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上研究
1、 私募机构观点汇总
本周A股市场震荡调整。海外方面,美国10月CPI与PPI数据显示通胀有所降温,但美联储鹰派言论再起,不排除12月进一步加息的可能。国内方面,央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变,要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指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用好用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和8000亿元新增信贷额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更好结果。展望后市,私募管理人认为A股市场仍处于估值相对低位,疫情影响或成为复苏关键,将持续关注疫情政策走向。
保银投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重要信号,中美关系得到缓和。
本周A股小幅震荡收涨,港股、美股中概上涨。
国内方面,央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为年末提供适宜流动性环境,视需加大保交楼专项借贷力度。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安排将更聚焦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海外方面,美国10月PPI环比上涨0.2%,低于预期。虽然通胀有所降温,但近日多位美联储官员支持市场关于12月升息5bp的预期,同时强调有必要在2023年继续升息。鹰派言论令市场情绪有所受挫。
本周习总书记与美国总统拜登在巴厘岛会晤,双方同意外交团队保持战略沟通并展开经常性磋商。双方就展开两国公共卫生、农业和粮食安全对话合作达成一致。两国元首的顺利对体现中美关系得到一定缓和,中美经济对话或将重启。
保银将不断加强企业基本面研究,通过自下而上的基本面分析结合自上而下宏观策略判断,并利用行业个股对冲策略防范系纺性风险,努力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的回报。
睿扬投资:市场短期轮动节奏可能会加速,持续关注把握产业趋势向上标的。
本周市场主要指数涨跌幅变化较小,但恒生科技指数连续三周都有较大上涨。板块上,医药生物、传媒、计算机等行业涨幅靠前,煤炭、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回撤较深。
国内方面,10月经济数据保持温和修复。同时,政策上也呈现一定的呵护态势。房地产融资端再放利好,14日住建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一定程度上也提振了房地产的信心。近期债券市场有一定扰动,但睿扬投资认为短期扰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有限,人民币汇率运行仍相对平稳。
海外方面,美国10月CPI与PPI超预期放缓,一定程度上使得投资者逐步消化12月美联储减缓加息的预期。但目前零售超预期加速表明消费需求活跃,且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不增反降表明劳动力市场仍强劲,因此不排除再次进一步加息的可能。
目前睿扬投资认为A股、H股市场仍处于估值相对低位,市场短期轮动节奏可能会有一定加速。睿扬投资将保持对政策的关注,把握产业趋势向上的优质公司。
淡水泉:政策使投资者情绪快速修复,市场后续将更理性定价防疫政策调整对基本面带来的潜在影响
本周市场在前期积累一定涨幅后进入休整阶段,沪深300指数微涨0.35%。行业层面,医药、传媒、计算机板块领涨,煤炭、有色金属、电力设备板块领跌,板块间的轮动效应明显。本周组合正贡献主要来自于运动服饰、建材以及电子元器件行业,主要受益于16项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措施以及防疫政策执行层面进一步优化对相关板块情绪带来的积极影响。
淡水泉观察到本周债市的调整对资本市场流动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这种情形在历史上也曾发生,央行已在银行间市场投放流动性,短期波动产生的风险在降低。从资本市场来看,淡水泉认为在经历一波投资者情绪的快速修复后,市场后续将从更加理性的角度去定价防疫政策调整对基本面带来的潜在影响,淡水泉仍将重点去寻找中长期有超额收益的资产。
2、本周市场表现
指数表现:本周指数涨多跌少,其中离岸市场表现最好,只有创业板指下跌。具体来看,中国互联网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领涨,本周涨幅分别为9.53%和7.19%;创业板指独自下跌0.01%。
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市场风格:本周市场各风格表现不一。具体来看,消费和金融风格的个股领涨,本周涨幅分别为2.80%和1.11%;稳定和周期风格的个股表现最弱,本周分别下跌0.13%和1.65%。市场短期内将继续保持震荡调整的基调,板块轮动较为明显。
从估值来看,稳定和消费风格所处的历史分位点较高,成长、周期、金融风格目前估值较低。
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行业表现: 本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17个行业上涨。其中医药生物,传媒,计算机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6.15%、5.12%、3.86%。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煤炭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3.50%,5.29%,5.82%。
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从行业估值来看,农林牧渔,社会服务,汽车,和商贸零售行业的估值分位数在80%以上,仍有22个行业估值处在50%的十年分位数以下。
