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预见2023】新时代财富研究院张雷:中国经济复苏阶段延长,资本市场迎来较好布局期
go
lg
...
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回升,再度促使外资涌向
中
国
资
产
。当然,
中
国
资
产
估值相对较低,也是北向资金大举买入的原因之一。 最后,中国正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以及防疫政策的调整,也增加了北向资金的买入底气。 从沪股通、深股通前十大成交活跃股来看,截至1月13日,共有49只个股现身前十大成交活跃股榜单,有30只个股是净买入,合计吸引资金345亿元。这30只个股兼具三个重要特征:第一是市值普遍较高。第二是具有估值优势。一半以上个股估值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第三是属于北向资金的“旧爱”,即很多属于电力设备和食品饮料行业。 居民消费信心需要时间扭转 “超额储蓄”有望向资本市场迁移 金融界:随着疫情防控调整,疫情期间的超额储蓄会否带来“超额消费”?这几年投资者的投资偏好有什么样的变化? 张雷:从储蓄存款规模变化以及居民收入支出增速差等指标来看,2022年存在一定的“超额储蓄”现象。但是,“超额储蓄”未必会带来“超额消费”。 结合其他国家来看,疫情管控放松后,感染率将会有所上行,而且很有可能出现反复,对于居民的出行消费造成一定的影响。管控放松后一个季度,消费和GDP增速回升较为显著,但随后会趋于平缓。居民消费信心趋弱的态势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扭转。可以理解为,兜里有更多钱了,但是未必花钱就会大手大脚。 受到前几年疫情反复的影响,居民收入再次出现了类似2020年上半年的明显回落;同时,居民对未来经济与个人收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使得居民更倾向于储蓄(储蓄率快速上行),投资者风险偏好总体下降。因此即使出现了剩余流动性,也较难向资本市场传导,特别是权益类资产这种风险相对更高的市场。 投资者与2020年的“追求收益”相比,2022年更倾向“稳健”。这一趋势反映在资管行业上,主要体现在资管总体规模增速收敛,公募基金产品中,货币类、债券类及固收+类产品情况好于股票、股混类。 伴随着资本市场逐渐走出底部,形成相对明确的趋势后,预计居民的“超额储蓄”才会逐渐向资本市场中股票、股混类基金等中高波动产品进行迁移。 金融界:近期,中央出台了系列地产政策,销售没有明显起色,对房地产行业怎么看? 张雷:自从2016年关于房地产的“房住不炒”政策提出之后,房地产市场投机情绪逐渐得到控制,房价只涨不跌,稳赚不赔的心态有所调整,市场对于今后房价走势的预期逐渐回归理性, 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长期金融风险。 与此同时,房地产美元债务的集体爆雷,部分楼盘交房出现严重滞后甚至面临风险,和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等现象,又成为了房地产政策重大调整的大背景。 过去一段时间出台了一系列放松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的政策,但必须看到的是,政策的实施并不会立即改变行业的悲观预期,而为数众多的民营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和融资成本,仍然是这些企业发展乃至生存的重大瓶颈。 在此环境下,很多企业为了保证生存,希望尽可能快地把自己的土地储备变现,回笼一部分资金,也愿意提供更优惠的折扣。但是,降价的幅度和措施,有可能引发了购房者对于今后房价预期的变化,从而有可能导致开发商新房销售的进度进一步受到影响。 总的来说,在政策的扶持下,房地产行业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但也回不到之前“高歌猛进”的时代了,购房者对于房价“永远上涨”的预期已经得到了扭转。 优化家庭资产配置 大类资产优选黄金、AH股 金融界:2023年,对于大类资产有什么判断?对于居民大类资产的配置,有什么建议? 张雷:综合判断,2023年全球经济或出现分化,总结来看就是中国缓慢复苏,欧美步入“类”衰退。综合来看,我们预测2023年相对较强的大类资产可能是黄金、美债、中国A股、H股、人民币,相对较弱的资产可能是商品、中债、美股、美元等。 我们再看居民的资产配置。如果我们把居民的家庭资产做一个拆解,会发现主要就两大类,一是住房为代表的实物资产,二是保险、股票、基金为代表的金融类资产。我们拿中国、日本、美国三个国家数据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先看房屋资产。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中,住房超过了半壁江山,达60%。日本住房价格长期回落,居民资产配置向金融资产不断倾斜,目前已经降到35%左右。美国的房屋资产占比更低,大约是25%。 再看金融类资产。日本的特点是重视保险类资产,股票基金等权益类投资比例相对不高。美国无论保险类资产还是权益类资产,占比都比较高,合计大概占到了家庭资产的60%,和中国的住房比例差不多了。 再看中国,无论是保险类还是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还都是个位数,加起来还不到10%。这可能跟A股市场波动比较大,大家体验差有一定关系。 看得出来,我国居民资产中房产占比较高,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居民资产配置由房产向金融资产转移是大势所趋。 怎么投金融资产呢?可以借鉴三笔钱思路。对于人生保障的钱,可以借助类似于养老FOF这种股债搭配的公募基金,或者保险类产品来实现,追求稳稳的幸福。对于灵活取用的钱,可依据投资周期长短,选择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产品。这些产品赎回时间相对可控,在流动性层面可以更好的满足需求。对于投资增值的钱,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险偏好,用公募、私募等产品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 2023年,建议投资者持续优化家庭资产,科学配置,让投资终有所得。
lg
...
金融界
2023-01-18
【预见2023】兴业证券张启尧:外资大幅流入绝非一时冲动而是全年大势所趋,核心资产与成长板块均需重视
go
lg
...
