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中国汽车品牌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国客户,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乘用车出口国,可能会重塑全球汽车行业,并引发与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之间新的紧张关系。
根据中国乘用车协会的数据,自2020年以来,中国制造的汽车海外出货量增长了两倍,去年达到250多万辆。这一数字仅略低于德国(约6万辆),而德国近年来的出口量一直在下降。中国的数据落后于日本,但领先于美国和韩国,预示着老牌汽车巨头将面临一个强大对手的出现。
中国品牌现在是中东和拉丁美洲的市场领导者。在欧洲,中国制造的汽车主要是特斯拉(Tesla Inc.)、沃尔沃(Volvo)和MG等中国所有的前欧洲品牌的电动车型,以及达西亚春季(Dacia Spring)和宝马iX3等欧洲品牌。比亚迪(BYD Co.)和蔚来汽车(Nio Inc.)等一大批中国本土品牌也在崛起,它们雄心勃勃地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支持下,比亚迪已经吸引了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电动汽车买家。
中国已不再是低成本消费电子设备、家电和圣诞玩具的“世界工厂”。通过向竞争激烈、监管严格的市场转移生产更复杂、更精密的产品,中国企业正在向制造业价值链的上游移动,制造业是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哈佛大学增长实验室(Growth Lab)编制的经济复杂性指数(Economic Complexity Index)将中国排在世界第17位,而10年前中国还排在第24位。
进入欧洲一直是中国企业的目标,中国企业从21世纪初开始在欧洲大陆的车展上参展。2007年前后一系列失败的安全测试粉碎了这些希望。新加坡汽车咨询公司JSC Automotive的Jochen Siebert说:“坦白地说,我以为就这样了,永远。”
但由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随之而来的标准化,这些担忧现在已经成为历史。高盛集团表示,中国的新汽车厂是世界上机器人使用率最高的。随着过去10年质量的提高,中国汽车开始在欧洲安全测试中名列前茅。中国对空气污染的严格控制也帮助大多数中国汽车达到了欧洲的排放标准。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激增156%,达到43.5万辆。Rhodium Group董事Agatha Kratz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出货量的快速增长,可能会在欧盟引发政治反弹。她表示:“部分原因是中国企业越来越好,但部分原因是中国产能过剩。这将是一个痛点。就贸易保护而言,这可能会在欧洲引发非常强烈的反应。”
中国倾向于出口相对便宜的汽车,根据UN Comtrade提供的数据,2021年中国产乘用车出口均价约为1.37万美元,约为德国车的三分之一,比日本车便宜30%左右。中国汽车最有可能对更便宜的日本和韩国车型构成威胁,而不是德国品牌。
证明了自己是工业巨头可靠的制造中心之后,中国一直在引领下一个前沿领域:电动汽车。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发现,与复杂的内燃机相比,电动平台相对容易掌握。
全球在削减碳排放和拯救地球的努力,促使中国政府用补贴鼓励电动汽车制造商和买家,而强大的本土供应链使得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便宜。特斯拉上海工厂去年生产了近71.1万辆汽车,占该公司全球产量的52%。这些措施还催生了数十家像always这样的中国国内制造商。许多公司几乎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但比亚迪、蔚来和小鹏汽车属于有潜力在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佼佼者。
比亚迪也生产自己的电池和芯片,是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商。它的雄心是成为全球廉价买家电动汽车领域的丰田,希望通过自己的电池和半导体它实现这一目标。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仅销售几千辆汽车开始,中国汽车制造商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直到2018年,特斯拉被允许完全拥有中国工厂,外国汽车制造商必须与当地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才能在中国生产。在外国企业保护自己最先进技术的同时,中国本土企业通过向合作伙伴学习工艺,收购沃尔沃(Volvo)和莲花(Lotus)等品牌,增强了竞争力。国内需求的快速增长使中国在200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中国供应链的增长也与汽车制造业同步。现在几乎所有零部件都由国内企业生产,包括大约10年前还需要进口的零部件,比如高强度钢和增强玻璃纤维。中国在2021年首次在汽车和汽车零部件领域实现贸易顺差。不过,装配线仍然依赖日本和德国的先进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