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CoNET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财富汇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2022金融科技发展趋势》报告:金融科技企业助力资管机构打造开放创新财富管理平台
go
lg
...
景下金融业务的突破和发展。 毕马威
中
国
资
产
管理业主管合伙人王国蓓认为,我国居民收入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为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随着资管机构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提供全流程的综合服务将成为金融科技企业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越来越多的财富管理机构已从过去“以产品销售为导向”的思维模式,逐步向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基于客户目标的财富规划服务模式转变,提供了一体化的服务和体验。搭建开放生态体系有助于资管机构拓宽线上运营、服务渠道、产品体系和服务生态,提升用户体验,是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了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财富管理需求,财富管理机构应开始整合内外部资源,打造开放创新的财富管理平台,共建生态、共同经营,形成良性互动。 供应链科技赛道: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渐成趋势,科技加持供应链金融服务延链。报告指出,国内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供应链金融的服务需求将进一步加大,而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赋能供应链,供应链金融或将激发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针对这一趋势,毕马威中国北方区金融科技合伙人张君一表示,产业数字化是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升级的基础,能够推动现代物流体系和现代供应链的数字化。科技赋能为传统供应链金融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动力,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产业的链式发展,需要企业补链延链强链固链,在这个过程中将带来供应链金融深层服务。部分供应链企业已经开始从提供传统的贷款服务向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延伸。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供应链生态的应用,以线上化、场景化、数据化的方式提供创新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普惠金融科技赛道:科技手段持续提升普惠金融“能做会做”能力。金融科技现已成为金融机构践行普惠金融的核心推动力量,从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提升信贷成本可负担性和提升商业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推动了普惠金融提质增效。 支付科技赛道:跨境支付迎来新的增量市场,智能合约与跨境支付有望进一步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边界。从支付科技层面来看,随着支付市场逐渐成熟,监管政策逐渐细化,支付行业逐渐从野蛮增长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隐私计算等科技在支付行业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支付效率,充分发挥数据倍增作用,释放支付数据要素价值。 毕马威中国华东及华西区金融科技合伙人彭成初指出,在跨境电商试点扩大和跨境支付业务扩容的政策支持下,跨境支付将迎来新的市场机遇。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科技为支撑的跨境支付系统可以减少人工处理环节,缩短跨境支付结算时间,提高跨境支付效率。随着支付巨头深入推进互联互通,支付机构积极构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发挥数据倍增作用,充分释放支付数据要素价值。与此同时,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正在进一步扩大、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具备一致性、可观测性、自强制性等技术特性的智能合约技术能够进一步拓宽数字人民币的应用边界,由于数字人民币具有可编程性与可扩展性,加载智能合约后能够进行有条件支付,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保险科技赛道:保险科技通过全场景和垂直深耕双向协同发力。从保险科技赛道角度出发,报告观察到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保险竞争核心要素也已经发生变化,逐渐从资产和网点开始转变为科技和数据。保险科技通过融合创新,渗透到保险业务全链条,通过场景突破不断优化传统保险商业模式,推动保险机构创新变革,以适应数字化发展大势。 监管科技赛道:G端未来有望进一步利用市场化机制提高监管效率,B端积极提升合规管理能力。报告指出,监管科技应用包括G端监管机构在监管上的应用和B端被监管机构在合规上的应用。在监管端,监管科技致力于帮助金融监管部门改善监管流程,提升监管效率;在被监管端,监管科技通过报告自动化与数据分析赋能来缓解金融机构合规压力。 最后,报告总结道,“金融科技”发展至今,金融和科技的深度结合既创造了协同,也带来了变革。当今全球范围内庞大的投资金额凸显了金融科技这股革新力量的规模和速度,然而其背后蕴含的商业前景却不能一概而论,仍需接受时间和市场的考验。
lg
...
金融界
2023-01-28
刚刚!海外突发大利好
go
lg
...
析师的平均预期约为140亿美元。
中
国
资
产
获资金青睐 长假期间,A股虽然没有开市,但
中
国
资
产