美联储加息的担忧,都在明显缓解和改善。
中
国
资
产
性价比提升,正吸引外资加速回流; ◎后续随着市场逐渐回暖、风险偏好回升,内资机构的产品发行和仓位也将逐步回升,并与外资形成合力、共振; ◎综合盈利、估值、政策、资金面等来看,2023年A股市场均有继续向上修复的动力; ◎当前阶段“核心资产”仍将是市场主线方向之一。另一方面,信创、半导体等符合政策引导方向的成长板块中长期配置性价比明确,当前也可重点关注、掘金。 新年以来外资大幅流入,至今陆股通净流入规模已达900亿,成为当前市场修复的核心驱动之一。张启尧对于2023年海外资金、国内资金的展望,以及对后续市场的看法。 张启尧指出,近期外资大幅流入,而相较来说,当前国内资金入场步伐仍较为缓慢。年初至今,偏股基金新发规模仅32.8亿份,2022年12月也仅322.87亿份,仍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与此同时,私募基金2022年11月尽管发行略有好转,但规模仍在缩水,10月至12月仓位也延续回落。这种内资入场较慢,而外资大幅流入的微观资金面,导致近期外资“一枝独秀”、成为主导阶段性市场方向的主要矛盾。 那么,这种外资主导的状态能持续多久?对于这个问题,张启尧表示可以将其分解为两个小问题,即:1、外资的这种流入,是短期行为还是中长期趋势?2、外资占据增量资金主导的时期能持续到什么时候?或者换个角度说,就是内资什么时候重新回归并大幅入场? 对于第一个小问题,张启尧分析称,外资近期的大幅流入绝不是“一时冲动”,而将是贯穿2023年全年的“大势所趋”。近期外资大幅流入,背后一方面是海外资金年初配置带来的“开门红”效应。但更重要的是,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2022年“内忧外患”导致海外资金配置
中
国
资
产
动力减弱、甚至一度大幅流出,而当前,不管是对经济、对地产风险、还是对美联储加息的担忧,都在明显缓解和改善。
中
国
资
产
性价比提升,正吸引外资加速回流。而这一点并不仅体现在A股,作为海外资金配置
中
国
资
产
的“桥头堡”的港股更是如此。 另一方面,对于国内资金,张启尧判断后续可能类似2019年。在年初外资率先发力后,随着2023年市场逐渐回暖,内资机构的产品发行和仓位也将逐步回升,并最终与外资形成合力:公募方面,考虑到新发规模回暖滞后市场底近1个季度,以及实际建仓仍需要1-3个月的时间,大规模入场仍需一段时间。私募方面,参考2019年,私募仓位的回升也有一定的滞后性。而险资方面,自2022年11月权益资产(股票+基金)头寸已开始底部回升。因此,后续随着市场逐渐回暖、风险偏好回升,内资机构的产品发行和仓位也将逐步回升,并与外资形成合力、共振。 因此,从资金层面来看,未来一个阶段内,在外资持续流入主导下,张启尧认为市场的修复仍将继续。并且,后续随着国内资金逐步入场、共振发力,今年在增量资金的推动下,对市场可以更乐观点。与此同时,国内方面,疫情高峰回落+政策宽松陆续落地之下,后续经济有望逐步回暖,对企业盈利、市场形成支撑。 对于上述论断,张启尧进一步分析称, 1)近期出行活动已在快速修复。春运前8天,全国已共发送旅客3.03亿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45.7%。近期全国城际活动指数、地铁客运总数和拥堵延迟指数均有明显回升,城际出行和城内出行均大幅复苏。节奏上,当前一、二线城市疫情已基本开始高峰回落,但由于春运原因,疫情开始呈现向三、四线城市扩散趋势。考虑到疫情的先后顺序,预计一季度经济仍受拖累,而再往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将逐步减弱。 2)2022年11月以来各项稳增长措施出台,政治局会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确认政策宽松方向。近期地方两会也大多给出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并在投资、消费、出口、创新驱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预计后续各项政策宽松有望加速落地、生效。 此外,当前不管是A股还是港股,估值都仍处于中长期底部区域,存在进一步修复的空间。截至2023年1月16日,上证综指PE估值处于2010年以来40%分位,PB更仍仅为同期13%分位。而港股估值尽管从2022年11月以来显著修复,恒生指数PE已修复至2010年以来57%分位,但主要原因在于2022年企业盈利恶化导致PE估值较容易抬升,随着2023年企业盈利改善有望出现估值切换。而从PB估值来看仍仅为2010年以来24%分位。 因此,综合盈利、估值、政策、资金面等来看,2023年A股市场均有继续向上修复的动力。 结构上,张启尧研判,当前阶段外资重仓的、以大消费、大金融为代表的“核心资产”仍将是市场主线方向之一。另一方面,信创、半导体、消费电子、储能、军工等符合政策引导方向的成长板块,悲观预期持续释放、拥挤度回落至历史低位,中长期配置性价比明确,当前也可重点关注、掘金。
lg
...
金融界
2023-01-18
【预见2023】李大霄:中国经济企稳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股市回升会刺激超额储蓄回流
go
lg
...
