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公司引领了新一轮的AI浪潮,推动港股科技股走出技术性牛市,中国资产价格迎来重估。此时,国内多家券商提出了“中国科技股七巨头”的概念,对标美股科技领域的七大巨头。
美股七巨头2025年股价涨跌不一,整体表现一般
美国科技七巨头包括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特斯拉和英伟达。这些公司凭借长期高增长的业绩、高技术壁垒和领先的市值,成为美股科技股的核心资产,也是美股近年来上涨的核心驱动力。
2025年以来,美股七巨头股价涨跌不一,整体表现平平。具体而言,苹果下跌1.72%,英伟达上涨4.33%,微软下跌1.08%,亚马逊上涨1.59%,谷歌下跌2.50%,Meta上涨18.67%、特斯拉下跌12.24%。
港股科技股走出技术性牛市
随着DeepSeek在AI大模型领域的突破,中国科技股有望突破美国在前沿科技的主导地位,借助国产AI浪潮开启新的增长曲线。国产科技七巨头逐渐浮现。
下面是华泰证券列出的中国版“七巨头”候选名单,股价数据截至2月21日收盘:
港股科技股凭借AI浪潮迎来价值重估
腾讯:港股科技股龙头企业,AI+视频号、AI+游戏、AI+云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有望带来新的增长点。
2025年以来,腾讯上涨23.98%,市值约4.75万亿港元。
阿里巴巴:中国大陆领先云服务厂商,电商市场份额领先,AI应用发展带来的基础云服务需求释放,有望使公司上升一个台阶。
2025年以来,阿里巴巴上涨68.08%,市值约2.63万亿港元。
小米:全球主要的手机和智能硬件厂商,2024年成功切入智能电动车行业。2025年YU 7发布可能推动小米汽车业务再上一个台阶,同时,手机业务毛利率稳步提升,大家电出海推动智能硬件增长,AI眼镜等新品类有望迎来增长。
2025年以来,小米上涨49.86%,市值约1.30万亿港元。
比亚迪:国产电动车龙头,2024年全球销量达到427万辆。2025年开启全面智能化转型,重点关注高阶智驾功能在中低端车型的渗透。
2025年以来,比亚迪港股上涨47.19%,市值约1.18万亿港元。
美团:本地生活消费龙头,展现出强劲的成长性,外卖业务的高壁垒和本地生活市场的长期增长潜力得以验证。2025年以来,美团上涨7.38%,市值约9849.6亿港元。
中芯国际: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大的晶圆代工企业。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手机、家电和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庞大的潜在需求,而且对先进制程的需求增长迅速。
2025年以来,中芯国际上涨70.44%,市值约5489.38亿港元。
联想集团:全球领先的PC、服务器制造商,PC业务的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大模型的落地或将推动AI+PC、AI+手机和AI+服务器的加速发展。
2025年以来,联想上涨34.92%,市值约1687.03亿港元。
港股科技股与美国科技巨头在业务模式和发展方向上存在一定相似性,特别是在创新科技、互联网服务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在众多利好条件和政策支持的推动下,中国科技行业逐步打破美国过往的主导地位,谁将能够抓住机遇,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七巨头”,不仅关乎企业本身的竞争力,也反映了中国科技行业在全球市场中的战略布局和影响力。
风险提示: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