依旧受到青睐。 首先,中概股集体大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本周累涨4.79%。 周五,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大涨3.63%,报8278.98点。途牛涨22.75%,微博、陆金所控股、爱奇艺等均涨超10%。中概新能源汽车股集体上涨,蔚来汽车涨4.73%,小鹏汽车涨4.86%,理想汽车涨8.89%。 其次,港股迎来兔年“开门红”。 1月26日至27日,港股开市。1月26日,港股恒生指数收涨2.37%。1月27日,恒生指数继续上涨,收盘涨0.54%;国企指数涨0.87%;恒生科技指数涨1.04%。黄金及贵金属、软件服务、一般金属及矿石、煤炭和旅游及消闲设施涨幅居前。 此外,长假期间,海外巨头陆续披露基金持仓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外资对
中
国
资
产
的青睐。 万亿长线投资巨头资本集团旗下旗舰基金“新世界基金”披露了截至2022年底的持仓情况。新世界基金最新规模460亿美元,2022年最后两个月,该基金大幅加仓了美的集团,增持幅度31%;显著加仓了中国平安,增持幅度20%;还加仓了百济神州(ADR)和恒瑞医药。 摩根大通旗舰中国基金-“摩根基金中国A股机遇基金”则大举加仓贵州茅台。截至2022年12月底,基金重仓股包括:贵州茅台、招商银行、宁德时代、中国平安、美的集团、汇川技术、迈瑞医疗、隆基绿能、万华化学。12月,基金加仓贵州茅台34.76%,加仓宁德时代8.44%,加仓美的9.14%,加仓万华化学9.20%。 春季行情有望持续 历史数据显示,港美股、大宗商品、外汇等资产在春节期间的涨跌,会对春节后的A股开盘价造成影响。 从统计结果看,港美股在春节期间的涨跌与A股在春节后首个交易日的涨跌均出现了较强的对应关系。鉴于A股节前表现与港美股假期内的上涨,市场普遍认为,兔年A股迎来“开门红”的概率较大。 事实上,A股岁末年初大多存在春季行情,启动时间早晚往往与前一年三四季度行情有关:若三四季度行情较弱,则春季行情启动偏早;若三四季度行情较好,则春季行情启动较晚,1月中下旬甚至2月初才启动。 2022年7月-10月A股表现较弱,因此,机构普遍认为2023年的春季行情自2022年10月底开始就在逐渐酝酿。 复盘历史数据,外资过去33次周流入超200亿元的事件中,有20次A股在后续3个月上涨,沪深300平均涨幅8.8%;2000年以来春节后一个月A股上涨概率74%,平均涨幅2.5%。 上述两类事件叠加,加之海外市场的支撑,节后A股春季行情有望延续。机构预计,春节之后,在经济复苏预期加强、企业盈利持续改善的背景下,A股市场或面临进一步估值修复。 四大机构预测节后走势 针对节后走势,多家头部券商也做出预测。 中信建投对2023年大类资产做出了十大预测: ①美国经济经济硬着陆与深度衰退或在所难免;②中国内需经济重演90年代美国的独立韧性;③中国货币政策仍将维持中性偏宽松;④A股或在全球衰退中走出独立行情;⑤美联储会暂停加息,但只会带来熊市反弹,并不能逆转美股下跌趋势; ⑥黄金是大类资产中首推品种,上半年目标2000美元,下半年或延续再上行;⑦CRB商品指数下行周期只走完一半,上半年或有快速下跌;⑧原油震荡回落,中期仍将下行至60美元以下;⑨美债是牛市,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或下行至3%;⑩中国债券收益率先震荡后下行,中枢较2022年抬升,节奏上有两波做多机会。 中金公司则预测,中外周期再度错位,中国市场“翻开新篇”: ①美国衰退压力加大,中国有望在2023年实现全球率先复苏;②A股和港股2023年有望实现明显正收益,港股阶段性跑赢A股;③疫后伴随需求修复,国内通胀或面临阶段性压力;④中国货币宽松势减,利率中枢上行,大类资产股强于债;⑤地产销售面积回升并转为正增长,房价局部面临上行压力; ⑥美国衰退和主动去库存周期下,中国出口仍或有压力;⑦疫情影响逐渐淡出,泛消费行业可能是2023年重要的超额收益领域;⑧互联网和医药行业有望在2023年迎来反转;⑨A股和港股资金面整体好转,海外资金逐步回流;⑩美元趋势性拐点或待下半年,人民币震荡走强。 此外,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给出了可以关注的方向: 海通证券认为,在政策面、基本面、资金面等积极变化的推动下,2023年A股迎来开门红,正点燃春季行情攻势。同时,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将推动宏微观基本面回暖,A股已经进入牛市初期的上升通道。结合政策、技术和市场面三个维度判断,【数字经济领域】更加值得关注。此外,【低碳经济】和【消费】中存在结构性亮点。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①长期战略配置上,依然建议围绕能源、科技、国防和农业“四大安全”领域展开。②中期战术加仓上,建议关注如科技中的数字经济,医药中的药品耗材和器械,制造中的风光储,机械和军工板块中细分材料和设备领域,地产链中建材、家居、家电等后周期品类。③短期品种选择预计春节长假后有爆发力的品种,包括医药医疗和信创等。
lg
...
证券之星
2023-01-28
中美股市大风吹!中国股权融资“领先美国、欧洲” 美股表现“罕见落后全球股市”
go
lg
...
主要全球央行采取的鹰派立场不同,继续为
中
国
资
产
提供缓冲。 今年中国看见额外的股票销售,而且是率先反弹的,因为它们执行得更快,并且反映出在1月下旬农历新年假期之前完成的趋势,它们已经从中国的在岸市场扩展到香港和纽约等地。 到2023年为止,中国公司通过在香港的此类发行筹集近20亿美元,同比增长41%。这些交易包括制药公司Wuxi Biologics Cayman Inc.的大股东以5.09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以及中国教育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2.06亿美元的补足配售。 美国也进行了五次此类发售,筹资近14亿美元,其中视频娱乐公司爱奇艺公司以5.1亿美元出售。 鉴于良好的胃口,中国公司的二次上市和首次公开募股,预计在包括欧洲在内的市场上也会表现更好,在监管机构扩大跨境上市计划后,欧洲市场可能会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据称,在深圳上市的养猪企业牧原食品有限公司,希望通过在苏黎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筹集约15亿美元资金。据彭博社2022年11月报道,计划还包括瑞士太阳能设备公司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的一项巨额销售,金额可能高达40亿美元。 也有迹象表明,中国企业在美国的IPO正在复苏,自2021年年中以来,由于北京和华盛顿的监管打压或限制,这条路线大多被关闭。 “中国股票的整体表现有利于股权融资,”新加坡DZT Research研究主管Ke Yan表示。“当投资者评估交易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公司在紧缩后时代是否相关,以及将其商业模式货币化的能力。” 美股远远落后于全球股市 上周疲软的美国零售销售和工业生产数据,巩固了美国经济正在放缓的观点,而欧洲、亚洲和各个新兴市场的增长前景已显着改善。 在周五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巴克莱欧洲股票策略师强调欧洲和美国的活动势头正在脱钩,这是“不寻常的”,欧洲的积极数据令人意外,例如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和ZEW经济情绪的反弹读数。 