。 核心观点: 中国经济企稳,
中
国
资
产
吸引力提高,外资追逐
中
国
资
产
,会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吸引力。 纷纷增加储蓄时,往往是股市最低位时。当股市回升、房地产回升时,储蓄就会逐渐随着风险偏好、信心抬升,回流到股票市场。 市场核心逻辑在于蓝筹低估;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外资纷纷入场;以个人养老金、银行理财等为代表的长期资金在增加配置A股;资本市场定位也在提升;我国经济重启,上市公司业绩向好。 金融界:您如何看2023年中国经济?经济发展的信心源自何处?您对2023年中国经济有何寄语。 李大霄:2023年中国经信心源自五点:一是疫情趋缓;二是经济重启;三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精准有力的货币政策组合,流动性相对宽松;四是行业政策边际改善;五是启动经济的决心,新的五年规划开始,使整个经济信心得以恢复。 金融界:新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开门红态势,您觉得今年美元走势会是怎样的?人民币会成为2023年强势货币吗? 李大霄:2023年美元下行、人民币趋强概率较大。原因是美国通胀见顶回落,美联储鹰派见顶之后,美元下行概率较高,人民币相应就会趋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
中
国
资
产
吸引力提高,外资流入追逐
中
国
资
产
,会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吸引力。 今年黄金走势也会趋强,原因在于美元趋弱,两者是反向波动关系。央行增持黄金,也是在平衡资产配置。 金融界:欧美面临衰退,我国出口将会面临更多挑战,应该做好哪些应对? 李大霄:我们今年要做好出口零增长的准备,因为欧美增速放缓购买力下行,我国出口下滑概率是比较高的。我们要加大开拓新的市场,包括东盟、“一带一路”国家,用对这些国家出口的增长来减缓出口增速的下滑。在出口预期不好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做好内需和内循环,加大消费和投资。 扩大内需,第一要稳住房地产,因为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较高,要配置与其地位相匹配的金融资源和相对合理税赋。消费方面,建议采取准现金使用模式的消费券,不仅仅面向电器、汽车、手机。可以采用数字人民币,借鉴我国香港方法,分批发消费券,用完第一批才有资格领第二批,估计消费很快就能自己起来。 防疫优化后,通胀风险较小。2023年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通胀不是主要矛盾。经济增速还在低位,没有达到过热状态。 金融界:如何理解“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从北向资金来看是不是已经对外资形成了吸引力? 李大霄:“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提出,背景是央、国企估值偏低。过去对央国企考核更多是利润营收,未来应该增加估值考核。未来可采用市场方法引导机构投资者更加关注央国企,例如建立央国企指数、央国企ETF,推出更多投资产品。 金融界:最近“超额储蓄”成为国内宏观焦点,2022年居民储蓄多增近8万亿,这些钱能否转化成消费、投资,甚至流入资本市场? 李大霄:随着风险偏好提升,储蓄会回流资本市场,回流速度和市场上涨速度成正比,居民风险偏好是根据行情变化而变化的。 超额储蓄是结果,不是原因。收入预期下行,防御性储蓄增加,价值房地产、股市低迷,才造成了储蓄增加的结果。经济低谷的时候,老百姓往往趋向防御,把股票变成固定收益产品,固定收益产品出现风险,又转为储蓄。但是,大家纷纷增加储蓄时,股市往往是最低位的。当股市回升、房地产回升时,储蓄就会逐渐随着风险偏好、信心抬升,回流到股票市场。 金融界:A股目前整体估值水平如何,市场核心逻辑是什么? 李大霄:A股从底部回升,已经确认牛市,现阶段还处在低位,只是从低位水平稍微回升。市场核心逻辑在于蓝筹低估;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外资纷纷入场;以个人养老金、银行理财等为代表的长期资金在增加配置A股;资本市场定位也在提升;最重要的还是我国经济重启,上市公司业绩是向好的。 金融界:对中小投资者有什么投资建议,如何构建一套合理、有效的投资体系? 李大霄:中国股市长期健康发展,需要让散户能赚到钱,保护中小投资利益一定要做好。中小投资人本身,要坚持余钱投资、理性投资、价值投资,要坚持做好人、买好股,才能够到好的回报。低位建仓,就不会高位追高。投资排序是中概股、在港中概股、港股、A股,具体来看是中概股、在港中概股、恒生科技、恒生国企、恒生指数、上证50、沪深300。
lg
...
金融界
2023-01-18
【预见2023】仲量联行庞溟:外资“真金白银”加码
中
国
资
产
,预计二季度房地产销售将较明显回暖
go
lg
...
保持总体稳定,外资“真金白银”加码买进
中
国
资
产
,这些都说明了国际金融市场和全球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长期向好和政策面质效齐升充满信心。 预计2023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房地产市场销售将出现较为明显的回暖势头,“销售-拿地-新开工”链条将更为畅通,销售端、融资端、投资端数据将逐步呈现企稳反弹态势。 国际投资者将更加重视中国的结构性投资机会,将继续深化资产组合中物流仓储、长租公寓、生命科学等物业布局。 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主引擎 金融界:请您展望一下2023年中国经济?预计2023年经济有哪些核心增长点? 庞溟: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各项主要指标将出现较为明显的、全面的、积极的改善,全年经济增长大概率可以超过百分之五,经济总量将再上新台阶,宏观政策效能与发展质量将稳步提升,全方位的、多层次的、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格局、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不断完善。 近期的经济数据显示,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复苏趋缓,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一步紧缩,全球贸易下滑、全球经济步入衰退的概率在提升。相比之下,中国的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态势不变、长期发展的积极因素不变,宏观调控力度、政策效能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工业产出提振、消费企稳、投资发力等诸多方面的动能将得到充分反映,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提供强大支持,为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 可以说,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主引擎,依然能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提供强大支持,依然能为海内外投资者提供持续的、稳健的、安全的、长期的投资机会和丰富的、多元化的资产类别。 目前的投资项目储备显示,2023年各地区稳投资发力早、力度大、领域新,产业转型、创新驱动等领域项目成为多地重点,预计2023年产业转型、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的投资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与此同时,伴随着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则不断加码和优化,预计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房企到位资金等相关指标将逐步改善,房地产行业将重新成为稳投资、稳增长的正向贡献项。 受到稳需求促消费政策落地生效、居民收入与超额储蓄支持、劳动力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企稳等正面因素助力,预计线下消费场景复苏、消费意愿提升、消费信心改善将带来消费需求较为强劲的释放,2023年消费增速有望逐步恢复到8%左右,修复至接近疫情前水平。在针对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的政策支持下,特别是在重点恢复和提升大宗消费的政策带动下,预计2022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2%的趋势将得到有效扭转。 七大因素推升今年通胀水平,但不会成为政策主要限制因素 金融界:考虑到当前海外通胀仍将高位运行,容易通过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向我国传导,尚需要高度关注通胀反弹的潜在可能性。您如何看待今年的通胀预期? 展望2023年全年,在需求端带动下,未来我国通胀水平回升的可能性较大,CPI增长中枢相比2022年将有所抬升。这主要出于七个原因: 第一、从全球角度看,高通胀压力仍在不断的蔓延和传导中,我国在一段时间内仍面临来自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能源价格、粮食价格抬升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第二、从行业角度看,我国的局部通胀压力更有可能集中在能源行业及相关采掘业、食品加工及养殖业等产业,中下游行业成本压力有可能加大; 第三、从突发、偶发因素看,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极端天气等因素叠加,有可能给能源、粮食和食品的生产和供给带来扰动; 第四、从货币角度来看,我国货币供给增长较快,广义货币增速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处于相对高位,货币供应量对物价影响将滞后显现; 第五、从需求角度看,伴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复苏、供求关系基本恢复稳定、内需逐步回暖走强,会带来消费动能快速释放、商品和服务需求价格走高、物价中枢特别是核心CPI中枢整体有望修复抬升; 第六、从工资角度看,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劳动力市场复苏步伐将大大加快,餐饮、娱乐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将明显增加,失业率价格将明显改善,并助力工资水平平稳回升。 第七、从长期趋势看,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和中国人口老龄化、低碳转型等中长期挑战也不容忽视。 但是我们认为,通胀并不构成今年宏观经济的重要主线和调控政策的主要限制因素,通胀短期内可控,其增长趋势和整体形势预计仍较为温和。 由于亚洲国家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角色定位主要是生产国而非消费国,其居民心态相对稳健、谨慎、保守,主要亚洲国家的疫后恢复过程并未明显伴随着高通胀的特征。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速偏低,且对未来收入预期也仍偏弱,因此消费修复的弹性大概率也不会很强。 在防疫政策优化后,消费场景、意愿、能力相对生产复苏而言仍较受限,特别是聚集性、流动性、接触式消费的复苏会相对滞后,且地产链条相关消费和需求在地产企稳复苏态势尚未稳固的背景下,难以拉动通胀中枢迅速上行。