数据截至2022-11-18,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资金面上来看,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入322.8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153.64亿元,深股通净流入169.18亿元。近三个月北向资金净流出293.78亿元。国际局势对北向资金边际影响逐渐缩小,美国通胀走势和国内经济状况对北向资金影响较为明显。从成交量上来看,本周成交量与上周比小幅上升,参与者情绪回暖。
数据截至2022-11-18,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风险溢价
从风险溢价指数来看,风险溢价率在历史上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之上时,A股往往处于底部区域。目前风险溢价率为3.09%,低于一倍标准差,万得全A指数大概率处于底部区域阶段。风险溢价指数近期下降,市场情绪初步回暖,后期市场虽仍有扰动,但下行空间相对可控,建议投资者择机分批布局。
数据截至2022-11-18,数据来源:Wind,格上研究整理
(注:风险溢价是指市场投资组合或具有市场平均风险的股票收益率与无风险收益率的差额。我们这里用全部A股PE倒数减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风险溢价率越大,表明配置股票的性价比越高;反之,则配置债券的性价比越高)
总体来看,本周各大指数涨多跌少,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平均日成交金额较前期小幅上升。当前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2.17倍、39.51倍,处于近十年中位数偏低水平。近日高层对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提出了二十条措施,各地复产复工的进程正在有序推进。10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预计官方将继续推进扩大有效需求措施,保持制造业景气回升的态势。总的来看,前两天铺天盖地的利好提振了市场信心,A股走强。而近两天便无以为继了,随之出现了窄幅震荡的现象,预计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维持波动的格局。同时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
3、本周宏观经济分析
海外方面,俄罗斯同意续签此前与乌克兰、土耳其及联合国达成的黑海粮食出口协定,允许乌克兰黑海的几个港口出口食品和化肥,从而帮助避免了一场全球粮食危机。反观欧洲,从美国的手中接下了高通胀的接力棒。10月的通胀指数HCPI已经达到10.6%,创20年新高。其中,能源与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仍然是推高欧元区通胀水平的主要因素。“高烧不退”的通胀危机,正在令欧洲中央银行陷入“两难困境”,既要加息控制通胀,还要警惕激进加息导致欧洲经济衰退的风险。
国内方面,本周公布了10月剩余未公布的经济数据,并发布了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10月的投资、消费和工业均边际走弱。其中,投资方面,只有基建还保持着一定韧性,而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成为了主要拖累项。基建的高位运行主要与专项债的发放有关。国常会提出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并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有关。制造业投资的走弱是10月疫情所致,与回落至荣枯线以下的PMI数据形成呼应。而房地产投融资仍然处于萎缩状态,这与社融居民部门融资需求低迷表现一致。消费方面,10月疫情多点散发对消费影响仍然较为严重,尤其是线下服务型消费。另外,收入预期不稳定,预防性储蓄行为增加,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消费增速中枢短期内较难回到疫情前水平。工业方面,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前值6.3%。较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回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受多地的疫情扰动,开工、供应链受阻。二是去年同期低基数的效应有所减弱。分三大门类看,上游采矿业增加值同比有所收窄,而下游公用事业同比涨幅有所回升。本周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一阶段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且特别指出高度重视未来的通胀升温风险,一方面源自海外高通胀粘性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则是此前M2高增速背景下,总需求复苏相对滞后,未来伴随疫情防控更加精准,消费的恢复动能有望释放,从而带来结构性通胀压力。
展望未来,从海外看,美国通胀大概率已经见顶,欧洲通胀正在如火如荼的上演着。欧洲央行对欧洲经济的前景展望变得愈发悲观,其警告称,在能源危机、通胀“爆表”、货币紧缩的“三重打击”下,未来欧洲的经济比预想的还要糟糕,欧元区各国未来的日子可能会更不好过。
从国内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科目中,由于宏观政策不会出现急转弯,基建会在政策扶持下保持一定韧性。另外,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继续落地显效,对制造业的恢复形成一定支撑。而在地产16条出台之后,预计房地产企业随着融资松绑、项目风险加速处置,也会迎来投资的拐点。消费方面,目前由于疫情在需求端和供给端双方面的冲击,消费增速的下滑较为严重。随着中央对于精准防疫的优化,人员与物流流动阻碍的减少,消费有望企稳,不过需要一定的时间。工业方面,随着常态化疫情防控政策的推进,企业生产稳步推进,物流保持畅通,企业生产复苏趋势不变。
4、当周重要新闻
新闻一:10月财政数据出炉,如何看待?