北欧反常的温暖天气,以及中国新冠疫情的重启速度快于预期,令欧洲前景松了一口气,尽管许多经济学家仍预计经济会出现温和衰退。 与此同时,相反的情况正在美国国内展开,数据显示经济放缓幅度更大,但通胀也显示出持续下降趋势的迹象,导致市场希望美联储激进的加息周期结束。 “在过去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股票和债券都为通货紧缩和增长放缓的早期迹象而欢呼,因为它们强化了利率见顶的说法,但坏数据对股市来说是好消息的口号,现在似乎在美国结束了,”巴克莱策略师表示。 “股市的涨势正在失去动力,而债券的涨势正在加快。这开始类似于经典的经济衰退剧本,投资者出售股票购买债券。” 相比之下,这家英国银行认为,欧洲目前似乎处于“最佳位置”,通货紧缩希望推低收益率,经济情绪因能源价格下跌和中国重新开放而受到提振,从而推高股市。 巴克莱欧洲股票策略主管Emmanuel Cau表示:“我们年初开始增持欧洲与美国,认为前者提供更好的价值,有可能看到资金重新分配到该地区,并且可以说是更积极的增长风险,至少在短期内如此。” “然而,如果美国的宏观形势进一步恶化,历史表明两个市场之间的脱钩可能不会持续太久。” Alvine Capital投资委员会主席斯蒂芬艾萨克斯本周早些时候告诉美国CNBC,欧洲相对于美国复苏的核心是人们对能源价格将居高不下,或者可能失控的担忧正在减弱。 法国巴黎银行最近发布的投资组合流动数据证实了这一点,该数据显示,随着天然气价格下跌,外国投资者自2022年2月以来首次在10月和11月重返欧元区股票。 艾萨克斯还指出,虽然围绕高利率的讨论通常集中在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上,但它们也意味着储户正在创造收入。 “从广义上讲,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最多的储户?像德国、北欧这样的地方,所以我认为这些又是人们忘记的一些小因素,”他说。 “旅游业再次成为欧洲的一大利好,最后是欧洲资产在一段时间内被低估和持有不足的事实。” 尽管近年来欧洲和美国之间的业绩差距显着扩大,但艾萨克斯表示,与许多欧洲市场的构成相比,美国市场更倾向于大型成长股和科技股,意味着潮流正在转变。 “我确实认为在欧洲,在金融服务等领域,欧洲银行的交易价格仍较账面价值有很大折扣,因此那里有一些明显的折扣、明显的价值,”他补充道。 尽管市场越来越多地押注美联储将很快结束紧缩周期,甚至可能在年底前开始降息,以应对增长乏力和通胀下降的情况,但预计欧洲央行将保持强硬态度,因为央行指导终端政策利率为3.5-4%。
lg
...
小萧
2023-01-28
【预见2023】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全力恢复经济稳增长动能是中国未来1-2年的核心诉求
go
lg
...
,这突出表现为经济增长的量和质。从决定
中
国
资
产
的宏观因子看,显然增长因子在2023年最重要,政策因子对增长的催化又显得非常关键。这是市场自我修复的内生力量与政府的制度变革和技术性操作互相作用的过程,都不可忽视。过分夸大任一方的力量都会导致资产配置的误判,二者不仅决定着资产的趋势,对节奏的影响也需仔细考察。 我们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的走势是:从政策看,全力恢复经济增长动能是中国未来1-2年的核心诉求,这意味着政策需要在短期稳增长、中期纠偏和长期安全主线全面展开,让经济实现再平衡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从增长看,外需压力进一步凸显,单一政策无法实现目标,需要政策均衡发力,纠偏、托底共同作用,对冲经济下滑动能,但经济的正常化可能经历短时间的阵痛。从流动性看,资金面已经持续宽松2年多,很难再进一步宽松,考虑到基本面的弱势,至少一季度政策也很难主动收紧,但是政策组合拳的搭配弱化了宽货币的重要性,利率中枢预期上行。从通胀看,经济的正常化和修复,尤其是消费的修复,可能推动CPI的修复,但弹性也相对有限,PPI可能先抑后扬。 宏观分析除了指明系统性的收益以外,还必须明确系统性的风险,否则无法系统完成资产配置的过程。2023年我们认为,需要关注一季度防疫政策变化后经济和社会适应性风险,警惕海外房价和债市、汇率在经济弱且流动性紧的大环境下的波动风险的传导和扩散。具体而言,这些风险可能是日本的债,美国的房,欧洲的股以及国内转型期的产业风险。这些风险对中国的经济运行或会产生冲击,需要理性应对。 外需压力进一步凸显 转型阵痛期“破”是为了“立” 金融界: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将有哪些核心增长点? 魏凤春:我们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判断是:外需压力进一步凸显,单一政策无法实现目标,需要政策均衡发力,纠偏、托底共同作用对冲经济下滑动能,但经济的正常化可能经历短时间的阵痛。 疫情之后较长一段时间,海外财政消费刺激和中国的供应链优势,使得外需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出口长期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但从2023年开始,供需两端对出口的支撑都在明显弱化:需求端,海外刺激退潮后经济动能放缓,经济周期步入下行阶段,需求明显下降;供给端,国内疫情的反复和海外的正常化、能源价格高位回落,优势弱化。 无论是外需还是基建增速,2023年都比较确定地会比2022年放缓,经济的增长更多依赖消费端、生产端、民营企业投资端在抑制性因素缓和之后的缓慢自发修复,考虑到国内疫情和海外需求放缓,这个修复过程会比较波折。 过去两年政策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有保有压,政策方向体现出了比较明显的政策意图和偏好,一些行业属于被政策纠偏的重点,打破了原有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典型代表是地产、医疗、教培、平台经济、金融。与此同时,硬科技和绿色经济是政策重点支持的方向,中高端制造和新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和汽车产业链蓬勃发展,本身在全球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同时又受到财政税收和货币信贷政策的大力支持,因而发展较快。 但是,即使我们的新能源和高端制造行业在过去两年保持了快速增长,但是经济整体没有体现很强的动能。这其中有疫情的影响,也有政策的导向性作用。过去几年,经济的系统性和均衡性被打破,这是转型的阵痛。“破”是为了“立”,2023年经济需要各方面、每个领域、每个行业回归正常发展路径,才能够系统性地恢复内生动能。这意味着,需要周期、科技成长、消费、医药、互联网经济、金融,齐发力、共聚力,对抗外界冲击,形成经济向好的合力。 激活经济内生动力刻不容缓 小微、科技、绿色是重点 金融界: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财政、货币政策应具备哪些应对之策?预计新一年人民币汇率将呈现怎样的走势? 