此外,CPI的涨幅也会受到外部通胀压力减轻、食品价格总体保持温和、翘尾因素相对较低等原因限制。 可以说,2023年全年通胀形势应依然温和、可控,出现持续的、快速的通胀升温的概率并不高。在经济逐步回归到相对正常的供需平衡和合理的潜在增长区间、货币政策仍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和回稳向上势头为主要任务的背景下,不必过度强调未超过政策目标的通胀对货币政策的压制作用。 预计2023年全年平均CPI为2.5%,考虑到就业、收入、预期和消费需求的修复步伐,上半年CPI有望保持在2%左右,下半年CPI将升至3%左右的水平,个别月份的CPI在基数效应和经济加速复苏的主要拉动下有可能突破5%。预计2023年全球主要能源和金属的价格水平将同比下行10%左右,叠加国内社会有效需求逐步回暖走强,有助于PPI平均涨幅维持在0.5%左右的较低水平。 预计货币政策将与财政、产业、科技、社会政策协调配合 金融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您认为如何做到加力提效及精准有力? 庞溟:预计下一阶段的经济工作将针对社会有效需求偏弱的矛盾,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为支持,稳定市场主体信心和居民部门预期,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重点着眼于扩大国内需求,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复苏,增强经济内生动能,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全社会活力,对冲疫情散发多发对经济恢复节奏和政策接续发力的外在冲击,助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后续货币政策将继续兼顾短期和长期并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的关系,兼顾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并处理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防范通胀升温潜在可能的关系,兼顾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并处理好投资、消费、就业、汇率等宏观政策权衡维度的关系。在延续货币政策稳健基调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更侧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部署、使用、加力,以便于重点领域更受支持,货币政策、流动性投放、信用传导更为精准、高效、科学,做到精准发力、充足发力、靠前发力。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状态,保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进一步引导政策利率下行,努力带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企业贷款利率、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步下行,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更好结果。 后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将继续加力提效,在保证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预算内财政有可能保持更大的扩张力度,支出政策优先度将高于收入政策,且将加强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针对“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诉求,财政赤字率、专项债额度、发行特别国债概率、调入资金和国企利润上缴的比例和资金使用效率均有提升空间,通过发挥财政促投资带消费、稳经济调结构的撬动作用,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同时为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有望支持基础设施投融资、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结构性发展机会。 此外,预计货币政策将与财政、产业、科技、社会政策协调配合,加大对重点领域和结构性发展机会的投入,协同并进、接续发力、放大效能,努力稳定市场合理预期和社会总需求,弥补有效需求,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的良好局面。 跨境资本流入持续增长,外资“真金白银”加码买进
中
国
资
产
金融界:新年伊始,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对全球经济发出警告:今年将有三分之一经济体陷入衰退,形势比去年更艰难。您觉得今年我国出口将会呈现怎样的变化,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应对? 庞溟:展望2023年,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逐步走向衰退的概率不低,WTO预计全球贸易量将呈现回落趋势,对中国出口的拖累效应可能超过部分产品出口增加、部分出口目的地成长的结构性增长效应,中国出口增速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叠加2022年高基数,假设出口价格稳定,预计2023年中国商品出口额将小幅负增长(-3%左右),商品进口额也将滑落至负增长区间(-1%)。 不过,中国产品对欧洲高能耗行业产品的出口替代、汽车产品加速出海、全球出行恢复带动的相关商品需求、中国与东盟商贸关系加强等因素,有可能给这一预测带来上行风险。 金融界:2022年人民币汇率之所以大幅度震荡,主要受到美元疯狂加息影响。美联储加息周期并未结束,可以预见2023年人民币汇率还将受到中美利差的巨大影响。2023年汇市呈现开门红态势,有评论称“强美元”将走向终结,您觉得2023年人民币将会在什么区间波动? 庞溟: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和国际环境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美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仍将持续调整、美元指数仍有可能在较高水平波动,诸多因素都会对国际资本和跨境资金流动带来溢出效应。可以说,短期内多空因素仍将交织互现,人民币汇率总体上仍将维持双向波动、弹性增强的宽幅震荡走势。 但是,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寻底、其他主要经济体步入衰退概率增加、美联储加息节奏逐步放缓、美元指数驱动力减弱,未来美元指数大幅上行的空间有限,美元最为强势的时期已结束,预计美元指数将见顶,提振人民币汇率和市场信心。 近期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跨境资本流入持续增长,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外资“真金白银”加码买进
中
国
资
产
,这些都说明了国际金融市场和全球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长期向好和政策面质效齐升充满信心,对优化调整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有序实施充满信心,对国际收支状况和外汇市场韧性充满信心,对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加速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充满信心,对中国能提供持续的、稳健的、安全的、长期的投资机会充满信心。 在这些积极因素和正面预期的推动下,加之我国稳定汇率的政策工具箱依然较为丰富、政策储备依然较为充足,预计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弹性、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的规则性、透明度将继续提高,全年总体趋势有望保持稳步回升、温和走强并逐步向向中长期均衡价值水平和合理区间趋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达到6.6左右水平。 预计二季度房地产市场销售将出现较为明显回暖势头 金融界:房地产政策在供给端、需求端持续发力。您认为2023年房地产会不会复苏,如果复苏预计会在哪个时间点?对居民购房、“保交楼”以及房地产支持政策有哪些建议? 庞溟:随着优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有序实施,各地房地产支持政策落地的节奏进一步加快、优化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预计近期密集出台的支持房地产市场和行业的各项需求端与供给端政策将逐步释放效能,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和居民的合理购房需求将得到更加精准有力的支持,房地产企业资金链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债务风险将得到多维度、多角度、多层面、多主体的防范化解。 最近,多部门、多地区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多举措、全方位的政策组合拳,着眼于有效降低购房负担和贷款成本、提供政策支持和鼓励诱因、提振信心与修复情绪,提升居民购房需求,促进合理住房需求恢复与有效释放,并取得了一定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实际效果。 本着“稳”字当先、以稳促保、“保”字托底、以保固稳的工作思路,在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等各项工作的前提下,刚性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群体购房成本持续下降,居民的预期、收入和购房意愿有望稳中有升,叠加房企复工复产节奏加快、施工强度有效提升,市场销售企稳回暖势头有望得到有效巩固,优质房地产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和信用有望改善,让房企实现“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 预计2023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房地产市场销售将出现较为明显的回暖势头,“销售-拿地-新开工”链条将更为畅通,销售端、融资端、投资端数据将逐步呈现企稳反弹态势,各项积极因素将有效支持房地产市场实现软着陆,房地产行业将重新成为稳投资、稳增长的正向贡献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推动房地产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这一政策表态既是基于对目前房地产行业形势的判断和考量,更是为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就我们的观察,预计2023年国际投资者将更加重视中国的结构性投资机会,将继续深化资产组合中物流仓储、长租公寓、生命科学等物业布局。在交易决策时,产业政策、板块增长潜力、土地开发要求、资管表现等将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lg
...
