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中国在2024年底批准计划,允许地方政府在3年内置换价值6万亿元人民币的隐性债务。今年前两个月,货币市场利率上升导致发行量激增,中国地方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行债券,热潮加剧了银行流动性紧张。
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中国地方政府将在2025年前两个月发行1.69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330亿美元的债券,这是同期前所未有的规模。数据显示,约一半的发行量(即8500亿元人民币)将用于替换表外债务。#中国经济#
(来源:Bloomberg)
今年,由于银行争相吸纳债券,发行规模异常庞大,加剧了现金短缺问题。由于中国人民银行抑制货币宽松,并保持流动性紧缩,以支持人民币,货币市场利率近期大幅上涨。
此前,中国于2024年底批准了一项计划,允许地方政府在三年内置换价值6万亿元人民币的隐性债务,主要由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持有,这将有助于地方政府减少利息支出。
迄今为止,用于此类目的的销售额约占今年分配的2万亿元人民币配额的42%。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研究所执行主任Yuan Haixia表示,地方政府可能抓住了3月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的窗口期,发行了大量“掉期债券”。
她补充说,由于大多数地方债券由银行持有,银行在管理流动性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随着中国承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预计全年政府债券供应量将增加。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1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将上升。
银行如何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获得资金并购买新发行的债券将对中国货币和债券市场产生影响。本月,7天银行间回购利率在几个交易日内均高于更广泛的市场指标——这是一种异常现象,因为贷方之间相互借款通常更便宜。
今年,央行在大多数日常操作中都在消耗资金,基准货币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之间的差距扩大至四年来最大。
尽管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央行)上周五(2月21日)加大了现金注入力度,但对缓解市场紧缩几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今年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债券发行中,超过60%为20年期和30年期债券。这表明,中国地方政府利用收益率仍然较低的机会获得了长期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