魏凤春:2023年提振市场信心,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作用不一样。 从财政政策看,积极是其鲜明的特征,适度扩张是必须的。但也必须明确在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政府进一步盘活存量限额的必要性大幅提升,盘活方式包括REITS、PPP、产权交易、投资运营、改扩建、闲置改造再开发、兼并重组等。同时,政府会更好地使用类财政的金融工具,包括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新增 8000 亿元信贷额度、74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调增 5000 亿专项债余额,6300亿PSL,2000亿元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2023年财政支出端减税降费规模缩小,2022年的1.5万亿留抵退税规模2023年不用再开展,防疫抗疫支出规模可能缩小。收入端,经济有可能触底,但向上弹性也有限,地产也类似,央行1.1万亿利润上缴不再。整体而言,2023年财政收支紧平衡,支出压力缓和,收入略有改善。疫情以来,政府杠杆率快速提升11个百分点,政府经历了三年快速加杠杆,2023年可能需要缓一缓,激活经济内生动力刻不容缓。 从货币政策看,更强调精准有力。货币政策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基调不变,强调精准有力,核心是结构性的工具发力,小微、科技、绿色是重点。同时为了经济的稳定修复,政府会定点对房地产等有可能产生系统性风险的产业重点扶持,阶段性降准降息也有可能,但不会是政策的主基调。 2023开年后人民币一改2022年的颓势,升值明显,这是基于中国经济修复和
中
国
资
产
趋势向好的预期所致。中国经济复苏趋势和力度的变化,对人民币走势有着直接的影响,预计今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将会大大弱化,汇率的波动对资产的节奏有影响,但对趋势影响不大。 价值搭台,成长唱戏 今年配置思路“自主可控主线+疫后重启、国企重塑” 金融界:2023年我国资本市场将会有怎样表现?哪些领域值得关注? 魏凤春:2023年的A股市场整体是向上的,核心因子与2022年显著不同,盈利重于估值。风格上是价值搭台,成长唱戏,节奏上是先抑后扬。2023年经济修复是大概率事件,利率中枢整体上行,债市beta机会较少,注重结构机会。中短端利率债占优,信用债注重流动性,中短久期、中高评级的信用债占优。 配置思路是自主可控主线+疫后重启&国企重塑。以自主可控为主线,同时重点关注疫后重启与国企重塑的主题配置机会。节奏上预计2023年初政策逐步落地,政策驱动的自主可控与国企重塑表现较强,考虑到防疫政策优化,疫后重启或将经历第一波修复阶段。冲击回落后,消费场景的修复以及消费意愿的修复可能成为亮点。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向来关注。 (1)主线:自主可控。这是政策鼓励的长期思路,包括供应链安全、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主要集中在信创、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芯片、工业软件、医疗器械、航空发动机等硬科技领域。 (2)主题一:疫后重启。防疫政策优化,压制消费的核心变量转变,修复过程预计要经历感染人数冲击、消费场景限制放开,偏韧性以及必选消费先修复,随后是收入预期的企稳,消费意愿修复。主要包括医药、餐饮、食饮、酒店、旅游出行等。 (3)主题二:国企重塑。2023年国企重要性提升,寻找政策、基本面以及估值三方面加持的国企,主要集中在运营商、基建、钢铁、煤炭、银行等行业中。 金融界:新的一年,一切会变好吗?我们该对2023抱有怎样的期待? 魏凤春:祸不单行昨日行,福无双至今日至。2023年一切都会变化,经济恢复常态,市场内生机制的修复带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蓬勃活力。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转型时代,我们期待价值投资的完美诠释,希望公募行业从业者秉承信托的责任,为信任者创造更多的财富,为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推荐阅读《企业家的企业理论——研究企业的新视角》 金融界:请您推荐一本您认为最值得阅读的书籍。 魏凤春:2023年及以后数年,精深的产业研究将是投资领域的分野之点。企业家是产业研究的灵魂,中国的投资决策体系和逻辑尚没有将其纳入,甚是遗憾。好的企业家精神理论应该解释企业家精神得以出现的条件,企业家精神的表现方式,以及企业家活动与企业、产业和环境因素的互动。 推荐《企业家的企业理论——研究企业的新视角》,丹麦福斯、美国克莱因著,朱海就、王敬敬、屠禹潇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
lg
...
金融界
2023-01-21
收官日!央行公布两大消息
go
lg
...
不过,北向资金的涌入反映了外资对于
中
国
资
产
的看好,近期,多家外资也持续发声,继续唱多A股。 美国银行本周公布的调查显示,12% 的投资者认为做多中国股票是全球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头寸之一。仅落后于美元多头和ESG多头,32%和17%。 当前基金经理似乎“毫不掩饰地看好”中国。91%的基金经理预计中国经济将走强,为17年来的最高比例。另一项针对亚洲经理人的调查中,42% 的人表示他们增持中国,高于10月份的14%。此外,90%的受访者认为,即使美股下跌,中国股市今年也能实现正回报。 此外,据财联社20日消息,摩根士丹利称,中国股市若有回调都将是逢低买入的机会。 节后市场如何演绎? 节前A股的良好表现,也让投资者对节后行情更加期待。 在季节性效应的加持下,经济高频数据大概率验证基本面的恢复,叠加2月央行存在总量宽松的可能性,大概率驱动节后A股延续本轮上涨。决定上涨幅度的可能是内外资的接力能否顺利实现。 展望后市,中信证券观点认为,节后A股更值得期待,重点关注赚钱效应能否带来内资活跃度的增加。具体时点而言,过于一致的市场预期下,节后取得超额收益有一定困难,今年资产配置的胜负手可能在二季度以后。 总结起来,当下市场的一致预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经济复苏,线下服务业和高端消费可能是恢复弹性较大的方向;2)政策聚焦扩大内需,财政扩张和货币宽松不会缺位,房地产有增量政策空间;3)发达经济体走向衰退并驱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4)A/H股在全球权益类资产中性价比明显;5)国内长端利率的上行未结束,而海外避险资产具备做多价值。 具体方向上,计算机、军工等科技板块在近10年来春节前后表现相对稳健,结合当前计算机等科技板块拥挤度较低,且在数字产业发展和大国科技竞争等因素催化下不乏相对景气的业绩支撑,短期内板块投资价值凸显。 参考历史行情,以春节为界,市场风格可能会从大消费等偏价值的方向转到计算机等成长类板块。
lg
...