金融界
2023-01-18
基金早班车|北向资金继续“买买买”,刷新单月净流入历史新高
go
lg
...
街的主旋律,多家投资巨头进一步调高了对
中
国
资
产
的定价空间。从行业资金流向来看,主力资金净流出200多亿元,行业板块悉数净流出。其中,医疗保健板块净流出额超35亿元,位居首位;信息技术、日常消费、材料、金融、可选消费等板块亦大幅净流出。 3.美银调查调查显示,投资者对美国股票的减持比例达到39%,为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新兴市场、欧股和周期股受青睐。目前最拥挤的交易是做多美元、ESG资产、中国股票、石油、美国国债和投资级债券。 4.股票ETF市场再现800亿“巨无霸”产品。截至1月16日净值更新,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最新规模814.76亿元,成为国内首只规模站上800亿元的股票ETF产品。另外,南方中证500ETF、华夏上证50ETF位居二、三位,管理规模都超600亿元;华夏科创50ETF产品规模也超500亿元。 5.据人社部,截至2022年末,我国已有近2000万人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 二、基金重仓股时讯 从涨幅居首的半导体板块来看,思特威-W、博通集成涨停或涨幅超10%,宏微科技、恒玄科技、思瑞浦、峰岹科技、乐鑫科技、伟测科技、芯源微、中科蓝讯、杰华特、纳芯微、恒烁股份、敏芯股份、长光华芯、芯海科技、普冉股份、晶晨股份、复旦微电等个股亦涨幅居前。 A股中布局黄金珠宝的概念股共有27只,今年初以来,超九成概念股实现上涨,平均涨幅达到3.79%;4只概念股累计涨幅超过10%,包括紫金矿业、潮宏基、*ST荣华、老凤祥。 宁德时代与蔚来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涉及新品牌、新项目、新市场的技术合作,供需两端联动,海外业务拓展,以及基于长寿命电池的商业模式合作等领域。 招商银行完成一轮管理层调整,两位行长助理钟德胜和王小青升任副行长,来自股东中国远洋海运的孙云飞和黄坚将分别出任招行副董事长和非执行董事。 苹果发布新款MacBook Pro,搭载全新M2处理器,并发布全新的Mac mini,配备M2和M2 Pro。MacBook Pro起价1999美元;Mac mini起价599美元,1月19日起接受订购,2月3日起面向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顾客发售。 三、宏观&产业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把促进新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引导太阳能光伏、储能技术及产品各环节均衡发展,促进“光储端信”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文称,2023年随着二手车企业经营信心的逐渐恢复,市场在深度调整之后将进入回暖周期,年度交易量有望冲击2000万辆。 上海国资母基金、国泰君安前沿产业基金等12家重点基金签约落地上海临港新片区,总资金规模超过700亿元。截至目前,临港新片区累计落地基金的资金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 欧佩克发布最新月报,预计今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反弹,并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但对世界经济前景仍持“谨慎乐观”态度。月报预计,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220万桶/日,达到1.0177亿桶/日;一季度原油市场供需将保持平衡,欧佩克平均需要提供2885万桶/日的石油,比上个月预测减少约12万桶。欧佩克秘书长表示,准备“不惜一切代价”保持今年的石油市场平衡。 力拓第四季度皮尔巴拉铁矿产量8950万吨,同比增6%,环比增6%;西澳大利亚铁矿出货量8730万吨,同比增4%,环比增5%。力拓维持2023年的大部分生产指引,但将铜产量指引从55万-60万吨上调至60万-65.5万吨。 四、基金预警 2023年A股退市“第一股”锁定!*ST凯乐公告称,截至1月17日,公司股票收盘价为0.67元/股,已连续13个交易日低于1元,即使后续7个交易日连续涨停,也将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后续触及交易类退市,上交所将在15个交易日内对公司股票做出终止上市决定,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五、新发基金 六、基金人事
lg
...
金融界
2023-01-18
美股开盘:道指跌近60% 中概新能源车股普跌小鹏汽车跌近5%
go
lg
...
