面的信号:一是肯定平台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和作用。平台经济在技术创新、吸纳社会就业和参与国际竞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标志着对平台经济的监管政策开始走向常态化,并由过去的强监管阶段、规范发展阶段进入了支持发展阶段。三是平台经济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强调对民营经济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因此对平台经济的支持,在政策逻辑上与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是一致的。四是我国需要大力支持平台经济,打造大国核心竞争力。如截止2022年9月末,美国、中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数量排名全球前二名,但从新增数量看,受贸易摩擦和强监管等综合影响,2018年以来中美差距已经显著拉大(见图17),中国需加大追赶力度。
(三)大力提振民企、外资发展信心
会议提出“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表明我国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此外,会议强调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意在增强外资企业信心,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提振民企、外资发展信心,有利于改善企业生产投资意愿,为经济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一方面,面对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2022年企业预期大幅走弱,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增速持续走低,如2022年1-11月份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1%和-3.4%,低于整体投资4.2和8.7个百分点(见图15),亟待出台政策稳住投资信心。另一方面,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56789”的地位,是市场活力的重要来源,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经济恢复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壮大发展。
(四)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房地产经济体量大、上下游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近30%(见图18),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2021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降,今年1-11月累计增速降至-19.9%(见图19),对经济拖累明显,也对经济金融带来一定风险。下一步要防止房地产市场风险向财政风险,进而向金融机构风险转化,斩断传导链条。为此,会议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不难预见,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将成为明年经济金融风险化解的重中之重。
如何化解?从短期看,针对房地产企业的措施有两项,一是“推动行业重组并购”,二是“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针对居民的举措是继续“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从中长期治本之策看,还是要解决房地产业的发展模式问题,从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三高”发展模式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五)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本次会议明确提出“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与2020年“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2021年“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表述相比,对地方政府债务依然保持严控态度。
一方面强调化解存量,有利于降低已有的债务风险。预计具体方式包括,推动城投等平台公司市场化运作和转型、利用公募基础设施REITs盘活存量资产、对隐性存量债务进行重组与重构等。另一方面坚决遏制增量,意味着2023年城投平台新增融资或延续收缩态势,但在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城投风险加剧的大环境下,适度的融资支持和债务置换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