证券之星
2023-01-20
A股头条: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翻番,北向资金流入再迎重磅利好!金融业开放连续两大动作
go
lg
...
,考虑到资金回补、全球流动性由紧转松、
中
国
资
产
优势重现,流入规模或有望达到4000-5000亿元超预期水平,成为A股市场今年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之一。 4、去年12月人民币维持全球第五大最活跃货币地位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发布的人民币月度报告和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12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五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2.15%。与2022年11月相比,人民币支付金额总体减少了6.79%,同时所有货币支付金额总体增加了2.49%。评:人民币国际化任重而道远,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增加本币使用,既是出于中国的安全考量,也契合当前国际货币格局调整的大环境。同时,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中国高效利用境内外市场,配置全球金融资源。 5、傅鹏博、赵枫、神爱前、杨金金最新投资大曝光 从近期公布的季报上看,市场风云变化之下,知名基金经理们却表现出不一样的思路。傅鹏博四季度持仓基本保持稳定,沉着应对市场;赵枫在四季度对市场的态度转为积极乐观,但他也同时提到了新能源板块估值的担忧;神爱前加仓了与经济复苏密切相关的消费、医药板块;杨金金更是直言,2023年的市场走势还需要观察经济基本面是否有强复苏的信号或者是否出现新的容纳大资金量的景气赛道,否则A股市场难言会有年度级别的大反转。 6、沪深交所优化港股通交易日历安排 沪深交易所相继发布关于新增港股通交易日相关事项的通知,此次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放开了两地市场均为交易日时的全部深港通交易,增加了可交易天数和投资机会,提升了深港通交易效率,对新增港股通交易日的定义、交易相关业务安排、风险控制措施等进行了规定,更加便利境内外投资者通过深港通投资两地市场。据测算,预计2023年全年无法参与交易的天数同比将减少约一半。 评: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是优化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的重要举措,是两地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务实合作的具体体现,回应了境内外投资者的诉求,有利于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隔夜外盘 美股:“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不利的经济数据以及欧央行的再度放鹰,让本就疲软的美股市场再度下挫,道指跌超250点创两周新低,纳指失守3900点,标普跌幅超百点;龙头科技涨跌各异,能源股反弹,特斯拉连跌两日继续原理一个月前的历史高位,亚马逊三连跌,奈飞绩后涨逾9%;中概股在教育股领涨下逆势反弹,新东方,高途涨幅超9%;蔚小理继续疲软。 商品:经济衰退以及债务违约的担忧情绪让投资者继续寻求资产庇护,黄金纽约此前两日连跌趋势重返去年4月22日以来新高;纽约原油继续收益于需求增长预期支撑,再度站上80美元关口,为10日以来第九次收涨;同时市场预期随着防疫限制的松绑速度持续加速,中国需求将在春节假期结束后高速增长有望令能源价格再度迎来飙升。 市场策略 周四市场有所分化,上证50盘中一度跌近1%,此后拉回小幅收涨;中证1000涨近1%创新高。从上证50来看,近期表现偏弱,周四盘中下跌回补了周一的缺口,表示这里并非突破缺口,那么这就不是强势的体现,后市仍不能排除再度走弱。节前的缩量涨跌意义都不大,节后的放量突破才是真正的方向。 题材掘金 大豆:19日,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促进大豆产销衔接企业座谈会。据介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大豆生产、收储、加工转化等环节扶持政策,促进大豆市场运行在合理区间,千方百计保障种豆农民的合理收益,稳步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标的:北大荒(600598)、嘉华股份(603182) AR/VR:1月19日,据报道,苹果一家供应商称,最早在下个月开始出货用于苹果即将推出的AR/VR头显的镜头。据悉这款头戴设备名为“Reality Pro”。供应链制造商称,该供应商将为苹果公司于2023年推出的VR头戴式设备提供镜头模块,并将于2023年2月至3月开始发货。 标的:水晶光电(002273)、歌尔股份(002241) 金刚石:被称为“终极功率半导体”,使用金刚石的电力控制用半导体的开发取得进展。据报道,日本佐贺大学教授嘉数教授与精密零部件制造商日本Orbray合作开发出了用金刚石制成的功率半导体,并以1平方厘米875兆瓦的电力运行。在金刚石半导体中,输出功率值为全球最高,在所有半导体中也仅次于氮化镓产品的约2090兆瓦。与作为新一代功率半导体的碳化硅(SiC)产品和氮化镓(GaN)产品相比,金刚石半导体耐高电压等性能出色,电力损耗被认为可减少到硅制产品的五万分之一。金刚石功率半导体的耐热性和抗辐射性也很强。 标的:黄河旋风(600172)、四方达(300179) 公告精选 【重大事项】 九安医疗 002432:预计2022年净利165亿元-175亿元 同比增长1716%至1826% 赣锋锂业 002460:拟100亿元投建年产24GWh动力电池项目 晶澳科技 002459:拟约400亿元投建光伏全产业链低碳产业园 【业绩速递】 融捷股份 002192: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3122%-3707% 中矿资源 002738: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482%-572% TCL科技 000100:2022年净利同比预降96%-97% 通威股份 600438:预计2022年净利252亿元-272亿元 同比增长207%-231% 大全能源 688303: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232%到235% 西安饮食 000721:预计2022年亏损1.9亿元-2.4亿元 特变电工 600089:预计2022年净利157亿元-167亿元 同比增长116%-130% 钧达股份 002865:2022年净利预计6.8亿元-7.8亿元 长川科技 300604:2022年度净利预增106%-138% 盛新锂能 002240: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35%-582% 中国石油 601857: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7%-68% TCL中环 002129: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64%-76% 沪硅产业 688126: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97%到136% 联化科技 002250: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118.77%-147.3% 安妮股份 002235:预计2022年亏损1-1.4亿元 阳光电源 300274: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102%-140% 隆基绿能 601012: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60%到71% 山西汾酒 600809: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9% 凯中精密 002823:2022年净利润同比预增57%-128% 新宏泽 002836:2022年度净利预增683%-777% 永安林业 000663:2022年度净利预增330%-440% 均胜电子 600699:预计2022年净利润3.21亿元-3.61亿元 同比扭亏 莱茵生物 002166: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50%-80% 广东鸿图 