2022年11月16日,财政部公布1-10月财政数据:1-10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万亿,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5%;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6万亿,同比增长6.4%。10月公共财政收入当月同比增速由8.4%增加至15.1%,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大幅增加至15.2%。10月公共财政支出当月同比增速由5.4%增加至8.7%。
长江证券认为,10月财政收支呈现如下特点:财政收入改善,税收收入增长较多。支出力度加码,卫生健康增长较快。土地表现回暖,基金支出降幅缩窄。展望未来,随着优化疫情防控20条措施的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加码,广义财政收入有望持续得到改善修复;但考虑到1-10月财政收入进度落后较多,今年财政少收或仍难以避免,或将通过多调用往年结余资金以使账面达到平衡,明年可用余粮或所剩不多,债务收入或将是明年财政收入的主要补充渠道。11月地方债提前批已下达,明年财政前置有望延续。
渤海证券认为,公共财政收支差有所弥合。一方面是经济的持续修复的带动,另一方面是基数的影响,2021年10月底,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可延缓缴纳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税费。另外,由于9月和10月分别是税收的小月和大月,小体量的数据容易出现较大波动。公共财政支出仍偏向于民生领域。基建领域的支出延续了8-9月的平淡特征,主要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对基建的支持力度提高、缓解了公共财政的部分压力。公共财政的支出进度低于2018-2021年的同期水平,主要也是来自“准财政”在支出端的分担。土地市场修复的持续性尚待观察。10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当月同比增速收窄至-2.7%,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增速收窄至-3.8%,在土地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们对某一个月的同比数字变动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只有连续性的改善才能说明土地市场的转暖。
光大证券认为,10月一般公共财政收支压力明显缓和。收入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修复较快,消费税超季节性增长;支出端,增速维持高增,向卫生健康和债务付息倾斜较多,基建类支出继续维持低位;政府性基金层面,受土地市场边际转暖带动,10月收入与支出的降幅均显著收窄,但收支压力仍大。总体来看,狭义财政退坡、准财政接力基建的观点在10月得到进一步验证。展望2023年,财政背景更为复杂,一则,经济面临的需求侧与外部环境挑战更为凸显;二则,财政资源更为稀缺,地方债务压力掣肘加杠杆空间。预计财政基调持续积极,中央或打开赤字空间,发力或主要向需求侧与居民端集中,预算内资金对基建支撑减弱,基建稳增长仍依赖准财政资金的支持。收入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修复较快,消费税超季节性增长10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为15.7%,较9月的8.4%回升7.2个百分点。拆分结构来看,10月,非税收入继续高增,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修复较快,消费税超季节性增长,个税增速有所下滑。
新闻二:如何理解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
2022年1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长江证券认为,流动性合理充裕,贷款利率回落,超储率持平至1.5%,9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环比回落7BP至4.34%。专栏认为人民币汇率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有基本面和政策面两大支撑因素。海外方面主要聚焦高通胀和经济放缓的影响,国内经济一方面强调还面临居民预防性储蓄意愿上升制约消费复苏、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面临收益不足等多方约束,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整体货币基调偏紧,信用基调偏宽,考虑到央行对通胀的关注,短期调整政策利率的可能性降低,但直接调降5年期LPR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国金证券认为,央行对海外经济更悲观、对国内经济边际转乐观,更加关注国内通胀风险央行对海外经济研判更悲观、对国内经济边际转乐观。三季度报告进一步强调总体通胀反弹压力,一方面是货币供给增长较快,“一段时间以来我国M2增速处于相对高位”,另一方面是“总需求进一步复苏升温可能带来滞后效应”,特别是防疫更加精准后消费动能可能快速释放。货币政策“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基调表述不变,但不再提及“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提振信心”等;政策重心明显向防风险倾斜,除需求侧变化带来的通胀潜在风险,还有房地产领域风险,把“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提到“用好用足工具箱”之前,首提“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空间有限,“准财政”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的关键,货币流动性环境最宽松的阶段或已经过去。
德邦证券认为,从货币政策操作风格上判断,2023年总量货币政策宽松空间狭窄、财政属性鲜明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或继续担纲流动性投放。2018年以来货币政策宽松的进程或不会在2023年终结,至少2023年上半年货币政策或延续2018年二季度以来的宽松风格。但是从总量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来看,“降准”和“降息”都面临“隐性下限”的制约,带有“财政”色彩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或继续成为央行投放流动性的主要渠道,2022年以来货币政策操作愈加“财政化”、货币和财政更加趋于紧密联动的特征或在2023年延续。
新闻三: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国民经济数据,如何看待?