7美元/桶。 华尔街集体看好:不仅
中
国
资
产
要涨,中国还将带动全球资产上涨 在新年伊始,“超配中国”的呼声就几乎成为了华尔街的一道主旋律:多家投行在去年底的基础上已进一步调高了
中
国
资
产
定价上行空间。不少市场人士认为,眼下加入这波反弹还为时不晚。根据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等华尔街大行的最新预测,随着中国持续优化防疫政策,中国股市今年将再上涨20%,国际油价可能再次突破100美元大关,铜价可能突破1万美元大关,新兴市场股票和部分亚洲货币也可能受益。 美银基金经理调查:机构投资者对美股信心严重不足 美国银行周二发布了最新的基金经理调查报告,清晰展现了机构投资者对于美股的忧虑情绪已经达到近二十年的峰值。调查显示,总共有净39%的基金经理表示自己正在低配美股,这也是2005年10月以来的最低值。 IMF总裁报喜:全球经济增速或今年触底,并于明年反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周二称,该机构连续下调全球增速预期的日子相信已经结束。该组织的预测是,全球经济会较2022年下降0.5个百分点。不过好消息是,增速将在今年触底,而2024年我们将看到全球经济出现上行。 马斯克再度甩锅美联储:若再加息,未来将跌得更狠 近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再次抨击美联储的货币紧缩政策称,美联储现在加息加得越高,股票市场未来就会跌得越狠。其周六发推称,“我想知道,如果美联储在2009年提高利率而不是降低利率,会发生什么”。这里指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10年里推动资产价格飙升的超低利率制度。 概率高达61%!经济学家预计美国年内陷衰退,裁员潮或加速到来 尽管近期许多迹象都表明,美国经济面临的压力有所缓解,如通货膨胀下降,消费支出持续,失业率下降,但经济学家警告说,美国今年仍有较高概率出现经济衰退,美国许多企业可能会在第二季度加速裁员。华尔街日报在1月6日至10日期间,对71名商界和学术界的经济学家们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美国经济在未来12个月出现衰退的概率高达61%。这一概率较去年10月的调查结果下降了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全球顶尖港口运营商DP World:集装箱运费还将大跌近两成! 迪拜环球港务集团(DP World)首席财务官Yuvraj Narayan周一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2023年全球集装箱运费将进一步下降15%-20%,随着需求放缓,更糟糕的情况还在后面。 特斯拉降价引发业绩下滑担忧,“木头姐”无惧:这能推升需求! 近日,特斯拉公司开启了一波降价潮,在中国、美国及欧洲等多地对大部分车型进行降价促销。这引发了投资人对其利润率受到影响的担忧,利润率下降将损害特斯拉的盈利能力。方舟投资管理公司的掌门人,人称“木头姐”的凯西·伍德则表示,降价能够产生拉高需求的效果,同时抵消对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伍德补充道,随着供应链瓶颈的消除、电池的成本下降,特斯拉有能力在当前实施降价。 就在今晚?爆料称苹果公司将公布2023年首波新品 综合多家科技媒体爆料,苹果定于当地时间本周二(1月17日)公布其进入2023年的首波新品,产品阵容或包括MacBook Pro和Mac Mini。知名苹果爆料人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也确认了“新款MacBook Pro即将面世”的消息。 拥抱人工智能!微软将在Azure云服务中加入AI机器人ChatGPT 随着AI聊天机器人ChatGPT近期大火,人工智能成为硅谷巨头们更加紧迫布局的热门领域。为此,微软也快马加鞭,加速其与ChatGPT背后开发商OpenAI的业务合作和股权收购进展。近日,微软公司表示,将“很快”将AI聊天机器人ChatGPT添加到其Azure云服务中,同时,微软正在考虑收购OpenAI的更多股份。 JMP证券下调Snap评级至持有 JMP Securities分析师发布研报称,将Snap Inc的评级由“跑赢大盘”下调至“与大盘持平”,暂无设定目标价。 该分析师再次下调了对该公司的预期,主要由于美国用户在Snap上所花费时长的减少。相较Snap,Boone现更看好Meta和谷歌,他指出这两家公司都有更成熟的短视频产品,预计这些产品将在未来几年为这两家公司增加更多的用户使用时长。 高盛第四季度净营收105.9亿美元,不及市场预期 1月16日周二,高盛财报数据显示,第四季度净营收105.9亿美元,不及市场预期的107亿美元,同比增长8%;季度净利润13.3亿美元,不及市场预期,四季度每股收益3.32美元。 摩根士丹利营收超预期,投行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9% 摩根士丹利发布其四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摩根士丹利2022年Q4经调整后营收127亿美元,超市场预期的124.3亿美元。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9%。 租车公司赫兹将向欧洲优步司机提供2.5万辆电动汽车 租车公司赫兹租车和优步周二表示,到2025年,两家公司将在欧洲首都提供多达2.5万辆电动汽车出租给优步的司机。租赁协议将于本月在伦敦推出,其中包括特斯拉(Tesla)和北极星(Polestar)的车型。该计划还将在2023年扩展到其他欧洲国家的首都,包括巴黎和阿姆斯特丹。 暴雪中国:上周与网易的顺延谈判失败 将不得不于1月23日中止国服游戏服务 动视暴雪中国官微17日发布“暴雪对国服玩家社区的更新说明”称,我们上周再次与网易接触并寻求协助,以探讨将现有的,基于网易于2019年已同意既定条款的协议,顺延六个月,从而使大家得以不受干扰地继续游戏,也让暴雪继续探寻未来在国服地区合理而长远的发展道路。不幸的是,网易并未在上周的顺延谈判后,接受我们关于顺延现有游戏服务协议的提议。因此我们将不得不遵照网之易停服公告于1月23日中止国服游戏服务。我们已与多个与我们一样拥有玩家为先价值观的潜在合作方展开了会谈。我们将在未来与大家分享新的进展。 美股“散户概念股之王”据称购入阿里股票,以推动后者进行更多回购 1月17日,媒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Ryan Cohen在去年下半年购入阿里巴巴数亿美元的股票。虽然与阿里3000亿美元市值相比,Cohen所持股票并不多,但他在散户投资者中所具备的强大号召力,才是吸引外界瞩目的关键点。而更为关键的是,Cohen目前正在推动阿里加速并进一步扩大股票回购计划。知情人士还表示,Cohen已于阿里董事会进行沟通,表示股票回购计划可以再扩大200亿美元至约600亿美元。 迎战特斯拉!小鹏也降价了,降幅2万-3.6万元 1月17日,小鹏汽车官宣将调整售价,整体降幅2万-3.6万元。其中小鹏P5售价从17.99-22.59万元降至15.69-20.29万元;小鹏P7售价从23.99-28.59万元降至20.99-24.99万元;小鹏G3i售价从16.89-20.19万元降至14.89-17.69万元。 新东方2023财年第二季度营收6.38亿美元,同比下滑3% 新东方今日发布了截至2022年11月30日的2023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新东方第二财季净营收为6.382亿美元,同比下滑3.1%。归属于新东方的净利润为73.2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9.365亿美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归属于新东方的净利润为1775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9.016亿美元。截至发稿,新东方盘前一度涨超3%。 1月国产游戏版号发布,共88款游戏获批,网易、腾讯在列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23年1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共88款游戏获批。其中包括腾讯控股《元梦之星》、网易《超凡先锋》等。 爱奇艺拟发行美国存托股票 爱奇艺宣布拟发行美国存托股票,将以承销方式公开发行765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每股代表公司7股A类普通股。
lg
...