002101: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50%-60% 华润三九 000999: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15%-25% 好想你 002582:预计2022年亏损1.4亿元-2亿元 新疆众和 600888: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75%到91% 长源电力 000966:2022年度预盈9200万元-1.35亿元 同比扭亏 万孚生物 300482:预计2022年净利同比增长80%-100% 粤海饲料 001313:2022年净利同比预降36%-52% 山西焦煤 000983:预计2022年净利98亿元-118亿元 同比增长93%-132% 芯源微 688037: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126%-171% 贝斯美 300796: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157%-209% 金龙羽 002882: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297%-384% 双良节能 600481: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6%-239% 先达股份 603086: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103%-126% 奥泰生物 688606: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80%-84% 中远海特 600428: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30%-180% 山西焦化 600740: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90%-118% 【并购重组】 确成股份 605183: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5.5亿元 中航产融 600705: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00亿元公司债券 【增持减持】 东鹏饮料 605499:君正投资拟减持不超过6% 泰坦科技 688133:天津创丰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5.68%股份 嘉和美康 688246:国寿成达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安图生物 603658:股东Z&;;F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醋化股份 603968:六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股份 智光电气 002169:拟出售南网能源股票不超过5510万股 【其他事项】 恒瑞医药 600276:公司部分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2022年1-3季度合计销售额约为23.04亿元 仙琚制药 002332:舒更葡糖钠注射液新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奥赛康 002755:子公司多个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海尔智家 600690:拟与海立股份设立压缩机合资公司 微芯生物 688321:西格列他钠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人福医药 600079:宜昌人福多款产品新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海思科 002653:复方氨基酸(15AA-Ⅱ)葡萄糖(10%)电解质注射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派斯林 600215:筹划转让六合地产及经开物业100%股权 迈威生物 688062:全资子公司与DISC签署独家许可协议 *ST尤夫 002427:与胜帮能源供应链签署煤炭购销合同 新城控股 601155:公司董事、总裁梁志诚辞职 以岭药业 002603:公司药品解郁除烦胶囊等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海南矿业 601969:投资Kodal Minerals PLC及其子公司KMUK并签署相关协议 顺丰控股 002352:12月速运物流业务、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合计收入为246亿元 特一药业 002728:收到工业和信息化部慰问信 昆药集团 600422:孙公司药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交易提示 【限售解禁】
lg
...
金融界
2023-01-20
1月20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go
lg
...
计净买入金额已超千亿元。“2023年,
中
国
资
产
将迎来全新机会,会持续加仓A股。”谈及2023年A股市场的投资机遇,弘量智投CEO兼联合创始人雷春然充满期待。核心资产备受青睐2022年,在全球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北向资金继续流入A股,净买入超900亿元。进入2023年,北向资金切换到抢筹模式。 服务扩内需 资本市场多维发力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加力。截至1月19日,已有13家公司首发募资;220只公司债发行,发行额1394亿元;16只企业债发行,发行额163亿元。专家认为,未来应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合理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促进股市和债市共同发力,助力扩大内需,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股权融资比重“提高股权融资比重正在成为扩内需的有效路径。 锂盐价格回调放缓 高景气度将延续 近期,锂盐价格下跌,电池级碳酸锂跌破50万元/吨大关,较去年11月上旬的高点下跌约23%。业内人士认为,市场需求悲观预期已基本释放,叠加春节后的备货刚需,预计锂价下跌空间有限,进入筑底阶段。锂价进入筑底阶段目前,锂盐价格回调已开始放缓。1月19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48.05万元/吨,已连续一周保持横盘。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加仓航空股 近期披露的A股上市公司定增公告曝光了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最新操作动向。2023年以来,中欧基金周蔚文、广发基金林英睿“大手笔”参与中国东航定增。此外,近期披露的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报也显示,杨浩、肖觅等知名基金经理不同程度地加仓了南方航空、中国东航、吉祥航空等股票。 上海证券报 再创历史纪录 北向资金开年以来累计净买入超千亿元 周四,A股全天低开高走。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涨0.49%,深证成指涨0.87%,创业板指涨1.08%,沪深两市合计成交6870亿元。盘面上,计算机、电子板块领涨,食品饮料、电力设备板块则跌幅居前。继周二刷新单月净买入额历史纪录后,北向资金昨日再度大幅加仓93.93亿元,连续12个交易日净买入,单月净买入额再创历史纪录。 新年新气象 多家上市公司换新名走新路 岁末年初,一批上市公司纷纷换上新名称、踏上新征程。记者注意到,2023开年以来,已有4家A股公司宣布变更证券简称。这一数据相较此前环比增长显著。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强劲 氟化工龙头争相布局“高精尖”领域 □受配额等因素影响,过去三年制冷剂行业景气度承压,但2023年行业“冬天”将结束,相关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或企稳回升□新能源、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将推动氟化工产业持续转型升级,带动氟化工产品需求强劲增长□氟化工行业在不断延伸产业链下游的其他高端应用场景,2023年将向“高、精、尖”新材料领域扩展“含氟制冷剂2023年是扭亏行情,2024年行情将好起来。 