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0%,增速较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5%,增速较上月回落3.0个百分点;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增速较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
光大证券认为,工业生产有所放缓,但强于7、8月的水平,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政策20条以及相关政策的逐步推进,生产受到的约束进一步减弱,四季度11、12月工业生产有望回升至9月水平甚至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恢复放缓,后续伴随“金融16条”等政策推进,地产投资修复有望加快。社消同比转负,后续伴随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消费有望重回恢复通道中。
红塔证券认为,地产端纾困政策再度加码。融资端政策的目标从保项目转到了保房企,有助于盘活企业现金流,帮助房企走出资金紧张的困境,进一步缓解信用风险。房企信用风险的降低也有助于恢复居民的购房信心,再结合此前需求端的宽松刺激政策,购房需求有望被进一步激发。另外,由于政策基调是保交楼、防暴雷,所以预计后续地产后端的修复速度会高于前端,继续呈现施工和竣工速度高于拿地和新开工速度。
冠通期货认为,2022年10月份经济数据出炉,各项数据均表现不佳,但市场对此数据有一定的预期,叠加近日国内官方连续针对防疫和地产等问题出台重磅政策,资本市场表现相对平淡。当前国内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处于弱现实强预期的阶段,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大,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全线熄火,受到国内疫情散发多发的影响,部分地区接触性聚集性消费受到一定冲击,尤其是部分服务性消费总体放缓;投资拉动中地产的下行与基建的平稳对冲效应延续,净出口增速从高位回落后弱修复。防疫放松的速度可能会超出很多人的预期,短期在预期层面会缓解部分焦虑情绪,利好消费,但中长期上也要看防疫放松后,防疫的效果与经济的实际修复情况,喜忧参半。
新闻四:地产大利好!金融支持16条措施来了!
11月12日晚,一则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文件传出,该文件标记为“内部”。文件由央行办公厅于11月11日印发,主送单位包括各分支人行、银保监局、银行和信托、保险、金融资管公司,并抄送交易商协会。《通知》包含十六项具体举措,也被业内视为楼市金融十六条的出台。
在这份通知中,有关主管部门主要围绕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以及积极配合做好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依法保障住房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阶段性调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和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部署工作。
《通知》中的金融十六条措施包括:1、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2、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3、稳定建筑企业信贷投放;4、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5、保持债券融资基本稳定;6、保持信托等资管产品融资稳定;7、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提供“保交楼”专项借款;8、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配套融资支持;9、做好房地产项目并购金融支持;10、积极探索市场化支持方式;11、鼓励依法自主协商延期还本付息;12、切实保护延期贷款的个人征信权益;13、延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过渡期安排;14、阶段性优化房地产项目并购融资政策;15、优化租房租赁信贷服务;16、拓宽租房租赁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
《通知》包含十六项具体举措,从供需两端全面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力度空前。政策核心逻辑为:企业债务展期+支持融资稳定市场主体,“保交楼”促进购房者信心恢复,支持个人购房信贷带动市场销售恢复。预计在房企债务展期和增信发债后,企业资金压力或将得到一定缓解,实现以时间换空间。下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市场销售企稳,唯有企业销售回款得到明显改善,才能使行业真正恢复平稳发展。
5、下周重要事件
1)中国:LPR1年及5年报价,10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2)美国:11月PMI数据、11月FOMC会议纪要;
3)欧盟:11月PMI数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表述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格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