金融界
2023-01-17
兴证策略:十大指标详解外资驱动因素
go
lg
...
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将提升了以人民币计价的
中
国
资
产
吸引力,从而吸引外资流入,而人民币贬值时将导致
中
国
资
产
吸引力的回落,市场则通常会面临外资流出压力。从历史数据来看当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幅度的单边变化时,陆股通净流入规模和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多数时间呈现出较强的负相关性。 维度四:A股性价比 指标7:A股相对收益 中国权益资产的相对收益吸引外资流入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中国权益资产表现优于其他发达市场,资本的逐利性或驱动全球配置型的海外资金加速配置
中
国
资
产
,并进一步对市场形成正反馈作用,外资净流入与MSCI中国/MSCI发达市场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例如2022年5-6月,当海外市场因为衰退担忧而深度回调的时候,随着中国经济爬出疫情的“深坑”,A股也从底部开启一轮反弹,在全球市场表现一枝独秀,进而吸引外资大幅加仓。反之,当A股在全球市场中相对收益较低的阶段中,外资,尤其是交易型资金倾向于流出中国,转为加仓收益相对较高的其他市场。 指标8:A股波动率 A股波动率与北上资金净流入呈现出较强负向关系。通过计算全部A股近20个交易日涨跌幅的标准差反映A股市场的波动率变化。当A股波动率下降,赚钱效应改善,为外资提供了较好的市场交易环境,吸引北上资金大幅流入。反之,随着A股波动率抬升,市场赚钱效应回落,外资大概率将开始放缓流入节奏、乃至流出A股。 维度五:外资风险偏好 指标9:VIX指数 2018年以来,外资流入A股节奏与VIX指数显著负相关。海外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是外资流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外资入场跟海外市场、尤其是美股等发达市场的表现呈明显正相关关系,随着外围风险偏好修复,新兴市场都会受益于正向“溢出效应”。当海外尤其美股表现较好、波动率回落时期,全球资金有望加速流入中国等新兴市场,但是当外围市场波动加剧下,海外投资者情绪大概率将受到压制,北上资金大概率将流出A股。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维度六:地缘政治 指标10:美国TPU指数 TPU指数和外资流向呈现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全球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外资短期的大幅波动,我们用美国TPU(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予以跟踪。由于全球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将显著影响外资的风险偏好,因此其对海外资金的配置行为也将产生显著的影响。例如2022年11月以来,随着TPU指数大幅回落,国际关系进入缓和阶段,北上资金也开始大幅回流。 外资驱动因素和指标总结 中国基本面、全球流动性、资产性价比、外资风险偏好和地缘政治环境维度下的8个指标自去年11月以来均出现积极变化、形成合力,对本轮外资大幅流入起到重要催化作用。除MSCI指数中A股纳入因子未变化,PMI指数于2022年11-12月延续回落外但稳增长政策下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预期升温,其余八大指标都自去年11月出现改善的拐点,是本轮外资大幅流入的重要驱动因素。 风险提示 1、历史经验可能失效;2、中美博弈超预期;3、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4、美联储收紧超预期。
lg
...
金融界
2023-01-17
中国重新开放点燃华尔街看涨情绪!不光
中
国
资
产
与中国相关的全球资产也都可能涨
go
lg
...
当中国在2022年底转向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时,全球市场出现了一波涨势,一些人认为,现在加入这波反弹还为时不晚。根据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等华尔街大行的预测,随着中国消费复苏,中国股市今年将再上涨20%,国际油价可能再次突破100美元/桶大关,铜价有望突破1万美元/吨大关。Artemis Investment Management LLP驻伦敦的首席投资官Paras Anand表示:“就资产价格而言,我们正处于复苏的早期阶段。中国经济的复苏或正常化,将在边际上对全球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lg
...
会员
tqttier
2023-01-17
李大霄:持好股过节喜迎大红包,这次牛市超出大部分人预期
go
lg
...
年不仅是全球主要股票市场是超级大熊市,
中
国
资
产
更加受到重创,债券市场亦是受到重创,更加别提中资地产债,股债双杀的情形是多少年以来极为罕见的年份,这也是我在2021年竭尽全力提醒全球市场面临巨大风险,要从进攻变为防御的重要原因。 但正因为2022年的调整非常充分,或者说太过充分,是深度价值投资者一生之中难遇的投资机会,摆在有准备有勇气的优秀的投资者面前,这也是我在2022年10月底竭尽全力提醒机会的原因。但是能够听懂的毕竟是万中无一的人杰,绝大部分人都还按兵不动。 随着纳斯达克中国科技股指数上涨超80%,恒生科技指数上涨超过70%,恒生指数上涨超7000点,上证50指数上涨超20%,上证指数涨过3200点并且超越年线,如梦初醒的资金将会大量流入股市。这是持好股过节也许能够领大红包的逻辑。
lg
...
金融界
2023-01-17
1月17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go
lg
...