接待调研忙不停 新赛道公司预报新动向 新年伊始,机构早早开始忙碌起来,摸底春季行情,至今已有288家上市公司获机构调研并披露了调研记录。据统计,医药、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产业链备受青睐,且中小市值公司居多。“新”成为调研过程中的关键字,机构与上市公司交流时纷纷询问新年新规划,涉及新产品、市场策略、销售订单等,以求从中把握投资机会。机构紧抓新领域今年以来,公募、私募、券商等机构调研上市公司的热情较高。 证券时报 北交所做市规则落地 混合交易覆盖全部股票 1月19日,《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细则》(以下简称《做市细则》)和《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指引》(以下简称《做市指引》)发布,对证券公司开展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的流程、权利义务和监督管理等方面予以规定。《做市细则》和《做市指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据了解,北交所已组织各市场参与者开展技术系统准备工作并完成相关测试。 北水大战“困境反转” 公募期待普涨行情 投资主线集中在科技板块 年即将来临之际,A股送出了“大礼包”。截至昨日,2023年以来北上资金(俗称“北水”)净买入达1032.75亿元,超过2022年全年水平。相对应的,地产、金融、半导体、消费等板块循“困境反转”逻辑轮番演绎。 多家光伏龙头公司业绩预喜 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1月19日晚间,光伏龙头通威股份、大全能源,以及有着国内单晶硅双骄之称的隆基绿能和TCL中环相继发布2022年业绩大幅预喜的公告,这也显示出去年光伏行业的景气度持续高涨。 特斯拉降价余波未了 新能源车价格战一触即发 新年伊始,特斯拉率先吹响降价号角,问界、小鹏汽车紧随其后,新能源车市场一番热闹景象。此次,特斯拉将价位打入多款竞品车型的腹地,新一轮的市场争夺战拉开序幕。 证券日报 返乡客流高峰重现 铁路上市公司发展前景向好 作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的首个春运,火车站再现人潮涌动。1月18日,深圳北站迎来2023年春运返乡客流高峰。《证券日报》记者直击现场盛况,记录浓浓的春运氛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春运,特别激动,希望能够马上回家,过一个好年。”大四学生万同学告诉记者。 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行动方案 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 据工信部官网1月19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深化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 上市券商再融资需求强劲 7家公司拟募资合计不超905亿元 近年来上市券商再融资“补血”频繁。仅在去年12月底至今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有浙商证券、华泰证券、财达证券等3家上市券商抛出了再融资计划,拟募资合计不超410亿元。除此以外,另有4家上市券商再融资计划“在路上”。其中,国海证券、中原证券、国联证券拟定增募资合计不超225亿元,中金公司拟配股募资不超270亿元。截至记者发稿,共有7家上市券商再融资拟合计不超过905亿元。 多地首套房贷利率开启动态调整 支持刚性住房需求 距离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今年1月5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已经过去了十余天,房贷款利率下调了吗?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在动态调整机制下,九江、太原、唐山等部分符合条件的城市已下调了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有的首套房贷款利率下调至3.8%。银行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城市下调首套房贷款利率。 21世纪经济报道 112份券商监管函!2022年监管思路变化全息透视 比起2021年,2022年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对券商们下发的监管函数量出现了腰斩。根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统计,2022年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对券商们下发的监管函为112份,这一数据中,包含了因同一事件、对不同主体下发的多份监管函件。而我们上一年的可比统计,也就是2021年,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对违规券商下发了265份监管函。 佛山用工AB面:部分高技术岗位求人倍率达31 “抢人大战”会否重演? 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后的首个春节即将到来,按照往年经验,春节过后,不少制造业大市都将上演“招工潮”,部分企业甚至在春节前就开始为“留人”做准备。2023年春的“抢人大战”或许会与以往有所不同。1月中旬,继东莞用工调查之后,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又走进制造业大市佛山,了解家电、陶瓷、家具、纺织、装备制造等多个行业企业的用工需求。 第一财经 消费提振年揭幕 8万亿超额储蓄打开扩消费想象空间 2023年春节是疫情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节,全国各地消费市场将加速回暖。商务部把全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19日表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部署,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今年将重点围绕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向绿色、智能、健康、品牌、时尚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 北向资金月内加仓已超千亿元 流入空间还有多大?机构这么看 2023年以来,北向资金延续净流入趋势。数据显示,1月19日,北向资金再度大幅净买入93.93亿元,连续12个交易日净买入。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资金本月累计加仓达1032亿元,超去年全年,同时也超过2014年、2015年、2016年的全年净买入总额。 经济参考报 机构展望2023:中国经济前景可期 看好权益资产投资机会 多数机构上调中国经济2023年增长预期。同时,从具体投资策略看,分析人士预计,2023年权益资产领域全年投资实现正收益可能性较大,大宗商品部分板块在全年也有可能出现趋势性投资机会。随着稳增长政策起效以及防疫政策优化,机构普遍预计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前景向好。在内外资机构看来,经历2022年震荡分化、风格切换后,2023年权益资产领域全年投资实现正收益可能性较大,A股资产值得期待。除看涨权益资产配置外,机构认为,大宗商品部分板块在全年也均有可能出现趋势性投资机会。 春季行情点燃A股市场信心 多数机构建议“持股过节” 自2023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表现强势。对于这一波提前到来的“春季行情”,多家机构表达了对后续市场的信心,同时建议投资者在现金流充裕的情况下可选择“持股过节”。机构同时预计,春节之后,在经济复苏预期加强、企业盈利持续改善的背景下,A股市场或面临进一步估值修复。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lg
...
东方财富网
2023-01-20
MSCI中国A50ETF(560050)份额超100亿份,今日强势翻红
go
lg
...