募市场施展拳脚。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
中
国
资
产
配置性价优势愈加凸显,吸引了越来越多境外投资者的目光,外资机构进军中国公募市场,既体现了外资机构对中国市场前景的持续性看好,也为
中
国
资
产
管理市场带来了多元化的投资理念与方案。 上海证券报 季节性结汇叠加外资涌入 人民币汇率刷新半年高位 展望后市,分析人士认为,外部压力趋缓,叠加内部因素改善,人民币汇率有望步入升值通道。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或高于趋势,瑞银CIO在报告中上调了2023年人民币目标价:将最新的3、6、9及12月末人民币预测调升至6.6、6.6、6.5及6.5。 地方拼经济亮出“主打牌” 扩大内需、科技创新、深化改革成关键词 近期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各地敲定了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路线图”。记者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地方全力稳经济、拼经济的思路已经非常明确,扩大内需、科技创新、更大力度深化改革等成为政策关键词和着力点。 净利润双位数增长 上市银行扎堆报喜 截至1月16日,已有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常熟银行、无锡银行、长沙银行、张家港行7家上市银行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盈利表现都较为强劲。多位银行业市场机构分析人士认为,估值具备性价比、业绩增长快的区域性银行2023年估值提升可期。 资本助力追星赶月 中国航空航天筑梦星辰大海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基础研究和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大飞机制造领域等取得重大成果。资本市场也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支撑,一批上市公司钻研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为我国建设航空航天强国作出重大贡献。 证券时报 单日净投放超9000亿 央行加量护航信贷“开门红” 受访专家认为,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投放并加量平价续作MLF,平滑春节前市场波动的同时也在积极支持信贷“开门红”。虽然当前降息的必要性不高,但今年降息的“大门”没有完全封闭。随着经济逐步回升,仍有必要通过降息来配合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共同发力稳增长。 北上资金回流 外资用行动投票 北上资金为何在近期大举加仓A股?一方面,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美元持续下行,人民币快速升值,外资风险偏好有所回升。尤其是最新公布的美国通胀如期缓解,进一步巩固了美联储本轮加息步入尾声的预期。事实上,2022年11月至今,外资已成为A股重要增量资金之一,期间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规模接近1750亿元。 一线城市新房价格止跌 政策助力楼市或企稳 业内人士认为,一线城市率先出现止跌企稳态势,显示去年四季度以来在供需两端积极的政策产生一定效果。预计2023年需求端政策力度有望加码,热点城市交易量或在二季度开始企稳并慢慢回升,并在下半年带动都市圈周围城市转好。 北交所激活流动性 两融与做市交易春节后实施 为了缓解市场流动性问题,北交所在制度端资金端努力补短板引活水。记者了解到,北交所正在积极推进做市交易和融资融券业务上线,其中,北交所将于近期针对10余家先锋券商现场开展上线验收,预计该业务最快可于春节后实施。 证券日报 多因素助沪指放量站上年线 历史数据显示春节后A股上涨概率大 近期A股三大指数持续走强有四方面原因:首先,美国加息预期逐渐降温,全球流动性收紧局面改善;其次,从国内宏观层面来看,经济有望持续回暖,企业利润也会逐步回升,对A股基本面构成支撑;其三,从流动性层面来看,预计全年流动性将保持整体合理充裕;最后,从增量资金角度看,随着人民币汇率稳步回升,北向资金有望持续净流入。 两部门:延续实施有关个税优惠政策 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1月1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延续实施有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表示,为支持我国企业创新发展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明确了有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大年初一预售票房破亿元 春节档助上市影企业绩加速回暖 今年春节档可谓是诚意满满,影片内容优质多元,且平均票价也是近7年来首次下降。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若春节档票房能够加速回暖,将助力电影行业加速复苏,提振市场信心。 十六部门力促数据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市公司积极响应 工信部、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六部门近日印发《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补齐短板,促进各领域深度应用,发展数据安全服务,构建繁荣产业生态,推动数据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数据安全产业体系和能力,夯实数据安全治理基础,促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钟声:将疫情防控政治化损人不利己 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是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应对疫情的宝贵经验。中方将继续因应疫情形势,不断优化调整有关措施,与各方共同保障中外人员安全顺畅有序往来,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世界经济恢复健康增长贡献力量。有关国家应以科学的态度,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尽快改变针对中国公民的歧视性限制措施,为正常人员交往和交流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21世纪经济报道 地方两会盘点:过半省份调低GDP目标 制造业、实体经济成重点 2023年各省份GDP目标相对稳健,多集中在5%-6%之间,普遍低于2022年目标,有机构分析认为各地实际工作成果可能超出预期。部分省份公布投资和消费增速目标,投资增速目标主要为6%-10%,消费增速主要集中于6%-7%。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023年着力做好房地产金融工作 1月16日,记者从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了解到,当日召开2023年货币信贷工作会议。会议要求,着力做好房地产金融工作。推动落实房地产金融十六条等政策措施,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保障刚性和改善性个人住房贷款需求;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 第一财经 31省份公布GDP增速目标 传递加速经济回暖信心 为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各地部署了2023年重点工作安排,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依然是关键词。多地强调全力扩大社会有效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二十多个省份明确提出了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投资方向上,基础设施建设仍居重要地位,制造业投资也被寄予厚望。 从“引进”到“输出” 中国市场吸引外资创新高 理由何在 中国庞大且持续活跃的市场、不断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体系以及逐渐增强的研发创新能力,都是吸引外资仍然看好中国的原因。伴随着近期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和放开,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持续增强,市场机遇加快释放,也进一步促成了敏锐的外资企业加快投资布局的决策和行动。 经济参考报 支持举措频上新 金融助推消费活力释放 伴随春节消费旺季到来,消费金融行业热度也持续升温。与此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促消费支持举措也持续“上新”,对扩大内需、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具有积极意义。业内人士预计,2023年消费类贷款规模将较2022年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针对出行、住宿餐饮、文旅等场景的消费信贷有望实现更大突破。 公募四季报渐次披露 基金经理调仓换股更趋均衡 整体来看,在市场积极因素的影响下,多数基金的股票仓位有所提升,不少基金处于90%高仓位运作状态。而在2022年的震荡市场中,相较于“押宝”单一行业,基金经理在行业配置选择上更为“百花齐放”。展望后市,公募态度普遍乐观,称A股市场将面临长期结构性机会。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lg
...
东方财富网
2023-01-17
上一页
1
•••
93
94
95
96
97
•••
11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上任后“很快”对华征收关税!经济学家:中国不太可能采取严厉报复
lg
...
【美股收评】华尔街本周上涨,道指再创历史新高
lg
...
特朗普就任总统后,美元创一年来最长涨势
lg
...
企业“信心增强” 、美国经济展现出稳健增长的势头
lg
...
最高法院允许对Meta提起数十亿美元集体诉讼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2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495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02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