而考虑到资金回补、全球流动性由紧转松、
中
国
资
产
优势重现,流入规模或有望达到4000-5000亿元超预期水平,成为A股市场今年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之一。 安信证券认为,2023年即将迎来核心资产的春天。从国内基本面角度来看,虽然市场核心矛盾还在“强预期弱现实”,但是国内公共卫生防控优化后经济适应企稳迹象已经开始明确。根据各地会议召开的情况来看,后续市场还会存在对于大力全力提振经济的定价过程,对于这点我们深信不疑。在此,我们对市场的评估是:国内公共卫生防控优化后经济适应企稳迹象已经出现,2023年春季躁动或已提前开启,我们此前说的“冬日里的小阳春”开启兑现。MSCI中国A50ETF(560050)跟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746059),配置均衡、龙头个股适度集中。能够较好地覆盖A股市场,且能较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1-19
东方财富财经早餐 1月19日周四
go
lg
...
而考虑到资金回补、全球流动性由紧转松、
中
国
资
产
优势重现,流入规模或有望达到4000-5000亿元的超预期水平,成为A股市场今年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之一。 美股:标普500指数收跌62.11点,跌幅1.56%,报3928.86点。道指收跌613.89点,跌幅1.81%,报33296.96点。纳指收跌138.10点,跌幅1.24%,报10956.01点。 欧股:德国DAX 30指数收跌0.03%,报15181.80点。法国CAC 40指数收涨0.09%,报7083.39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收跌0.26%,报7830.70点。 亚太股市:1月18日,香港恒生指数收涨0.47%,报21678.0点;香港恒生科技指数收涨0.54%,报4524.67点。日经225指数收涨2.42%,报26770.50点。韩国KOSPI指数收跌0.56%,报2366.16点。 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兑美元(CNY)北京时间03:00收报6.7620元,较周二夜盘收盘涨69点。成交量347.78亿美元。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北京时间05:59报6.7691元,较周二纽约尾盘涨7点,盘中整体交投于6.7901-6.7416元区间。 黄金:COMEX 2月黄金期货结算价收跌0.15%,报1907美元/盎司。 原油:WTI 2月原油期货收跌0.87%,报79.48美元/桶。布伦特3月原油期货收跌1.09%,报84.98美元/桶。 世界经济论坛报告:近三分之二的受访首席经济学家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预计出现衰退。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受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欧可能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今年世界经济预计陷入衰退,欧美国家经济增长前景尤为黯淡。 金融时报:随着经营成本飙升、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政府支持结束以及经济复苏失去动力,去年12月英格兰和威尔士企业破产数量大幅上升。英国破产服务署数据显示,英国注册公司破产数量达到1964家,这比2021年同月高出32%,比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12月高出76%。 财联社: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苹果公司的十多家中国供应商已经获得了印度的初步许可,可以在印度扩张业务,其中立讯精密、舜宇光学科技的一个子公司均在列。这些进展也表明,印度正在允许更多中国企业进入印度发展科技制造业——而这背后的目的之一,恐怕也是为了推动本土科技制造业的发展。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2022年12月,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分别为73亿和84亿美元。从最新的市场数据看,近期外资参与境内证券市场保持活跃,2023年1月上半月净买入境内股票、债券合计约126亿美元。 海南省财政厅:海南省2月计划发行55.95亿元地方债,包括50亿元新增专项债和5.95亿元再融资一般债。 国债期货:1月18日,1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99.785,跌0.05%;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报100.715,跌0.02%;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00.780,跌0.02%。 活跃债券:1月18日,截至18:00,10年国债活跃券报2.9200%,上行1.00BP;10年国开活跃券报3.0825%,上行3.25BP。 Shibor:1月18日,隔夜shibor报1.9330%,上涨8.1个基点;7天shibor报2.1350%,下跌6.0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2.3740%,上涨0.8个基点。
lg
...
东方财富网
2023-01-19
超去年全年!外资开年爆买A股900亿,分析师:绝非一时冲动!全年有望达到4000-5000亿元超预期水平
go
lg
...
2022年“内忧外患”导致海外资金配置
中
国
资
产
动力减弱、甚至一度大幅流出,而当前,不管是对经济、对地产风险、还是对美联储加息的担忧,都在明显缓解和改善。
中
国
资
产
性价比提升,正吸引外资加速回流。 对于北向资金大举加仓的背后逻辑,新时代财富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张雷对金融界表示,首先,IMF预测2023年全球三分之一国家2023或进入衰退,但指出中国经济将稳步增长,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积极因素。研究机构普遍预测,2023年中国GDP增速有望超过5%,甚至5.5%。中国经济复苏向好,增强了外资的买入信心。其次,近期海外市场波动较大,特别是美元汇率的下行促使资金着手寻找更加稳定的新兴市场。本轮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回升,再度促使外资涌向
中
国
资
产
。当然,
中
国
资
产
估值相对较低,也是北向资金大举买入的原因之一。最后,中国正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以及防疫政策的调整,也增加了北向资金的买入底气。 对于2023年外资流入的情况,张启尧分析称,保守预计今年外资将净流入3000亿元,回归趋势性流入的基准水平。而2022年在内外风险扰动下外资流入大幅偏离趋势值,参考历史经验,若考虑这部分外资的回补,则有望在今年3000亿元左右的趋势性流入基准上额外贡献2000亿元左右;同时,随着2023年全球流动性由紧转松、
中
国
资
产
优势重现,预计全年外资流入或有望达到4000-5000亿元超预期水平,成为2023年A股市场的主导性增量。 另外,张启尧还表示,当前国内资金入场步伐仍较为缓慢,但在年初外资率先发力后,随着2023年市场逐渐回暖,内资机构的产品发行和仓位也将逐步回升,并最终与外资形成合力。
lg
...
金融界
2023-01-18
上一页
1
•••
92
93
94
95
96
•••
113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上任后“很快”对华征收关税!经济学家:中国不太可能采取严厉报复
lg
...
【美股收评】华尔街本周上涨,道指再创历史新高
lg
...
特朗普就任总统后,美元创一年来最长涨势
lg
...
企业“信心增强” 、美国经济展现出稳健增长的势头
lg
...
黄金下周行情价格走势预测分析及黄金独家交易操作建议布局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14讨论
#链上风云#
lg
...
47讨论
#美国大选#
lg
...
132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495讨论
#比特币最新消息#
lg
...
602讨论